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太阳》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五上《太阳》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上《太阳》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 / 1515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科学奥秘科学奥秘单元导语单元导语科学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它浩瀚无边,却又妙趣无穷。在科学的世界中探索,我们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树木为什么会随着季节变换衣装?潮水为什么会在一天之中起起落落?鸵鸟属于鸟类,为什么不能展翅翱翔?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能像人类一样从事各种工作?这一个个问号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努力探索,当把这些不可知的问号变为惊人的感叹号后,我们会发现原来科学世界如此奇妙,原来我们也能在日常烦琐的小事中创造伟大的成就。畅游奇妙的科学世界,你发现了吗?太阳看上去很小,可实际却很大。它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创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乖巧、驯良的小
2、松鼠是那么淘气,它们的情感是那么丰富,它们搭窝的本领又是那么高明。科学世界真神奇!我们要紧跟前人的步伐,在科学的世界中遨游、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是介绍自然之物、探寻科学奥秘的,为我们揭开了许多有趣的自然之谜。我们在感受探索自然奥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知识和乐趣的同时,也需要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未知的兴趣。此外,我们还要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并尝试着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某种事物。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分类分类内容内容课时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太阳2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体会文中运用举例子、列数
3、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写法。课文课文松鼠2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学习课文将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初试身手2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交流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说明身边的某一事物;试着将充2 2 / 1515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文。鲸习作习作例文例文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习作介绍一种事物2阅读两篇习作例文,了解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一些说明方法学写说明文;按一定顺序把事物的特点、用途及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1616 太阳太阳文本分析:文本分析: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详细具
4、体、通俗明了地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搜集信息的能力也很强,尤其对于天文地理这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大都感兴趣,并会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和搜集相关资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摄、殖、炭、疗”4 个生字,会写“氏、粮、区”等 9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3.理解课
5、文内容,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3 3 / 1515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摄、殖、炭、疗”4 个生字,会写“氏、粮、区”等 9 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层次,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要点把握要点把握1.读写、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
6、.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层次;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3.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太阳图片,播放有关太阳的儿歌(如种太阳等) ,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导语: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儿歌,你们是不是很快就想到了早上送我们上学,晚上接我们回家,与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太阳公公呢!是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给我们送来了光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们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认识我们的这位好朋友吧!2.出示课题,说说太阳的有关知识。预设:学生对太阳再熟悉不过,都知道太阳是一个又大又圆的火球,但这只是学生对太阳的基本
7、认识。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疑问谈一谈自己对太阳更深刻的认识,如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太阳到底有多热,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如果人类没有了太阳会怎么样,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1)太阳也称“日”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组成太阳的4 4 / 1515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 71%,氦约占 27%,其他元素占 2%。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 5500 摄氏度。太阳能是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以外,一切能量的总源泉。(2)太阳系太阳系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
8、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太阳和 8 颗行星以及至少 173 颗已知的卫星、5 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依照至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与星星比较起来,太阳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大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他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到地球的距离也比太阳远 27 万倍,所以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2.学生听音频朗读,边听边留心画出生字新词和有特点
9、的句子,学习朗读的停顿和语气。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度 繁Error!Error! 食 煤Error!Error! 地 Error!Error! 治(2)掌握多音字,区分形近字。多音字示例:形近字示例:(3)理解一些专业性术语。摄氏度摄氏温标的单位,符号。5 5 / 1515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水蒸气气态的水。常压下液态的水加热到 100时就开始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杀菌用日光、高温、过氧乙酸、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病菌。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文体,指导朗读。过渡:同学们跟着音频朗
10、读本文之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太阳的知识。你们知道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吗?在朗读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1)指名说说本文的文体。明确: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是说明文的一种。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成因、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朗读说明文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文中出现的数字、列举的事例等,因为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着许多主要的知识。(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数字及不懂的地方。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
11、清文章层次。(1)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则自己概括拟写。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太阳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太阳和云、雨、雪的关系。 (概括拟写)太阳和风的关系。 (概括拟写)太阳光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概括拟写)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6 6 / 1515明确:明确: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有时也在文段的结尾。(2)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教师
12、: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出了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有些段落讲的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可以据此来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第二部分(第 48 自然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3)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两部分之间是如何衔接起来的。预设:本文的思路清晰,主要讲述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关联紧密。正是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作者在第 4 自然段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过
13、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衔接了起来。明确:过渡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这句话中,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很自然地引出另一部分的内容。(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应有适当的停顿。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过渡:同学们,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和它见面。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太阳的一些知识,也知道了太阳对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原来是这么重要。那么课文是怎样把有关太阳的知识介绍给我们的呢?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小结: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初步了解
14、了说明文这一文体知识,识记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了文段的内容,从而划分出了文章的层次。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7 7 / 1515(示例:示例: 同学在课前展示了他搜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说明预习充分; 同学还给我们讲述了后羿射日的传说故事,生动有趣; 同学朗读课文流畅,语速适中; 同学能迅速准确地找出每段的中心句,还有 同学也找出了文中的过渡句。总而言之,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能集中注意力,既能自主学习,又能合作交流,使我们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积累从文中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五、作业
15、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在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3.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要点把握要点把握1.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了解重点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摄氏度 钢铁 估计 繁殖 粮食 蔬菜煤炭 水蒸气 飘浮 地区 杀菌 治疗2.教师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课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
16、别是什么,然后再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方面内容之间的联系,8 8 / 1515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上一位同学给我们讲述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吗?你们相信这个故事吗?(学生答:不相信。 )对,这只是传说。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是无法查证的,也没有事实根据。那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太阳呢?对,我们要运用科学这个有效的武器,去探索太阳的秘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现在,让我们再走进课文,去看看这熟悉而又显得有些陌生的太阳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抓住重点句子,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过渡:在上节课中,我们划分了文章的层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五上 太阳 教学 设计 完整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