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x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农业行政处罚程序,保障和监督农 业农村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 规定,结合农业农村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及其相关的 行政执法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是指依法行使行政处 罚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第三条第三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 公正、公开的原则,做
2、到职权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裁量合理,执法文书使用规范。第四条第四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坚持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指导、建议等方式,引导 和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第五条第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应 当主动申请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 的公正处理。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回避,由该机关负责2人集体讨论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该机关主要负责人 决定。 回避决定作出前,
3、主动申请回避或者被申请回避的人 员不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 第六条第六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处理农业行政处罚案 件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农业行政执法证件。 有统一执法服装或执法标志的应当按规定着装或佩戴执法 标志。 农业行政执法证件由农业农村部统一制定,省级以上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执法证件的发放和管 理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全面推行行政执 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 核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共享,提高 行政处罚效率。 第八条第八条 县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 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九条第九条 县
4、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设立的农业综合 行政执法机构具体承担并集中行使本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应当以其所在的农业农村主管 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县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沿海、 大江大湖、边境交界水域单独设置的渔政执法机构,应当 以其所在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条第十条 县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可以依照国家有 关规定设立派出机构。 派出机构应当在设立部门确定的权限范围内,以其所 在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上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有权监督下级农业 农村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 县级以上农村农业主管部门有权监督本
5、部门设立的农 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渔政执法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实施的3行政处罚。 第二章第二章 农业行政处罚的管辖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农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农业行 政处罚机关管辖。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权 法定、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结合违法案件涉及区 域、案情重大复杂程度、社会影响范围等因素,厘清本区 域内省级、市级、县级农业行政执法权限,明确职责分工 和执法重点。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渔业行政违法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适 用“谁查获谁处理”的原则: (一)违法行为发生在共管区、叠区; (二)违法行为发生在管辖权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区 域; (三)违法行为发生地与查
6、获地不一致。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通过自建网站、其 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违 法行为由其住所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管辖。 平台内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由其实际经营地县级以上农 业行政处罚机关管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住所地或违法 物品的生产、加工、存储、配送地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处 罚机关先行发现违法线索或者收到投诉、举报的,也可以 进行管辖。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两个以上农业 行政处罚机关都有管辖权的,应当由先立案的农业行政处 罚机关管辖。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两个以上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因管辖权发生 争议的,应当自发生争议之日起七个工作
7、日内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共同的上一级农业行政处罚机 关指定管辖。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发现立案查处的案件不 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农业行政4处罚机关。 受移送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 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指定管辖,不得再自 行移送。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上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 以直接管辖下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管辖的行政处罚案件, 也可以将本机关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管 辖,必要时可以将下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管辖的案件指定 其他下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管辖。 下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认为其依法管辖的行政处罚
8、案 件重大、复杂或者本地不宜管辖,可以报请上一级农业行 政处罚机关直接管辖或者报请上一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指 定管辖。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报请上一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直接管辖或 者指定管辖的,上一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自收到报送 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在办理跨行政区域案件 时,需要其他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协查的,可以发送协助调 查函。收到协助调查函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并及时书面告知协查结果。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查处案件,对依法应 当由原许可、批准的部门作出吊销证照等行政处罚决定的, 应当将查处结果告知原许可、批准的部门,
9、并提出处理建 议。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发现所查处的案件不 属于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管辖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和时限 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案件,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按 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将移送案件的相关材料妥善保 管、存档备查。 第三章第三章 农业行政处罚的决定5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农业行政 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农业行政处 罚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 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作出农业行政处罚决 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
10、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采取一般程序查办的案件,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还应当 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 以在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三日内,进行陈述、申辩。符合听 证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要求听证。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陈述、申辩或者要求听证 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利。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及时对当事人的 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 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的申 辩而加重处罚。 第一节第一节 简易程序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并有法定依据, 对公民处以五
11、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 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可以 适用本节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农业行政处罚决定。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农业行政执 法人员应当遵守下列程序: (一)向当事人表明身份,出示农业行政执法证件; (二)当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收集和保存必要 的证据; (三)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 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有权进 行陈述和申辩; (四)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并记入笔录;6(五)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盖有农业农村主管 部门印章的当场处罚决定书,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当场交付当事人,
12、并应当告知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 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作出当场处罚 决定之日起、在水上办理渔业行政违法案件的农业行政执 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将案件的有关材料交至 所属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归档保存。 第二节第二节 一般程序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实施农业行政处罚,除适用简易程序的 外,应当适用一般程序。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对涉嫌违反农业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应当自发现线索或者收到相关材料之 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由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负责 人决定是否立案;因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期限内立案的, 经农业行政处
13、罚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个工作日。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 当予以立案,并填写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 (一)有涉嫌违反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二)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三)属于本机关管辖; (四)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二 年,或者违法行为有连续、继续状态,从违法行为终了之 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二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除外。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对已经立案的案件,根据新情况发现不 符合第三十一条立案条件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撤销 立案。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对
14、立案的农业违法行 为,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取证。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收集证据时不得少于二人,并7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有权依法采取下列措 施: (一)查阅、复制重要的书证和其他有关材料; (二)询问当事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 (三)要求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在一定期限内提供有 关材料; (四)采取现场检查、勘验、检验、检测、抽样、录 音、拍照、录像、调取现场及周边监控设备电子数据等方 式进行调查取证; (五)对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实施查封、扣押 等行政强制措施; (六)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法行为,履行 法定义务; (七)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措
15、施。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农业行政处罚证据,主要包括书证、物 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 定意见、现场检查笔录和勘验笔录等。 证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并经查证属 实,才能作为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认定事实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收集、调取的书证、物证应当是原件、 原物。调取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 无误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也可以提供足以反映 原件、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复制件、影印件、抄录件和照片由证据提供人核对无 误后注明与原件、原物一致,并注明出证日期、证据出处, 同时签名或者盖章。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16、收集、调取的视听资料应当是有关资料 的原始载体。调取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 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声音 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收集、调取的电子数据应当是有关数据 的原始载体。收集电子数据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采8用拷贝复制、委托分析、书式固定、拍照录像等方式取证, 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或者设备 收集、固定违法行为证据。用来收集、固定违法行为证据 的互联网信息系统或者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规定,保证所收 集、固定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可以指派或者聘请
17、具有专门知识的 人员或专业机构,辅助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对案件关联的电 子数据进行调查取证。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询问证人或者当事人, 应当个别进行,并制作询问笔录。 询问笔录有差错、遗漏的,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 者补充。更正或者补充的部分应当由被询问人签名、盖章 或者按指纹等其他方式确认。 询问笔录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笔录 上逐页签名、盖章或者按指纹等其他方式确认。农业行政 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 由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 者场所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勘验,应当通知当事人
18、到场,制 作现场检查笔录或者勘验笔录,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录 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现场情况。 当事人拒不到场、无法找到当事人或当事人拒绝签名 或者盖章的,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并可 以请在场的其他人员见证。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在调查案件时,对需 要检测、检验的专门性问题,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机 构进行鉴定;没有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的,可以委托其他 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鉴定。 检验、检测意见应当由检验、检测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并加盖机构公章。检验、检测意见应当告知当事人。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收集证据时,可以采 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执法人员应当制作抽样
19、取证凭证,对9样品加贴封条,开具清单,并由办案人员和当事人在抽样 取样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 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 应当采取拍照、录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抽样取证情况。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抽样送检的,应当将抽样检测结果 及时告知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有依法申请复检的权利。 非从生产单位直接抽样取证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可 以向产品标注生产单位发送产品确认通知书。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 况下,经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负责人批准,农业行政执法人 员可以对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 施。 情况紧急的,农业行政执法人员需要当场采取先行登 记保存措施的,可以采用即
20、时通讯方式报请农业行政处罚 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批准手续。 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证据,应当当场清点,开具清单, 填写先行登记保存执法文书,由当事人和农业行政执法人 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向当事人交付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 书和物品清单。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先行登记保存物品时,就地由当事人保 存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使用、销售、转移、损毁 或者隐匿。 就地保存可能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或者存在其 他不适宜就地保存情况的,可以异地保存。对异地保存的 物品,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妥善保管。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 据,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21、并告知当事人:(一)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 证据保全措施; (二)需要进行技术检验或者鉴定的,送交有关部门 检验或者鉴定; (三)对依法应予没收的物品,依照法定程序处理; (四)对依法应当由有关部门处理的,移交有关部门;10(五)为防止损害公共利益,需要销毁或者无害化处 理的,依法进行处理; (六)不需要继续登记保存的,解除先行登记保存。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可以依据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对涉案场所、设施或者财物采取查封、扣押 等强制措施。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经农业行政处罚机 关负责人批准。 情况紧急,需要当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农业行政 执法人员应当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行政处罚 程序 规定 修订 草案 征求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