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20)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2011 年年 12 月月I目目 录录第一章 总论.1 一、规划目的.1 二、规划范围.1 三、规划期限.1 四、规划依据.1 五、规划原则.2 (一)前瞻性原则.2 (二)统筹性原则.2 (三)市场性原则.2 (四)一体化原则.2 第二章 基础分析.3 一、旅游资源.3 (一)主题文化资源突出.3 (二)城市与旅游融合度高.3 (三)现代时尚感强.3 (四)商务旅游基础好.3 (五)长江黄金水道重要组成.3 二、旅游市场.4 三、综合区位.4 四、产业发展.4 第三章 战略和目标.
2、6 一、发展目标.6 (一)总体目标.6 (二)目标体系.6 二、发展战略.7 (一)区域一体化战略.7 (二)产业承接战略.7 (三)产业聚集战略.7 (四)产品创新战略.8 第四章 布局和产品.9 一、总体布局.9 (一)一带.9 (二)两区.9 二、旅游产品体系.11 (一)重点观光旅游区.11 (二)重点旅游度假区.11 (三)重点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12 (四)重点夜景游览区.12 (五)重点休闲运动.13 (六)重点养生产品.13 (七)重点合作产品.13 三、精品线路.14II(一)三大旅游环线.14 (二) “精彩皖江”之旅.14 第五章 发展重点.15 一、安庆市.15 (一
3、)总体定位.15 (二)总体布局.15 (三)发展重点.15 二、池州市.17 (一)总体定位.17 (二)总体布局.17 (三)发展重点.18 三、芜湖市.19 (一)总体定位.19 (二)总体布局.19 (三)发展重点.19 四、铜陵市.20 (一)总体定位.20 (二)总体布局.21 (三)发展重点.21 五、马鞍山市.22 (一)总体定位.22 (二)总体布局.22 (三)发展重点.23 第六章 服务体系.25 一、旅游交通.25 (一)航空.25 (二)铁路.25 (三)公路.25 (四)航运.25 二、旅游住宿.25 三、旅游餐饮.26 四、旅游购物.26 五、旅游娱乐.27 六、
4、旅行服务.27 七、推进旅游集团化.27 八、旅游信息服务.28 九、旅游保险和安全救援.28 第七章 市场营销.29 一、旅游形象.29 二、市场定位.29 (一)入境市场定位.29 (二)国内市场定位.29 三、市场开发.29 (一)入境市场开发.29III(二)国内市场开发.31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34 一、构建绿色旅游体系.34 二、文化遗产保护.34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5 三、生态环境保护.35 四、环境灾害预警体系.36 第九章 发展保障.37 一、创新体制机制.37 (一)成立紧密协调机构.37 (二)探索管理体制改革.37 (三)推行经
5、营机制改革.37 二、加大政策支持.37 三、人力资源开发.38 四、规划实施.38 第十章 近期行动计划.39 一、主要任务.39 二、规划体系完善.39 三、重点项目建设.39 (一)安庆市.39 (二)池州市.40 (三)铜陵市.40 (四)芜湖市.40 (五)马鞍山市.41 四、旅游市场营销.41 五、体制机制创新.411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一、规划目的一、规划目的为落实安徽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战略,借鉴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充分利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契机,挖掘特色资源,优化发展格局,提高综合效益,建设高品质的皖江城市带旅游区,特制定本规划。二、规划范围二、规划范围皖江城市带旅
6、游包括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三、规划期限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 年2020 年。其中,近期为 2011 年2015 年;中远期为 2016 年2020 年。四、规划依据四、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133 号)安徽省旅游条例 (2005 年)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2015) 中国安徽“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 安徽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7、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市旅游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2五、规划原则五、规划原则(一)前瞻性原则(一)前瞻性原则在对皖江城市带的资源和既有产品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和区域旅游格局,把皖江城市带放在旅游发展新形势下,放在承接产业转移及产业转型升级新背景下,分析发展定位和布局,确定适应需求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体系,形成适度超前发展。(二)统筹性原则(二)统筹性原则旅游业必然要求与其他产业形成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实现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统筹,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在省内范围,统筹皖江城市带和皖南、合肥经济圈、皖北等旅游板块的协同发展。在区域范围,强化
8、与长三角城市群、宁镇扬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昌九城市群等区域的合作发展。(三)市场性原则(三)市场性原则紧扣市场脉搏,尊重市场需求,把握消费变化趋势,在产品建设、品牌塑造、管理服务、政策保障等方面,坚持扩大现实需求、诱发潜在需求、创造新型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为中心,立足优势资源,建设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四)一体化原则(四)一体化原则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一体化,突破行政区划和地域局限,以皖江为纽带,强化跨市县、跨区域旅游产品,形成产品共建、客源互补、市场共享的一体化格局,提升皖江城市带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对应长三角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3第二章第二章 基础
9、分析基础分析一、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 (一)主题文化资源突出(一)主题文化资源突出皖江城市带旅游资源的文化主题性非常鲜明,如池州的佛教文化、庆的黄梅戏文化和桐城派文化、芜湖的时尚文化、铜陵的铜文化、马鞍山的诗歌文化等。鲜明的文化主题与城市有机结合,可构建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二)城市与旅游融合度高(二)城市与旅游融合度高与合肥经济圈、皖北等板块相比,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城市与旅游的融合度高。 “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 ,城市是皖江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最大载体和依托。既要重视城市的旅游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更要将城市打造成为旅游核心吸引物。(三)现代时尚感强(三)现代时尚感强皖江城市带的现代时尚
10、感强,能很好对应现代需求,如芜湖的主题公园、马鞍山的沐浴和户外运动、铜陵的江南文化园等,都是时尚型休闲产品。传统的文化资源如安庆的黄梅戏、佛教文化等,经过创新发展,也可形成主题消费项目。(四)商务旅游基础好(四)商务旅游基础好皖江城市带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芜湖、池州、铜陵、马鞍山等都有良好的商务旅游设施和商务氛围。高星级酒店、会展场馆、休闲娱乐等设施等正在快速形成,商务旅游吸引力逐渐增大。 (五)长江黄金水道重要组成(五)长江黄金水道重要组成皖江作为长江的一段,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是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区段。池州、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码头,有深厚的商4贸和码头文化积淀,加
11、之受徽文化影响较深,与长江上下游城市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旅游市场二、旅游市场 池州是皖江城市带入境旅游最发达城市,在全省仅次于黄山。韩国、日本、港澳台是皖江城市带主要入境客源市场。近年来,随着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的加大,欧美游客比重也逐渐增加。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国内旅游接待呈上升趋势,其中池州、安庆、芜湖的增速尤为明显。省内市场和江浙沪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的主体客源市场。芜湖有超过 80%的客源来自这些区域。皖江城市带国内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为 12 天。池州、芜湖、马鞍山的一日游比重呈上升趋势。安庆自 2007 年后一日游比重下降趋势,游客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皖江城市国内旅游者的人均支出在 50012
12、00 元之间。游客在大部分城市的人均花费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中,购物、餐饮、住宿、游览为最大的四项支出,其次为长途交通和娱乐;购物是 2010 年最大消费项目,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三、综合区位三、综合区位 皖江城市带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变承接为分工,变融入为合作。如果仅是承接长三角替换下来的传统产业,皖江城市带将永远落后于江浙沪地区,且易失去生态环境优势。从旅游分工角度看,皖江城市带既要成为长三角的休闲旅游基地,也要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改变分工格局,争取主动地位。2011 年,苏浙皖沪共同签订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
13、 ,标志着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已经从单一市场合作迈入全方位融合型发展、从自发的市场推广进入自主性的制度对接阶段。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规划的深入实施,为接轨长三角,实施产业升级,拓展大市场创造了良好机遇。随着宁安城际铁路、皖江黄金水道治理、九华山国际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网络的便利对接,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突出。5四、产业发展四、产业发展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各地旅游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总量上看,池州市、安庆市的国内旅游规模较大,其次为芜湖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在入境旅游发展方面,池州遥遥领先,旅游接待人数
14、和外汇收入都保持了较高增速。总体来看,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呈以下特点:政府重视,但一体化程度低政府重视,但一体化程度低。皖江城市带各地政府对旅游非常重视,出台了扶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和措施仍局限于各自的行政区划,区域旅游的协作发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江黄金游线等产品开发、重点客源地建设以及服务体系的衔接,都需要皖江旅游一体化。发展快速,但各地落差较大。发展快速,但各地落差较大。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在全省旅游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但从区域内部看,各地差距仍较大。安庆市和池州市依托天柱山和九华山,占据了较大的旅游市场份额,其他各市则相对滞后。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足。资源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城市 旅游 游览 发展 总体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