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中国的汽车行业一直受政府的政策保护,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本国汽车制造业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梦想。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来自中国的最惠国的进口汽车必须交纳 100%的关税,如果不是最惠国,汽车的进口关税则高达240%。高关税导致了中国国内汽车的高价格,一辆同牌子同型号的进口汽车在中国的价格要比美国市场的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巨额的价格差别使得汽车走私成为有利可图,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人将美国的汽车通过海上走私运到中国,有人甚至到美国偷窃汽车并走私到中国,牟取更高的暴利,当时美国加州的汽车偷盗案很严重,有相当部分与中国的汽车走私有关。不光中国的中央
2、政府对汽车进行保护,中国的地方政府也都希望发展本地的汽车工业,因此也都实施各种名目的地区保护政策,有的通过不同行政措施以限制其他省份制造的汽车进入本地消费市场,例如有的城市就规定,所有出租车只许为本地生产的汽车。各地保护政策使得大量的汽车制造商得以生存,曾有 100 多家汽车的制造商在政策保护下生产着少量的汽车,大多数厂商缺乏规模,效益低下,无法真正在市场上竞争,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里,许多汽车厂商会被市场所淘汰,汽车行业的重整在中国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汽车的关税迅速下降。从 2001 年到 2004 年这 3 年内,中国汽车的关税下调了
3、50%左右。到 2005 年,汽车的进口关税下调到 30%,2006 年下降到 25%。除了关税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外,进口配额逐年扩大,到 2005 年底,中国彻底取消汽车的进口配额。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降低了汽车的价格,消费者不必为了购买汽车而支付昂贵的成本,大量的无效率经营的汽车厂商不得不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汽车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20 世纪90 年代令中国政府头痛不已、屡禁不止的汽车走私现象,也随着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而自然消失,目前的汽车差价已经不足以弥补走私的风险。走私是因为政策对市场的扭曲而导致的一种市场扭曲,也随着扭曲性政策的消失而消失。资料来源:陈百助,晏维龙:国际贸易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第139-140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本国 汽车行业 保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