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实验系统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doc
《数字化实验系统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实验系统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运用数字化实验检测“伽伐尼生物电”罗展宏1 任莉莉2 (1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 315191 2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315175)摘要:采用数字化实验中的微电流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捕捉到坐骨神经上的电流变化,定性测得双相动作电位,结合浓差原电池、Nernst 方程、迁移率(淌度)等知识可深入理解生物电的形成原因,通过电流变化和时间关系可以得出细胞膜上 Na+、K+通道激活时间和通透性程度应该是不一致的,也有可能细胞膜上 Na+通道数多于 K+通道数目。关键词:数字化;双相动作电位;浓差原电池;Nernst 方程1786 年一天,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在实验室研究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时偶然发现了这样的
2、现象:他用铜制的钩子勾住新剥制的蛙下肢,又将铜钩子挂到铁杆上,当蛙下肢与铁杆发生接触时,下肢肌肉就会剧烈地痉挛。经过反复实验,他认为痉挛起因于动物体上本来就存在的电,他还把这种电叫做“动物电” 。受限于当时的理论以及技术手段,当时的伽伐尼也无法完全解释产生的原因。 其实一切活细胞无论处在静息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始终存在着电现象,这种电现象称为生物电1。生物电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生命现象。本文通过运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可以检测到神经传递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将微观变化以宏观数据显现,有效地解决暂态现象难测量等传统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1.实验重现1.1 实验材料微电流传感器(GQY.WL-0003
3、) 、数据采集器(GQY.DAS-5104D) 、计算机、牛蛙、常用解剖器械、锌铜弓、玻璃分针、滴管、粗棉线、任氏液1.2 实验步骤制作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将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好,打开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将微电流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连接方式如图 1 所示。进入实验通用界面,开始记录数据。将传感器的两个电极放到坐骨神经 A、B 处,用锌铜弓间隔刺激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和坐骨神经上的电位变化情况。交换两个电极的放置位置,以同样的方法重复上述实验。一段时间后,再次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电位变化情况。待实验结束后,整理分析数据,绘制“微电流时间”曲线。2. 结果与分析2.1 若红色电极(+
4、)在 A 处,黑色电极(-)在 B 处(如图 2 所示) ,则得到图 3 所示的“微电流时间”曲线。由图 3 可知,当放置锌铜弓后由于形成了锌铜原电池,对坐骨神经进行了电刺激,神经传递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电流波动。这是由于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大多为大分子,一般不能透出膜外,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 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 Na+、Ca2+、Cl-高于细胞内,总的效应是膜的外侧聚集较多正离子,膜的内侧为较多负离子,从而造成膜的两侧电位差,形成了浓度差电池。神经受到刺激图 1图 2后 A 处 Na+离子通道打开允许 Na+通透,在 Na+浓度梯度的影响下外部 Na+流向内部导致外部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化 实验 试验 系统 中学生物 教学 中的 应用 利用 运用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