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2019-20192019-2019 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案)生物学是农学、林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1.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可以依靠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荒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2.农民在农田里除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3.大气污染是指()A.大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时
2、 B.大气中含有废气和烟尘时 C.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D.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达到造成生物死亡时4.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内容有( )物种多样性 种群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A.B. C.D.5.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第 2 页生物多样性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 B. C. D.7.我国
3、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 来杀灭蝗虫。2019 年发生蝗灾时,x 疆某地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鸭子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它生物8.下列因素都能引起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其调节作用
4、不随鸟类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第 3 页A.气候 B.食物 C.捕食者 D.寄生病原体9.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10.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 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11.碳在大气圈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间的流动形式是( )A.碳酸盐 B.单质碳 C.CO2 D.含碳有机物12.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蚯蚓等生物为( )A.次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初级消费者13.某同学做了一个测定不同光
5、照强度时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他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分别(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 0.3m 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 1h,期间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5W20W25W30W35W40W45W甲缸-6-4-20+2+5+10乙缸 10101010101010第 4 页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中生的细胞呼吸的耗氧量C.甲缸在 30W 时生产者的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度相
6、等 D.光照强度为 45W 时,氧气的产生量是消耗量的 2 倍14.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 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 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15.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 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 1 条食物链:C.E1 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
7、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16.在一个阴湿性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生物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体第 5 页17.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 D.以上都是18.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C.豌豆和杂草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19.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D.调查土壤
8、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 度20.蜜蜂蜂群中,有的负责采蜜,有的负责筑巢,有的负责保洁,这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现象是A. 互利共生 B.种间关系 C.种内斗争 D.种内互助2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 6 月份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2.图 10 为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 6 页A.a 种群与 b 种群为捕食关系,a 种群依赖于 b 种群 B.a 种群与 b 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 为 S 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D.b 为 J 型增长,始终受到 a 种群的制约23.调查某地乌鸦连续 10 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 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 3 年和第 9 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 6 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 J 型增长 D.第 910 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24.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10、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25.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如下图,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B 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B.图 2 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C.若 A 细胞为胰岛 B 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第 7 页用于机体的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所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26.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第一 学期 期末 试题 答案 谜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