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导学案: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docx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导学案: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导学案: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第 5 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课标要求 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课堂互动一、 “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1背景(1)英国殖民政策:英国利用宗教差异,实行“分而治之”政策。(2)印度两党的矛盾19 世纪晚期,印度分别建立了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和以穆斯林为主的穆斯林联盟。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在如何组成新国家和权力分配问题上,两党出现矛盾。2蒙巴顿方案(1)时间:1947 年 6 月。(2)内容组成两个会议,单独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只要其中一个会议决定分治,就将实行分治。(3)结果:建立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3印巴分治(1)过程:1947 年 7
2、 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 ,8 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立。(2)影响随着两个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国家出现,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之间的摩擦和对立严重起来。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中埋下了不和的种子。教材互补印巴分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的挑拨下,印度的印度教派和伊斯兰教派分别主张建立符合自己宗教性质的共和国,它们分歧尖锐,不断造成流血冲突。虽然根据英国提出的方案,分别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但矛盾的种子已经深深埋下。(岳麓版)印巴分治造成了居民的大规模迁徙和大批难民;酿成了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之间的仇恨与仇
3、杀;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人民版)关键点拨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因素。战争手段没能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仇怨。重点精讲印巴分治的影响。(1)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 190 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2)反映了英国想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分治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简要图示印巴冲突根源第 2 页深化探究材料 1947 年 7 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 ,主要内容为:(1)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
4、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2)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亦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思考(1)结合材料分析印巴分立的原则是什么?这体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怎样的政策?其目的是什么?(2)怎样认识“蒙巴顿方案”?答案 (1)宗教信仰原则。 “分而治之”。目的是维护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利益。(2)“蒙巴顿方案”是印度人民长期努力的结果,它加速了印、巴独立的步伐,印、巴的分立标志着英国长达 190 年的殖民统治结束,因而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它是英国殖民者颁布的,具有殖民主义的烙印,造成印度民族分裂,产生了消极后果,分治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为它们以后的矛
5、盾和冲突埋下了种子。二、 “三次印巴战争”1第一次印巴战争(1)原因: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2)时间:1947 年 10 月至 1949 年 1 月。(3)结果:双方宣布停火,确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解决。2第二次印巴战争(1)表现:1965 年 8 月,克什米尔的局势再度紧张,巴军率先发动进攻。(2)结果: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双方宣布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克什米尔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3第三次印巴战争(1)背景:印巴分治过程中,针对东巴基斯坦的自治运动,印巴发生尖锐对立。(2)时间:1971 年。(3)结果:印度取胜。孟加拉国于 1972 年 1 月
6、宣告成立。辨别异同三次印巴战争的异同(1)相同点:都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2)不同点起因:前两次起因都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第三次是在东巴基斯坦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而爆发的。结果:前两次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克什米尔问题并未解决。第三次印度取得胜利,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成立。深化探究材料一第 3 页印巴分治 克什米尔地区形势图材料二 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就在克什米尔。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材料三 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说过:“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
7、的摆布。 ”思考(1)根据材料一,印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印巴两国领导人都重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3)结合教材分析三次印巴战争有什么异同?(4)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答案 (1)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2)1947 年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分而治之”政策,颁布蒙巴顿方案 ,但该方案对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悬而未决,印、巴两国都宣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3)相同点:都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不同点:起因:前两次起因都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第三次是在东巴基斯坦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而发生的。结果:前两次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并未解决。第三次印度取得胜利,
8、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成立。(4)第一次:经过谈判,双方确定了停火线,但印巴两国都坚持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解决。第二次:1966 年 1 月,印巴宣布将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并限期撤军。克什米尔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第三次:在印度支持下,1972 年 1 月孟加拉国成立。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1殖民政策:“分而治之”政策。2宗教信仰(1)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必将产生冲突。(2)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3主权问题: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双方都认为拥有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4大国推动:美苏两个大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推动了战争爆发。归纳总结
9、由印巴长期冲突得到的启示(1)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2)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3)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会酝酿矛盾和冲突。(4)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会埋下隐患。(5)大国的介入和出售武器会对地区冲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要对大国的介入提高警惕,独立自主地解决内政问题。深化探究材料第 4 页思考(1)读图,结合教材分析引发印巴长期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 (1)英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印度在二战后取得独立,但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国对这一
10、地区的控制。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唯一原则,极易导致宗教排斥和对立。两国之间占有的自然资源很难相同,这成为引发冲突的又一个诱因。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也是引起两国纠纷和冲突的重要原因。如克什米尔问题曾引发多次印巴战争。在冷战格局下,美苏两国的插手也推动了两国间的战争。(2)印巴分治固然有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但根本原因则是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以及为了达到分治目的而进行的分化和挑拨。殖民主义者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是印巴冲突的根源。殖民主义者决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殖民地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最终赶走殖民者;只有团结起来解决好内部矛盾,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发展、壮大;只
11、有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实力下降特别是印度人民的斗争,为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利益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按照宗教信仰的原则,建立了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确定,从而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但战争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印巴冲突的关键问题,同时由于美苏大国的插手使南亚次大陆的安全问题更加扑朔迷离。随堂练习1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分歧有( )是否脱离英国独立 如何组成新国家 是否实行对等原则ABCD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对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关系的认识。是二者的共同要求,故排除。220 世纪 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历史 选修 课时 同步 导学案 南亚次大陆 冲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