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doc
《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一八年十月I目 录一、防汛抗旱形势与问题.1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2(一)指导思想 .2(二)基本原则 .3(三)总体目标 .4(四)主要任务 .6(五)总体布局 .7(六)有关规定 .71、水平年.72、填报单元.73、有关口径.84、工作要求.10三、水旱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11(一)水旱灾害风险调查.11(二)重点隐患排查 .11四、防洪排涝提升工程.11(一)大江大河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111、江河治理骨干工程.112、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123、蓄滞洪区建设.12(二)城市防洪排涝提升工程.121、城市防洪.
2、12II2、城市排涝.13(三)薄弱环节防洪能力提升工程.131、中小河流治理.132、山洪灾害防治.133、病险水库、水闸和淤地坝除险加固.134、重点涝区排涝建设.145、重点海堤达标建设.14五、抗旱供水提升工程.14(一)供水能力提升工程.141、重点水源工程.142、重大引调水工程.153、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54、农村灌溉工程.15(二)抗旱提升工程 .151、乡镇抗旱水源工程.152、城市备用水源工程.16六、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工程.16(一)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16(二)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17(三)地下水生态脆弱区治理与修复.17(四)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建
3、设.17七、水旱灾害防治监管.18(一)河湖空间管控工程.18(二)水旱灾害防治工程运行与管理.18III(三)水旱灾害防御社会化管理工程.19八、监测预警智慧化工程.19(一)水旱灾害监测站网建设.19(二)水旱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19(三)防汛抗旱预案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20(四)水旱灾害防治智慧化体系建设.20九、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20(一)投资匡算 .20(二)资金筹措 .21(三)实施安排 .21十、实施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价.21(一)实施效果分析 .21(二)环境影响评价 .21十一、保障措施.22附表.23附录.54IV1一、防汛抗旱形势与问题水旱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
4、患,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70%左右。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有效应对了频繁发生的台风和山洪灾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我国水旱灾害防治成效十分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面临的防汛抗旱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是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尚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部分大江大河和重要支流的控制性工程仍不足,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中小河流尚未全面系统治理,防洪体系尚不完善;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滞后、启用难度大。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存在不足,不少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5、程度尚不高,目前仍有 5800 万农村人口的供水水量或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建设标准偏低、安全隐患大,安全度汛风险高,部分水库、水闸、淤地坝病险问题较为突出。三是水旱灾害防治监管薄弱、社会管理有待加强。由于监管缺乏刚性手段、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河湖存在被严重占用的问题,行蓄洪能力大幅衰减,河湖调蓄和生态功能减弱。四是水旱灾害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总体不高。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尚不完善,突发性、极端性暴雨洪水的预报时效性不强。山洪灾害依然存在监测预警盲区。江河防洪调度系统2还不完善,洪水调度风险调控能力有待加强。防汛抗旱预案体系与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旱
6、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防灾减灾救灾成效巨大。2018 年 10 月 10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系统完善我国江河流域防汛抗旱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亟需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编制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了统一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特编制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一)指导
7、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切实落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补齐防汛抗旱短板为重点,以提质升级和标准提升为核心,3以消除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为关键,以强化监测预警和监督管理为保障,全面完善我国水旱灾害防治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8、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应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协调处理人水关系,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补齐防汛抗旱短板,全力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系统扰动,实现人、水、自然和谐共处。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切实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将常态减灾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消除防汛抗旱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努力从源头降低水旱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坚
9、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根据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保障总体要求,针对不同区域水旱灾害风险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布置防洪排涝和抗旱供水工程。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统筹考虑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处理好治理与保护、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等关系,建立健全安全可靠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4坚持改革创新,监管有力。坚持改革创新,监管有力。根据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努力提升防汛抗旱科学水平。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全方位提升防汛抗旱监管的水平和质量。完善有关制度措施,强化监测预警和监督管理,加强工程运行监管,加大水旱灾害防治追责问责力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遵章办事,按
10、律而行,保障水旱灾害防治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努力营造政府积极主导、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局面。(三)总体目标通过系统梳理流域区域防汛抗旱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确定流域区域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的总体要求、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总体布局,研究确定近三年和到2025 年的各类措施、投资需求和实施安排。到 2025 年,大江大河干流三级及以上堤防全面达标,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的河势基本得到控制,流域控制性骨干工程建成并发挥防洪效益,蓄滞洪区基本建成较完备的防洪工程和可靠的安全设施,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建成完善的防洪体系,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面完成重点和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
11、进一步增强其他防洪任务重的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全面完成现有大中型病险水库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大中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任务。重点涝区的排水能力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5化治涝体系。重点海堤达到国家规范设定的标准,显著提高风暴潮威胁严重的重要城市、重要经济开发区域的防潮安全程度。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体系得到巩固提升。逐步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体系,进一步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能力,新增总供水能力 350 亿 m,乡镇居民生活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 3040 升/人日,受旱县农民基本口粮田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 2030m3/亩
12、,建制城市和单一供水水源的县级行政区所在城镇基本完成备用水源建设。近三年,大江大河干流一级二级堤防全面达标,大江大河重要河段河势基本得到控制,流域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完成启用几率较高、防洪作用较大的蓄滞洪区的工程建设和安全建设任务,重点河段已得到治理的中小河流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系统完善中小河流防洪排涝体系,整体提高中小河流全河的防洪排涝水平。全面完成重点防洪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加快推进重要防洪城市达标建设。基本完成现有大型、重点中型及失事威胁较大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现有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闸,现有骨干和重点中型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任务。明显提升重点涝区排涝能力、重点海堤防潮
13、能力。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基本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新增总供水能力 150 亿 m,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受旱县乡镇居民生活抗6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 3040 升/人日,严重和主要受旱县农民基本口粮田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 2030m3/亩,建制城市基本完成备用水源建设。(四)主要任务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是一是“补短板补短板” 。根据流域区域防汛抗旱的目标要求,针对防汛抗旱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重点涝区排涝、城市防洪排涝整治、抗旱供水能力等方面的补短板建设,提升流
14、域区域防汛抗旱减灾能力。二是二是“提标准提标准” 。根据大江大河、中小河流以及区域和城市的防洪体系建设要求,针对防洪工程体系各关键环节,合理提升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设施的建设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需求,从完善供水保障体系和保障干旱期人畜饮水安全和减少旱灾损失的要求出发,合理安排水源建设,提升抗旱供水能力。三是三是“消隐患消隐患” 。根据保障江河防洪安全、完善江河防洪体系的要求,从消除病险问题、安全隐患的角度出发,开展病险水库、病险水闸和病险淤地坝等的除险加固。从消除供水水质不达标的隐患和破解城市水源单一的问题出发,开辟抗旱应急供水水源和城市备用水源。四是四是“强监管强监管”
15、。根据水旱灾害防治监管的要求,加强行蓄洪空间的管控、工程运行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社会化管7理。从提升防汛抗旱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增强水旱灾害监测站网建设、预警预报平台建设、预案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五)总体布局按照防洪和抗旱相结合、流域和区域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排涝抗旱与资源利用及生态绿色有机统一的思路,建立健全高效科学的水旱灾害防治体系,研究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的总体布局。工程布局时,强调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流域水系水情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统筹协调防洪、排涝、供水、抗旱、生态保护与修复,突出综合施策,实现最大效益。防洪排涝布局要根据流域、区域特点,统筹安排大
16、江大河、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城市防洪排涝与涝区排涝,蓄泄兼筹洪涝兼治,注意各类防洪排涝标准相协调,防治结合,统筹各类措施,提高整体效益。抗旱供水布局要根据流域、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已有供用水工程基础,统筹安排抗旱引调提水工程、小型水库工程与机井工程等,注意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化有机统一。(六)有关规定1、水平年现状水平年为 2017 年,规划水平年为 2025 年,细化近三年建设项目的内容与年度实施安排。2、填报单元8大江大河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江河治理骨干工程中堤防建设以堤段为填报单元,河道整治工程以河段为填报单元。控制性枢纽工程以枢纽为填报单元。蓄滞洪区建设以蓄滞洪区为填报单元。城市防洪
17、排涝提升工程:以建制城市为填报单元。薄弱环节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中流域面积200 平方公里以上的以河流为填报单元,流域面积 200 平方公里以下的农村河道以县级行政区为填报单元。山洪灾害防治以及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除险加固以县级行政区为填报单元。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以重点涝区为填报单元。重点海堤以直辖市和地级行政区为填报单元。供水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水源、重大引调水工程以单个蓄水工程或连通工程为填报单元。新建大中型灌区以单个灌区为填报单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以县级行政区为填报单元。抗旱提升工程:乡镇抗旱水源工程以县级行政区为填报单元。城市备用水源工程以单个项目为填报单元。河湖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汛 抗旱 水利 提升 晋升 工程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