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气血津液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精气血津液神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气、血、津液 -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 - 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的总体表现的统称。灵枢:“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与脏腑的关系脏腑生理活动精气血津液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化生化生 神主宰、调节主宰、调节化生化生脏腑生理活动第一节 精一、基本概念精 - 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灵枢:“人始生,先成精。” “生之来,谓之精。”二、精的代谢(一)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灵枢:“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二)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主要藏于肾中 素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2、精的施泄(1)输布于各脏腑
2、,濡养和推动机能活动。(2)以生殖之精的形式排泄以繁衍生命。 素问: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精不足 不育、不孕(二)濡养作用精不足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五迟五软),或成人形体衰败。(三)化血作用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四)化气作用化生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五)化神作用精化气,气生神。精足则神旺,精亏则神衰。四、精的分类(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 - 禀受于父母;后天 - 来源于水谷(二)生殖之精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精(三)脏腑之精分藏于各脏腑的精李某,男,36岁。结婚5年余未育。近3年来经多方诊断与治疗仍未得子,来诊时见:形体消瘦,
3、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常伴有头晕耳鸣,性欲低下。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数。精液常规示:精液量1.6ml,活动率38% ,活动力属a级8 、b级7 、c级23 、d级62 ,精子计数为1.21O6ml。正常值:精子活率58% ;精子活力:40%以上(a+b+c),精子计数201O6ml西医诊断:原发性不育症。病案举例(不育)辨证:肾阳虚衰、肾精亏损。方药:生精助育汤加杜仲15,川断15。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O天为1个疗程。并嘱其节房事,调情志。再诊时,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已大减,面色红润,精神尚可,舌质淡,苔白,脉细缓。继服2个疗程,精液常规化验大多指标已正常,继服上方。服至5个月
4、时,患者欣喜告之其妻已孕。 门波.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2):34病案举例(不育)张某某,女,1岁。前额狭窄,发稀不润,肢体软弱,反应迟钝,涎水多而清淡,纳差,腹胀,拒按,易惊。舌苔白润,脉濡。辨证:五迟五软。治法:先后天并调。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6,干姜5,炙草5,酒黄连1.5,黄芩5,大枣6,党参5。服4剂,涎水减少,纳增。再进7剂,腹胀尽除,精神好转。继以脾肾双补,以人参健脾丸、杞菊地黄丸早晚各服半丸,调理一月,行走较前有力。嘱常服上药,以图治愈。病案举例(小儿五迟五软)按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儿虚弱既久,单用补肾之法则滋腻妨食,故先调中焦之升降,待脾胃健运,则
5、布津微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矣。据曹英信老中医经验:治疗脾肾同病时,当重视后天脾胃,为补肾奠定物质基础,继而用填补肾精之法,使精血同生,脾肾共健,方能愈其顽疾。曹英信.陕西中医,1985,(12):546病案举例(小儿五迟五软) 第二节 气一、基本概念气 - 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气由精化生 精是脏腑功能活动物质基础 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活动的动力 二、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肾肾藏精肺肺主呼吸脾脾胃运化人体之气(二)相关脏腑功能1、肾为生气之根2、脾胃为生气之源3、肺为生气之主三、气的运动变化(一)气机1、概念气机
6、 -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2、气机的具体体现体现于脏腑的功能活动 脾气升清,肝气升发 - 升 胃气降浊,心火下降 - 降 肺气宣发,呼出浊气 - 出 肺气肃降,吸入清气 - 入(1)气滞: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2)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3)气陷: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4)气脱: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5)气闭:气内结于内,不能外出。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肝气郁结等。3、气机失常的表现形式脏腑气机失调(二)气化1、概念气化 -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2、气化的形式气气;气形;形气;形形。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转化四、气的功能(一)推动和调控作用 (1)推动生长发
7、育和生殖(2)推动、调控各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3)推动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排泄病理: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衰退,脏腑功能低下,血、津液停滞、潴留。(二)温煦和凉润作用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病理:气不足 体温低下,四肢欠温,血和津液停滞。气有余 发热,血液妄动。 气有余,便是火(丹溪心法) 口腔溃疡、咽炎、痤疮 (三)防御作用 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病理: 易受外邪侵袭,患病后难以痊愈。(四)固摄作用 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病理: 出血证,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早泄等。 患者,女,69岁。自汗多年,动辄汗出,不分昼夜,畏风冷,遇寒则易外感,糖尿病史2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
8、,观精神差,面色白,形体肥胖,步履蹒跚,行动缓慢,动辄喘息,汗出如雨,畏寒怕风,腹胀纳差,时有心悸,睡眠差,并有复发性口腔溃疡,二便调,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薄腻,脉浮细、尺部沉,重按无力。辨证:阴阳两虚,气血不足,表卫不固,夹有湿邪。治法:补气固表,阳中求阴,调理气血,运化三焦。病案举例(自汗)方药:黄芪50,白术20,茯苓20,防风15,巴戟天15,淫羊藿15,枸杞子20,山药20,麻黄根30,浮小麦60,牡蛎30,琥珀10,地骨皮20,黄柏10。服3剂后出汗明显减少,后上方化裁共服20剂而愈。 本案以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化裁以益肺气、固卫表为主,巴戟天、淫羊藿、枸杞子、山药阴阳双补、培补肾元,白
9、术、茯苓健中宫之运化、培土生金,麻黄根、浮小麦加强敛汗固表之功,牡蛎、琥珀养心气、益阴血、安神志兼利水,地骨皮、黄柏清虚热苦以坚阴。诸药合用五脏并调、标本同治,因而取效。马成双.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67病案举例(自汗)(五)中介作用脏腑形体官窍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外在信息 内脏内脏信息 体表五、气的分类(一)人身之气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自然之清气一身之气一身之气(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气(1)生成与分布生成: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分布:通过三焦而循行于全身。(2)生理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元气是生命活动
10、的原动力。2、宗气(1)生成与分布生成:由自然清气和水谷精气相结合而生成。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2)生理功能走息道以行呼吸 贯心脉而行气血 资助先天元气刘某,女,17岁,学生。在读高中,日夜伏案苦读,感寒后得一疾,心悸气喘,登三楼气急,张大口以喘息,胸闷气郁,夜梦多魇,舌苔薄干,脉涩。辨证:大气下陷,肺气不张,肾气艰纳。治法:升陷舒气,开郁纳肾。方药:生绵芪,桂枝,赤白芍,菖蒲,郁金,白檀香,炙麻黄,杏仁,怀牛膝,活磁石,山萸肉,沉香片。六剂。二诊:进药后,心悸气喘已减大半,仍有太息,脉寸口涩缓,舌苔已润,再予前法加减。前后共服20余剂后,健康全复。病案举例(宗气内陷)按:张锡纯先生
11、著衷中参西录,论述阳虚气陷病甚为详尽,并为定名为“大气下陷”(即宗气内陷), 制订升陷汤(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为其主方。凡屏气,脱力,劳累伤气,受拥挤轧伤宗气,而造成之气喘, 胸闷, 呼吸急迫,气促若不相续,欲张大口以呼吸等证候出现, 即可作“大气下陷” 病治之。周永年.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3):29病案举例(宗气内陷)3、营气(1)生成与分布生成:由水谷精气中“精专”部分化生。 分布:循脉运行于全身。(2)生理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4、卫气(1)生成与分布生成:由水谷精气中“剽悍”部分化生。 分布:运行于脉外,散布全身,外至肌肤,内至脏腑。(2)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肌
12、肤、脏腑调控腠理开阖营气和卫气的关系: 营气 - 性“精专”,营养于内,属阴; 卫气 - 性“剽悍”,护卫于外,属阳。 一阴一阳,互根互用,相互协调。营卫不和发热、恶风、汗出;或自汗;或易于感冒;或失眠(昼不精夜不瞑)。陈某,男性,41岁,工人。自汗半年,动则加重,伴心悸、多梦、纳差,曾服玉屏风散,酸枣仁口服液,生脉饮等效果不显。近因劳累加重,身汗如雨,四肢乏力。诊见面白,微咳,舌质淡,舌胖大,脉浮缓无力。辨证:阴阳不和,卫外不固。治法:调和营卫。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龙骨,牡蛎,桑叶,谷麦芽。服药2剂,睡眠好,自汗止,咳减。继服4剂,病愈。病案举例(自汗)
13、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桂枝汤调和营卫,助卫阳之守,龙骨、牡蛎、白芍、桑叶,敛汗养阴收涩,谷麦芽和胃。阴阳和则病愈。王勇.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22病案举例(自汗)张某,男,42岁。自述近半年来,晚间经常大量盗汗。症见形体瘦弱,身倦乏力,时有恶风畏寒,汗质较稀,伴有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口渴喜饮,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缓。辨证:肺卫气虚,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卫,调和营卫。方药: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党参各30,白术、白芍各15,麦冬20,防风、五味子、桂枝、麻黄根、炙甘草各10,生姜3片,大枣7枚。连服7
14、剂后,晚间盗汗明显减少,恶风畏寒、纳呆乏力等症也明显好转.守原方续服7剂,晚间盗汗已止。病案举例(盗汗)体会:本例患者盗汗之病机为肺卫气虚,营卫不和。治当补气固表,调和营卫。前医用玉屏风、生脉饮口服液或两者联用治疗而无效,均因仅顾及气虚或气虚阴伤而忽视营卫不和之故。后用玉屏风散、生脉散益气固表兼养阴,桂枝汤调和营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镇潜固涩,牡蛎散固表敛汗。数方合用以扶正固本,标本兼顾,量重力专,故获显效。顾正标.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41病案举例(盗汗)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
15、失其常,故昼精而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营卫循行与睡眠某男,45岁,教师。近半年来入睡困难,睡后不足3小时就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深感痛苦。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5年前曾患重感冒服APC治疗后痊愈,但留下眠差、易出汗、怕风等症。刻诊:面色略黄,精神疲惫,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予桂枝汤三剂:桂枝10,白芍10,生姜6,炙甘草10,大枣12枚,浮小麦两撮。服药后每夜能睡约4小时,易汗、恶风有所减轻。效不更方,继服7剂,每晚安睡67小时,自汗、恶风亦愈。病案举例(失眠)按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
16、卧,阴气尽则寤卫气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说明正常睡眠乃卫气夜行于阴,营卫循行有度的结果。一旦机体因内外邪气所扰,则导致营卫失度、阴阳失调则目不得瞑。此失眠案发于发汗不当,汗出过多,阴气大伤,营卫循行失常所致。故以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营卫调和,阴阳相交,故目得瞑矣。徐彦飞.光明中医,2008,23(7):1030病案举例(失眠)(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全身之气的一部分,是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注意:“气”在中医学中的含义较多,要根据具体场合加以区分。 如:致病因素 - 邪气; 机体抗病力 - 正气; 气候变化 - 六气; 中药的药性 - 四气。第三节 血循行于脉内
17、而富有营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 - “血府”一、血的基本概念二、血的生成营气营气津液津液精髓精髓脾胃运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肾所藏之精肾所藏之精(一)化生之源(二)相关脏腑功能1、脾胃 运化水谷,化生营气、津液。2、心肺 肺 - 吸入清气,与营气、津液相结合。 心 - “化赤”作用。3、肾 藏精生髓,精髓化血。李某, 女, 21岁。乏力、头昏, 面色苍白, 无出血倾向,舌瘀淡胖嫩, 脉弱。作骨穿后确诊为“慢性再障”。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补肾活血。方药:巴戟二仙汤合圣愈汤。黄芪30, 党参30, 茯苓15,白术15, 巴戟天15, 仙茅15,
18、淫羊藿15, 鸡血藤30, 阿胶15, 鹿胶9, 三七粉6, 陈皮15, 焦三仙各15, 甘草9。 每日1 剂。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 全身情况改善, 已能胜任一般工作, 改用血宝胶囊加归脾丸, 服用1年半, 复查血常规及骨髓象已完全恢复正常。 田杨.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4):248病案举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气气的推动与固摄的推动与固摄 ,温煦与凉润协调平衡是主要因素,温煦与凉润协调平衡是主要因素(二)相关脏腑功能与与心、肺、肝、脾心、肺、肝、脾四脏功能密切相关。四脏功能密切相关。 血血液要充盈液要充盈 脉脉道要完整通畅道要完整通畅血的循行血的
19、循行血血脉管脉管气气推动推动心主心主肺宣肺宣肝疏藏肝疏藏脾摄脾摄脉管脉管气气固摄固摄面色面色肌肉肌肉皮肤皮肤神志活动神志活动(血者,神气也)(血者,神气也)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志活动正常毛发毛发血的濡养功能一、濡养作用一、濡养作用 二、化神作用二、化神作用血的功能失调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麻木,运动不灵活。或惊悸,失眠,多梦或精神恍惚,甚至昏迷等。面色萎黄面色萎黄矫某,女,23岁。经常头昏、胸闷、气短四五年。有时轻微头痛,记忆力衰退,时有两眼发花,心慌心跳,烦躁,睡眠多梦,四肢酸软无力,皮肉发热,饮食减少。闭经已3年。某医院诊断为贫血。面色黯黄
20、乏泽,消瘦,毛发枯燥,气略短,口唇焦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辨证:脾肾虚弱,气血不足。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佐以活血。方药:当归15,生地12,元胡9,白术9,鸡内金15,木香9,人参9,枸杞子15,菟丝子12,炒酸枣仁30,红花6,生牡蛎12,丹参25。(刘惠民医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病案举例(贫血)第四节 津 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津液液质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质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孔窍,并渗注于血脉,表皮肤、孔窍,并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起滋润作用。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
21、、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一、基本概念二、津液的代谢水谷水谷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脾脾游溢精气游溢精气别浊别浊分清分清大便大便A.脾胃运化脾胃运化B.小肠主液小肠主液C.大肠主津大肠主津(一)生成(二)输布与排泄水谷水谷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脾脾游溢精气游溢精气别浊别浊分清分清D.大便大便肺肺肾肾三焦三焦全身全身膀胱膀胱C.尿尿A.汗、汗、B.呼气呼气肝肝(二)输布与排泄1、脾气散精 上输于肺全身津液 脾 直接“灌溉四旁” 2、肺主行水 宣发体表、上部津液 肺 肃降肾脏、下部3、肾主津液 温煦脏腑,推动津液输布。津液肾 蒸腾气化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津行。 5
22、、三焦决渎为津液输布的通道。清者上输全身浊者膀胱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津 滋润皮肤、毛发、孔窍液 濡养脏腑、骨节、脑髓(二)充养血脉津 血脉 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患者,男,86岁。因胃痛经常服用胃得宁、甲氰米呱等药物,近一个月来,疼痛发作频繁,经服用“泰胃美”治疗,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但近十余日不思饮食,口舌干燥,食则难咽,每日仅进少许流食,大便干结。诊见: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红无苔,舌面光洁如镜,扪之干燥无津,脉弦细。辨证:胃阴(津液)枯竭。治法:滋养胃阴,生津润燥。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味:沙参、麦冬、石斛、花粉各20、西洋参10、玉竹10、山药15、扁豆10、甘草6。连服七剂后诸症缓解
23、,舌润薄苔,症已向愈。续服七剂,饮食正常,大便通,病告痊愈。病案举例(胃痛)按:胃喜润恶燥,本例因过多使用制酸药物,胃酸缺乏,致使胃失津润,胃阴枯竭。胃阴亏损.故出现不欲纳食,口干舌燥,食难下咽。津伤肠道失润,故大便干结;津液亏虚,无以上承,导致舌光洁无苔而少津。沙参麦门冬汤具有滋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肺胃并治,重在滋养胃阴。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等药润燥清热而滋胃阴,花粉生津止渴,甘草泻火和中,扁豆、山药健脾养胃。加入西洋参、石斛益气降火,养胃生津。辨证准确,药证相宜,故效若桴鼓。裴乃嘉.天津中医,1993,(6):11病案举例(胃痛)第五节 神一、神的基本概念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
24、的总体表现狭义- 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二、神的生成(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三、神的分类(一)五神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二)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三)思维 意、志、思、虑、智孙某,女,14岁,学生。病儿母亲在几天前突然病故,过度悲痛,精神不振,饮食欠佳,现已连续四个晚上在梦中突然哭喊,接着起床下地到院内游走片刻,之后进屋上床睡觉,发作时不易叫醒,醒后不知梦中所事。舌苔薄白,脉沉滑。辨证:情志郁结,肝失疏泄,魂不守舍。冶法:疏肝解郁,养血安魂。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甘草,合欢皮,炒枣仁,龙骨,牡蛎,大
25、枣。服剂后梦游症状消失,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加服剂巩固疗效。追踪观察一年余未见复发。杨春.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3):42病案举例(梦游)四、神的作用(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形与神俱,神为主宰。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帅A.气能生血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气能摄血应用:血虚时,补血补气;血瘀时,活血行气血虚时,补血补气;血瘀时,活血行气气虚出血时,补气止血气虚出血时,补气止血A.血能生气血能生气B.血能载气血能载气2、血为气母应用:应用:大出血时,由于气随血脱,故需补气固脱。大出血时,
26、由于气随血脱,故需补气固脱。.徽州程荫溪,呕吐如茶叶末状半盆,遂神昏不省人事,汗出肢冷,唇舌俱白,诊脉细如蛛丝。胃中瘀浊虽去,而气液伤残,中无砥柱,竟是脱象。若进药稍缓,恐不及救。用别直参、连心麦冬、五味子。急火煎成灌之。约一刻,汗止肢温,神清能言。照前方去五味子,加白芍、甘草、制半夏。连服三剂,病乃霍然。按:呕吐物如茶叶末状,显系胃中瘀血与浊物搅拌凝聚而成。此案血去阴伤,气随血脱,是失血在先,气脱在后。用生脉散补气滋阴,外固欲脱之气,内滋耗损之阴,所以病即霍然。若阳虚气脱,则投参附为当。清.费伯雄.孟河费氏医案病案举例(气随血脱)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对津液气对津液A.气能生津气能生津B.气能
27、行津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气能摄津津液对气津液对气津能载气津能载气应用:应用:津液不足时,生津补气;水液停滞时,利水津液不足时,生津补气;水液停滞时,利水行气气虚津液流失时,补气固津行气气虚津液流失时,补气固津病理:病理:津液大量丢失时,气随津脱。津液大量丢失时,气随津脱。许某,女性。患乙肝后肝硬化6年,腹水出现3个月。主证乏力、纳呆、腹胀、尿少、腹部膨隆,动则气急,双下肢浮肿,面色晦暗无华,舌体胖嫩,舌边有齿印,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B超检查示肝硬化、脾肿大,大量腹水。辩证:脾虚型,标实本虚。治法:降气利水。方药:降气利水汤(炒莱服子,大腹皮,苏子,麝香,桑白皮,车前子,冬瓜皮,猪苓,泽泻,
28、官桂),配合小剂量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片口服,2剂见效,15剂腹水消退。再用健脾养肝,活血化瘀之中药巩固治疗2个月停药,随访至今,全身情况好,肝功能复查正常,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病案举例(肝硬化腹水)体会: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这类患者腹部膨隆,腹内既有气又有水,为难治之症。笔者运用“气行即水行”的理论,拟定降气利水汤,方中炒莱菔子、大腹皮、麝香、苏子有宽中下气的作用。猪苓、冬瓜皮利湿健脾。泽泻、车前子、桑白皮利水。官桂温化膀胱,引水外出,乃向导之品。此方服用不久即出现肠蠕动增强,肠呜音活跃,矢气频频,腹胀即减轻,“气行即水行”,随之尿量增加,腹水开始消退,大多1至2剂见效,适当配合西
29、药利尿效果更好。周雪根.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14(1):20病案举例(肝硬化腹水)王某,女,70岁。患糖尿病12年,身体瘦弱。近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头痛、恶风、咳嗽、项强等表证,自服西药4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在当地中医治疗,服药5剂,每次药后遍身透汗,外感症状虽有减轻,但出现眼、鼻干燥,怕风,食欲减退,上肢蠕动,大便干。诊见患者精神不振,少气乏力,上肢时有蠕动,脉细无力,舌体偏瘦,舌面干燥。辨证:表邪未尽,气阴两伤。治法:滋阴补气,兼去表邪。 病案举例(气随津泄)处方:党参20 ,麦冬20 ,北五味子10 ,葛根30 ,黄芪30 ,白术15 ,防风10 ,荆芥10 。每日1剂。7剂后表证
30、已去,余症大减。后改玉液汤加减10剂而愈。按语:消渴病人,素体阴虚,偶感风寒,过用汗剂,重伤津液,非但表证未除,更致正气先伤,故先有筋脉失养,后有气随津泄,终致气阴两伤。方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荆芥散其未尽之邪,重用葛根增液舒筋并疗消渴,麦冬、五味子生津敛阴,党参助芪、术益气生津。诸药合用使余邪得除,津生气复而病愈。李瑞芳.国医论坛,2008,32(2):17病案举例(气随津泄)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能化血血能养精精血一、精血同源病理:精亏可致血虚,血虚可致精亏。戴某,女,24岁。患者于1年前分娩,4月后出现腰痛,经检查,诊断为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诊见:患者形体瘦小,面白无华,腰痛已半年余,
31、俯、仰、转侧体位受限,伴左腹股沟疼痛,下肢麻木,左侧膝关节疼痛时作,双腿、双膝无力,畏寒,遇劳更甚,纳食、二便尚可,舌淡、苔薄,脉细弦。辨证:精血亏损,骨骼空虚,筋膜失濡。治法:补气血,益肝肾,佐以通经活络。方药:四物汤加味:当归12,熟地黄25,白芍30,川 芎10,淫羊藿30,山茱萸15,杜仲12,怀牛膝10,枸杞子15,续 断15,地龙15。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病案举例(精血同源)二诊:服10剂,腰腿疼痛及麻木等均减。方已对症,原方再服10剂。诸症基本缓解,腰、膝活动自如,唯麻木未消失,守方加鸡血藤30。服10剂,调理善后。因患者离境未能跟踪随访。【按语】分娩过后,阴血损伤较甚,因
32、精血同源,故阴血不足,肾精大量转化为阴血,致使肾精亏虚。所以这时如果患者有腰痛者,大多为肾虚所致。治疗当补血填精,可以四物汤加补肾之品,有较好的疗效。孙鸿朗.四物汤临证治验举隅.新中医,2008,40(1):86病案举例(精血同源)二、津血同源来源相同来源相同相互转化相互转化血津液失血过多失血过多血血 液液渗入津津 液液(津液亏损)(津液亏损)脉内脉内脉外脉外失血失血过多过多导致导致津液津液亏损亏损生理:生理:津血同源津血同源 病理:血燥津枯,津枯血燥病理:血燥津枯,津枯血燥临床应用:“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亡血家不可发汗”, “衄家不可发汗”大量外泄大量外泄血血 液液渗出津津 液液津
33、液津液脉外脉外脉内脉内津液津液大量大量耗损耗损导致导致血脉血脉空虚空虚营气营气(血脉空虚) 一妇人患盗汗自汗,食少倦怠,肌肉消瘦,日晡发热,至夜益甚,月水过期,渐至不通(犹夺汗者无血也),时发渴燥(汗多而津液涸)。误用通经之剂,热倦愈重,饮食愈少。乃用八珍加升麻、丹皮、山栀、柴胡治之,热渐退。又用八珍、丹皮、柴胡,调理而愈。明.薛己.薛立斋医案全集病案举例(津血同源)气血津液关系示意图气气津液津液血血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能摄血血能生气血能生气血能载气血能载气气能生津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能载气津血同源津血同源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一)气能生精、摄精(二)精能化气(三)精气化神(四)神驭精气 精、气、神 - 人身“三宝”1、何谓气?气有哪些基本生理功能?2、营气和卫气各有何生理功能?3、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4、津液输布与哪些脏腑有关?5、如何理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复习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