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1年工作总结.doc
《教务处2011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务处2011年工作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第六次本科教学工作会报告张士诚自 2010 年召开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以来,在“十二五”开局头两年,我校本科教育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 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等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坚持内涵发展,加强教学管
2、理,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本科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本科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一)(一)稳稳定定发发展展规规模,模,优优化化专业结专业结构,构,不断提高生源不断提高生源质质量量“十二五”以来,本科教育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适时发展新能源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从 2011 年开始,本科招生规模达到 2000 人,2012 年新增能源经济和海洋油气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共计 26 个。本科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政策,每年顺利完成录取计划。学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完成包括:普通类高考统招、自主选拔录取、定向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新疆(西藏)
3、班毕业生、预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考生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工作。生源质量逐年提高,2011 年理工科专业录取分数平均高出重点线 64 分,文科高出重点线 33.9 分。2012 年再创历史新高,理工科高出重点线 66.6 分,文科高出重点线 35.8 分。(二)(二)继续实继续实施施“本科教学本科教学质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十二五”以来,学校继续实施校级、北京市和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体系(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建设。1.稳稳步推步推进进校校级级“本科教学工
4、程本科教学工程”, ,实现实现本科教学内涵式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发展展从 2003 年开始,为贯彻落实 2001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 号)文件精神,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学校先后实施了两期共 10 年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计划,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规范,有力地支持了本科教学建设和改革,为进一步开展北京市和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两年来,学校每年投入 50 万元支持教师开展重点课建设、教材(校内讲义)建设和教学改革立项,累计 302 项。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创新班”、 “卓越班”任课教师开
5、展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共立项 73 项。组织教师申报石油工业出版社基金和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基金项目共 23 个,出版教材 30 部。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继续开展以课程(系列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基层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两年来新增备案教学团队 40 个,基层教学团队累计达 148 个,青年教师的归属率达到 82.3%,本科课程覆盖率为 57.8%。学校还组织了校级培育教学团队评审,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团队建设,两年来共资助了 50 个校级培育教学团队。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2011 年评选出校级教学名师 5 名,青年教学骨干教师 10 名。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名师“说课”教学经验
6、交流会,请国家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做报告,讲示范课,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积积极申极申报报和建和建设设国家、北京市国家、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工程”项项目,充分展示学校特色和水平目,充分展示学校特色和水平“十二五”以来,我校在国家级、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2011 年,朱筱敏教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获批。2012 年,我校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3 个专业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制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
7、程 5 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走进石油科学”、 “事理求精运筹学”2 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视频公开课选题;采油工程、油矿地质学两门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 本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外,我校“油气勘探与开发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获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我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
8、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共建的 5个实践教学基地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至此,我校“本科教学工程”在国家级层面在评的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实践基地等建设项目实现全面覆盖。在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2011 年至 2012 年,我校周亚松、张宝生、卢春喜和程林松四位教授先后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我校市级以上教学名师达到 13 位。2011 年沉积岩石学(第四版)等 7 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我校北京市精品教材累计达 26 部。2012 年,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达到 4
9、个。国家级、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反映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是我校广大教师投入本科人才培养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体现,其示范作用将促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3(三)凝(三)凝练练教学成果,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深化教学改革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总结教改成功经验,激励广大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 2011 年和 2012 年分别组织了第七届、第八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评选出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68 项,其中本科教学获一等奖 20 项,二等奖 33 项。在此基础上,我校本科教学获得 2012 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这是对我校本
10、科教学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的肯定,也为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多元化人才培养(四)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多元化人才培养质质量量为了适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我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了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拔尖拔尖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 2007 年起,学校设立了“创新计划实验班”,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
11、面都开展了系列改革。学校每年投入 30 万元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任课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方法,涉及课程 116 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创新班学生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全校推广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近两年,学校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举办教师座谈会、创新班学生座谈会,对“创新计划实验班”教学、管理等工作进行全方位总结,为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经验提供了借鉴。2.“订单订单式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校从 2003 年起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从培养方案
12、、培养过程到就业等各个环节与企业进行了全面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先后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港油田、大庆石油管理局等 23 家企业签订协议,订单培养了石油主干专业和部分通用专业 776 名学生。近两年学校继续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011 年又与安东石油集团签订了订单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3.“卓越工程卓越工程师师教育培养教育培养计计划划”工程工程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 2011 年起,我校先后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5 个专业 3 个年级实施了“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认真真规
13、规划、划、积积极筹极筹备备。 。2011 年,学校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出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实施办法。5 个试点专业依4据学校工作方案,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了知识能力大纲,制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率先在 2010 级学生中选拔组建了“卓越班”,正式实施“卓越计划”。校企共建、校企共建、稳稳步步实实施。施。学校继续加强与企业联系,稳步推进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南阳二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校领导多次带队,会同相关职能
14、部门、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等走访企业,落实企业培养方案,确定现场教学内容、编制教材大纲、聘请企业导师,稳步推进我校“卓越计划”。2012 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派学生到实习现场完成毕业设计,2013 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的“卓越班”学生将正式按企业培养方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企业阶段学习。及及时总结时总结、加、加强强交流。交流。积极进行“卓越计划”实施情况走访和调研。2012 年 11 月组织了以“卓越计划”实施为主题的石油高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石油高校等单位 30 余名代表围绕“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企业参与和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
15、了经验交流,共同探讨石油、石化领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实施“卓越计划”,是探索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培养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本科应用型工程人才的一种重要尝试。4.国国际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加强强合作,推合作,推动动本科生留学教育的快速本科生留学教育的快速发发展。展。近两年,通过 2+2 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和交换生项目,共有 153 名学生被 15 所国外大学录取,2011 年和 2012 年分别增长 78%和 42%,其中联合培养 125 人,交换、交流学生 28 人。选派联合培养项目人数累计 205 人,交换生 40 人。拓拓宽
16、宽渠道,构筑高渠道,构筑高质质量的留学教育平台。量的留学教育平台。仅 2011 与 2012 两年,学校与英国斯望西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法国图尔工程师学院、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德国 BSK 国际教育机构等 6 个国家的 10 所知名院校和机构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交流、交换等多形式的合作协议,目前全校共有 17 个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以及 5 个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基本覆盖了我校现有本科专业。此外,学校还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项目。2012 年我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优秀本科生公派项目”基金支持,5 名学生赴图尔萨大学学习。搭建信息平台,
17、提高留学服搭建信息平台,提高留学服务质务质量。量。建设各专业中英文培养方案和课程描述信息库,共涉及全校 25 个专业和 1000 多门课程,方便学校与国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开发本科生出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本科生留学网站,对本科生留学实施全过程管理和服务。 (五)加大(五)加大专项专项投入,持投入,持续续改善改善实实践教学条件践教学条件1.实验实验室条件明室条件明显显改善改善5通过财政修购专项,北京市共建项目,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支持,2011 年至 2012 年,学校共投入 1620 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对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工电子学,公共教学机房等基础实验室,以及化工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18、进行了更新,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化工专业认证的顺利通过奠定了基础。两年来,学校完成了 2011 年以前投资建设的油气储运等 13 个实验室的验收工作。至此,自 2008 年规划建设的学校工程仿真教学基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工程仿真教学基地已面向我校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9 个专业开出 26 门实验课程,13 门实习课程,34 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2.实习实习基地建基地建设稳设稳步推步推进进两年来,学校先后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军兰集团签订了金工实习合作协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至此,我校已与 7 个工程训练中心或机械厂签订了金工实习协议,其中有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务处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