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2021年小学《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2021年小学《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2021年小学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否、锻、炼、垒、德、需、励、鞭、策”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堡”,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2、文。2.说出第一问的内容,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二、教学过程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创办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小先生制,讲究“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3.学生自读:(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2)划出重点句子。三、检查初读,理
3、清思路1.出示生字词,认读,正音,说说意思和写法。2.按四部分指名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4.引读全文。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默读圈画: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2.集体交流:a.指名回答。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练习朗读。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4、?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朗读体会。3.总结: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4.理清层次: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先说了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5.齐读本段。五、学习字词1.讨论书写要点。2.归类写字:锻、炼、德、励、鞭都是左右结构。3.比一比,再组词陶()炼()彼()葡()练()履()4.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六、课后练习1.熟读课文。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陶校长的后三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2.能运用总结的学法进行自学课文。二、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二、回顾第一问,
5、了解写法和学法1.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联系关联词语“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了解表达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2.总结学习方法。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1)问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3.点拨关键处(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四、诵读感悟,深化倾吐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要有层次)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3.填空总结陶
6、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4.激情齐读,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5.倾吐练习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B我也要每天四问C陶校长,您听我说五、作业:造句(课后练习4)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案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
7、义。教学媒体:生字词卡片、小黑板、录音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2、读通课文的每一句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作为一名学生,怎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取得各方面的长足进步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2、板书课题。齐读后围绕课题质疑。3、介绍“陶校长”。陶校长,名叫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最早关注乡村教育,先后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著名学校,培养了一代代人才,留下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二、初
8、读指导。1、引导自读:什么是演讲呢?演讲又有什么特点?这篇演讲讲了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出示生字卡片,抽读、齐读。注意正音:“策”是平舌音;“演、钱、炼、稳、韧”都是前鼻音。出示词语,朗读:演讲 堡垒 本钱 稳定 班集体;问题 彼岸 源泉 激励 责任心4、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5、逐段指名朗读,正音,在此基础上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再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2、引导理清文章脉络:第l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
9、、“道德”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第6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习惯,取得长足进步。四、快速默读课文,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五、写字指导。(l)指导要点:陶、演、钱、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责、策:上下结构,上小下大;陶:里面是“缶”,不是“凶”或“生”,第9画是竖折;炼:右边是“东”,不能写成“东”;策:下面是“”,不要写成“束”,第8画是竖,第9画是横折钩。(2)用钢笔描红。(课后习题
10、2)五、布置作业。1、抄写习字册的生字。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词:堡垒本钱稳定彼岸源泉激励二、精读训练。1、导读第2自然段。(l)速读,思考:作者第一问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2)指名回答,出示第四、五两句。(3)齐读这两句。(4)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5)紧扣这些词,说说有与没有健康身体的结果有什么不同。(6)齐读这两句,体会“健康”的重要性。(7)小结: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8)过渡: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11、(9)指名回答,齐读第六句,理解“健康堡垒”。(10)小结: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ll)齐读全段,想一想: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设问”“解答”希望”2、导学第3自然段,(l)默读,思考:作者第二问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2)指名回答。(3)找出第四、五两句中的关联词:有了才(4)突出关联词,读读这两句,体会作者为什么要问“学问”。(5)引导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呢?(专心致志,坚韧不拔;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结合理解“专心致志”、“坚韧不拔”。(6)找出第六、七两句中的关联词:要想就要(7)突出关联词,读读这两句,加深理解。(8)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12、(9)小结学习本段的方法。先默读思考“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问”,找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朗读理解;再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找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朗读理解;最后整段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会。3、自学第4、5两个自然段。(l)交代方法,即刚才小结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释疑。(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说这两段内容;指名读,要求强调关键词句;齐读这两段。三、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见课后习题3)2、根据课文填空。(课后习题4)第三课时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总结课文1、逐段朗读。2、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归纳全文大意。这篇演讲
13、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二、朗读训练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三、复述训练。1、同桌试述。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3、再指名复述。四、迁移练笔1、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2、完成习字册的作业。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案3教学目标:本节课以“理解陶校长的讲话及从中受到启发”为任务,“让学生了解演讲的特点,并坚持做到每天四问”为目标展开教学,具体
14、可分为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进行培养:(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陶校长的演讲,了解陶校长演讲的内容及演讲的特点。(二)能力与方法目标:1.理解能力。2、演讲的能力。3.从陶校长的演讲中体会到陶校长对我们的期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陶校长的演讲中引发对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学做真人。以听读陶校长的演讲,读陶校长的演讲,交流陶校长的演讲,感悟陶校长的演讲进行本教学设计。以听演讲,读演讲,交流演讲,增强故事感。让学生发现陶校长的每天四问之间的联系通过感情朗读与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共情。录音、演讲的引入以及体验式学习,增强娱乐感。从陶校长的演讲中体会他对青少年一代的
15、关心,从每天四问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教学活动陶校长的演讲一、学生介绍陶校长,听他的演讲。(听录音,交流预习准备的资料)二、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演讲的特点。(根据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和听过的录音进行交流)三、再仔细读课文,小组讨论(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陶校长的演讲是怎样注意演讲的特点的?四、导学第一问:身体有没有进步?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有关的词句)2、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3、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4、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5、导
16、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五、自学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学后小组讨论下列题目。(1)问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问?(3)怎样才能有进步?(教师注意点拨关键处)(4)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六、小组间比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1、各组派一代表读,要读出激情,读出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2、小组各派代表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3、小组抢答: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4、
17、倾吐练习:小组先任选一题,在小组间进行练习,然后推选一代表在全班演讲。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B、我也要每天四问C、陶校长,您听我说七、作业:课后第四题。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案4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
18、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见解的说话方式。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三、检查初读理思路1、出示生字词正音。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3、交流分段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4)开门见山提出了( )(5)分别要求学生从(
19、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4、引读全文5、质疑留疑四、学字词1、讨论书写要点。2、归类写字:左右结构:演、锻、稳3、比较组词陶 ( )炼( )彼( )葡 ( )练( )履( )4、完成习字册。5、抄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二、教学第一问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3、再读体会关
20、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1)问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3、点拨关键处(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3、
21、填空总结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5、倾吐练习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B、我也要每天四问C、陶校长,您听我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案5教学要求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4.感受演讲稿
22、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5.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教学难点: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养成教育训练点: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实事求是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教时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教学难点:音:稳韧形:堡垒陶炼彼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23、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作者的生平。4.初读课文,了解每天四问的内容。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每天四问的内容。教学设计: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
24、问正音(2)划标题三、检查初读理思路1、出词正音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3、交流分段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4、引读全文5、质疑留疑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孩子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揭题:陶校长的演讲介绍陶行知:我国
25、近代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二、初读课文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听录音)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
26、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3.出示词语健康本钱寻求崇高理想否则持久锻炼合理作息树立筑起坚固堡垒造福专心致志坚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担任影响承担值日值勤管理培养责任心基础稳定公德私德激励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三、指名读课文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3.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四、检查初读理清思路1.出示生字词正音。2.理清文章脉络交流分段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第一段(1)开门见山提出了()第二段(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
27、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3.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4.质疑留疑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性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2.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2.学会使用关联词。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二、教学第一问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28、(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1)问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3、点拨关键处(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3、填空总结陶
29、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5、倾吐练习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B、我也要每天四问C、陶校长,您听我说五、作业:填空(课后4)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精读课文(一)讲读第二自然段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2
30、.指名回答出示: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看清设问的是什么。读
31、一读,找出解答。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读读背背,复述。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二)讲读第三自然段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2.找出解答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6.读读背背,复述。(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1.交代方法。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四)学习最后一段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三、总结课文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2.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四、复述训练: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 18 页 共 1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