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医院建设标准.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 年修订版报批稿)目目 录录、 总则 、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 建筑面积指标 、 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 、 建筑标准 、 医疗设备 、 相关指标 附 件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一条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综合医院的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决策和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项
2、目设计和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第三条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2001000 张病床的综合医院新建工程项目。一般情况下,不宜建设 1000 床以上的超大型医院。确需建设 1000床以上医院时可参照执行。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第四条第四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应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第五条第五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方便患者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注意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和员工的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适用。
3、第六条第六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或过于集中建设。现有综合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第七条第七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建设单3位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编制工作。第八条第八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对院区进行总体规划,经批准后,根据需要和投资可能,可一次或分期实施。第九条第九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4、第二章第二章 建建设规设规模与模与项项目构成目构成第十条第十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可分为 200 床、300 床、400床、500 床、600 床、700 床、800 床、900 床、1000 床九种。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新建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拟建医院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状况以及该地区现有医院的病床数量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与编制床位数的比值宜为 3:1,也可按本地区相同规模医院前三年日门(急)诊量统计的平均数确定。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应由
5、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构成。承担医学科研和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尚应包括相应的科研和教学设施。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磁共振成像装置、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核医学、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中、西药制剂室等设施,应按照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安排并根据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用房面积单独计算。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综合医院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或集中建设、统一供应。第三章第三章 建筑面建筑面积积指指标标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综合医院中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4政管
6、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综综合医院建筑面合医院建筑面积积指指标标 (m2/床床) 表表 1建设规模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0床1000床建筑 面积 指标8083868890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综合医院各组成部分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宜符合表 2 的规定。综综合医院各合医院各类类用房占用房占总总建筑面建筑面积积的比例(的比例(%) ) 表表 2 部门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急诊部3门诊部15住院部39医技科室27保障系统8行政管理4院内生活4注:使用中,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7、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综合医院内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 20m2配置。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承担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以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70%为基数,按每人 32m2的标准另行增加科研用房,并应根据需要按有关规定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中间实验动物室。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用房配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综合医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综合医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 m2 2/ /学生)学生) 表表 3 3医院分类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面积指标81042.55注:学生的数量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
8、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单列项目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可参照表 4。综综合医院合医院单单列列项项目房屋建筑面目房屋建筑面积积指指标标 ( (m2) ) 表表 4项 目 名 称单 列 项 目 房 屋 建 筑 面 积磁共振成像装置(MRI)310正电子断层扫描装置(PET)300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260X 线造影(导管)机310血液透析室(10 床)400体外震波碎石机室120洁净病房(4 床)300小型(12 人)170中型(812 人)400高压氧舱大型(1820 人)600直线加速器470核医学(含 ECT)600核医学治疗病房(6 床)230钴 60 治疗机7
9、10矫形支具与假肢制作室120制剂室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注:1.本表所列大型设备机房均为单台面积指标(含辅助用房面积)。2.本表未包括的大型医疗设备,可按实际需要确定面积。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新建综合医院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停车的数量和停车设施的面积指标,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配套建设采暖锅炉房(热力交换站)设施的,应按有关规范执行。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健康体检设施及其所需的面积指标,应根据实际需要报批。第四章第四章 规规划布局与建划布局与建设设用地用地6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综合医院的选址
10、应满足医院功能与环境的要求,院址应选择在患者就医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应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综合医院的选址尚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质,按照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综合医院的规划布局与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布局合理、节约用地。、 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功能分区明确,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院区绿化应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良好的医疗和工作环境。、 应充分利
11、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建筑可适当集中布置。、 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用地,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堆晒用地(用于燃煤堆放与洗涤物品的晾晒)和医疗废物与日产垃圾的存放、处置用地。床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规定。综综合医院建合医院建设设用地指用地指标标 (m2/床床) 表表 5建设规模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0床1000床用地指标117115113111109注:当规定的指标确实不能满足需要
12、时,可按不超过 11m2/床指标增加用地面积,用于预防保健、单列项目用房的建设和医院的发展用地。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承担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7人员总数的 70%为基数,按每人 30m2,承担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每位学生 30m2,在床均用地面积指标以外,另行增加科研和教学设施的建设用地。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新建综合医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应在床均用地面积指标以外,按当地的有关规定确定。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新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 35%;改建、扩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 30%。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建筑标标准准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
13、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建筑标准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综合医院宜以多层建筑为主。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等主要建筑的结构形式,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和改造的可能性。病房楼不宜设置阳台。综合医院的各类用房及配套设施,应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规范的要求。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综合医院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综合医院建筑的色彩设计和室内照明,应符合卫生学要求。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尚应考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14、设置无性别卫生间。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综合医院的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病房、重诊监护室、手术室、产房等部门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实验室等医疗业务用房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用吸顶灯具。、 内墙墙体不应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8、 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 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 不应使
15、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使用蒸汽和易产生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综合医院的院区管网,应采用分区专线供应。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管道井并按需要设置设备层。主要管道沟应便于维修和通风,应采取防水措施。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综合医院的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电,并宜设置自备电源。综合医院应采用双回路供电。院区内应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综合医院的建筑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
16、规定。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综合医院的手术室、产房、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有关实验室等用房应设置空调和通风设施。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设施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综合医院应配置与其建设规模和业务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信息系统、通讯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综合医院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综合医院应设置医用气体供应系统。9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综合医院应建设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一一一 医医疗设备疗设备第四十六
17、条第四十六条 一般医疗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医院的不同功能、专科特长和所承担医疗保健工作任务,参照有关基本医疗装备配置标准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应按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一一一 相关指相关指标标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综合医院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在评估或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设施的平均建安工程造价,可参照建设地区相同建筑等
18、级标准和结构形式住宅平均建安工程造价的 23 倍确定。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物,其建安工程造价可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综合医院工作人员的编制按卫生部有关组织编制规定确定。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综合医院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规定执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条文说明10一一一 总总 则则 第一条第一条1996 年 10 月 3 日经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批准发布,并于当年 12月 1 日起施行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以下简称“九六标准”)至今已有十年时间。 “九六标准”的发布施行使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批准、规划设计乃至项目建设的
19、全过程有了较为科学的标准尺度,对全国综合医院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九六标准”施行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成长和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基础的增强,必然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卫生事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医疗机构如何发展建设,满足以人为本和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要求;抗击 SARS 的经验教训更对医疗机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都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对“九六标准”进行修订是必要和及时的。在总结“九六标准”的施行情况和对全国
20、28 个省市 206 所综合医院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修订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本建设标准”),以指导今后综合医院建设工作。本条阐明了本建设标准的编制目的。第二条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依据有关规定,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发布的,为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国家标准,是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中有关政策、技术、经济的综合性宏观要求的依据。本条规定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11第三条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综合医院项目。现有综合医院的改建、扩建工程会受到原有条件的限制,故本建设标准制定了一些区别于新建项目的相应规定,目的在于增加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建设 1000 床以上
21、规模超大型医院。这是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建设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也符合我国的基本情况。但确需要建设时可参照 1000 床的指标执行。利用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医院,均应参照本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第四条第四条 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须与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工作需要、未来发展与实际可能的关系。综合医院的建设工作应依法进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发展卫生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第五条第五条本条规定了综合医院建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综合医院是以诊治疾病,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工作对象主要是病
22、人并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负有重大责任。因此,综合医院各项设施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综合医院建设应满足各项功能的基本需求,并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就诊和住院条件。同时,要注意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使其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六条第六条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一个街区有多家医院同时存在,而在另一个地区或同一个城市的另一个街区却很少或没有象样的医院;为利用某块地皮或其他原因,在医院集中的地区又建一所医院;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病床数量,同时存在于一个地区的多家医院又同时扩建、竞相扩大规模,上述12情况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重复建设和过于集中的状况,有历史原因也有现
23、实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事实上不仅造成卫生资源和建设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也导致交通不便,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社会问题,更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此,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综合医院建设重点应放在中小城市,大城市应坚持改扩建为主的方针。综合医院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将原有设施中能够利用的部分计入所定规模的总面积中,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这应成为综合医院改建、扩建工程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第七条第七条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编制好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所有建设项目
24、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多年来,这一点始终是医院建设的薄弱环节。以前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或者是用一定的投资总想干更多的事,可研报告往往成为“可批报告”,结果与初衷相差甚多。而盲目性和急于求成则导致建设项目的先天不足,欲速不达。长期以来,不管是新建还是改建、扩建的医院建设项目,负责建设管理工作的部门多为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或虽有常设部门也缺乏工程技术人员,无力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工作,多请设计单位帮助。鉴于医院建筑流程复杂、工作周期长、投入产出比相对不高,在全国只有少数设计单位从事医院设计工作,缺乏专门的技术力量。而少数强于医院设计工作的设计单位也由于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人力、时间,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医院 建设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