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2021年度报告摘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沪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2021年度报告摘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2021年度报告摘要.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证券代码:601825 证券简称:沪农商行 公告编号:2022-020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1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第一节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1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文。 2 2 本公司于 2022 年 4 月 29 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
2、过本报告, 会议应出席董事 18 名,实际亲自出席董事 17 名。王娟非执行董事因其他重要公务未能出席会议,委托周磊非执行董事代为出席并表决。18 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本公司部分监事及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3 3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为本公司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 4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 对普通股每 10 股分配现金红利 3.00 元(含税),共计 28.93 亿元(含税)
3、。2021 年度,本公司不送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预案尚需提交本公司 2021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 1 1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沪农商行 601825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俞敏华 李苇莎 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 电话 021-61899333 021-61899333 电子信箱 2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年。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复杂严峻的发展局势,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银行业紧跟国家战略,胸怀“国之大者” ,将服务实体经济、保障国计民生摆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发展,为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风险防控,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本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8 月 25 日,是由国资控股、总部设在上海的法人银行,是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 本公司于 2021 年 8 月 19 日成功登陆
5、A 股资本市场,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601825) 。本公司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立足客户中心,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综合金融服务,着重在助力普惠金融、科创金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领域培育和塑造经营特色。 (一)公司金融业务(一)公司金融业务 本公司公司金融业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以产业链为特色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以鑫动能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三全为特色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以行业金融为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战略导向,聚焦园区、聚焦科创科技、聚焦中小优质民营企业,持续加强实体经济服务力度,夯实客户基础,创新业
6、务模式,增强科技赋能,提升专业化经营品质。 报告期内,本公司立足上海主战场,积极融入“五个新城1”建设,在上海郊区市场中把握优势,稳固郊区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增强对郊区 GDP 的贡献度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报告期末,本公司郊区对公存款余额占比达 61%,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达 57%。同时,本公司在上海城区市场中精准定位,结合区域特色,差异化制定经营策略,聚焦科技型企业、绿色金融企业、制造业企业等不同类型的重点客户,专注不同行业的精细化深耕,以优质的服务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公司客户公司客户 报告期末,本公司公司客户总数 33.5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4.3%。本公司
7、建立了战略客户、机构客户、新城客户、园区客户、上市(拟上市)客户、贸易金融客户等重点客群,通过分层管理、分类营销,全面提高公司金融业务高品质经营发展水平。 战略客户方面, 本公司采取总分联动管理营销模式, 为总行级战略客户形成 “一户一策一档”专属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整合全行资源进行品牌服务,实现本公司与战略客户的共同发展。 机构客户方面,本公司全方位深化与市级机构的合作,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江苏商会、安徽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2021 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产融对接会” “2021 年第十五届老字号博览会” “2021 第七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
8、”等市级重大活动中,依托专业的服务、便捷的平台、丰富的产品,助力民生工程建设,强化银政合作共赢。本公司积极参与财政、社保、绿色发展基金、物业维修基金等市级机构存款项目招投标,报告期末,本公司市级财政性存款市场份额位列全市第二。 新城客户方面,本公司主动把握郊区市场优势,结合区域规划、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政策机遇,全力服务各区域市场客户。本公司积极响应上海市推动发展开新局战略,聚焦“五个新城”建设,从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业务体系、外部合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五个新城”领导工作小组,开辟“绿色通道” ,配置“融资额度” ,为新城建设保驾护航。2021 年,本公司与上海市松江区、青浦区签订了
9、战略合作协议。报告期末,本公司在上海市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等多个区域中对公贷款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等多个区域中对公存款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三甲。 园区客户方面,本公司深化金融企业支持实体经济,以园区为抓手,大幅优化园区类客户、产业类客户结构,打造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专业化经营品质,发布上海农商银行园区综合金融产品百科全书 ,助力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报告期内,本公司服务园区企业逾万户,同时为其中 2,932 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科技型企业户数占比 26.81%, 小微企业户数占比 84.72%。 上市客户方面,本公司抢抓 2020 年再融资新规修订、科创板设立、创
10、业板注册制推行等资本市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加强对上市、拟上市客户的全方位服务。 1 “五个新城”是指上海市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已开展业务合作的上市企业共 274 家,较上年新增 140 家,增幅达 104%。 贸易金融客户方面,本公司通过搭建银、政、保多方协同合作平台,完善“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及长效工作机制,支持进出口外贸客户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报告期内,本公司推出 “601825”进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重点贸金客户“一户一册”综合产品服务方案等,助力客户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贸易金融结算客户
11、 3936 户,较上年末增长 18%。 公司贷款公司贷款 报告期末,本公司企业贷款和垫款余额 3,463.1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1.57%。本公司持续优化贷款结构,紧跟国家战略,围绕制造业、 “3+6”重点产业2、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等重点领域加强贷款投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制造业贷款业务方面,本公司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培育新动能、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的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投放,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654.8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1.18%;制造业贷款占比
12、18.91%,较上年末增加 1.50%。 “3+6”重点产业业务方面,本公司深耕行业金融,围绕“3+6”重点产业客群开展细化研究,聚焦产业集群,立足行业特征,深挖客户需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行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打造服务“3+6”产业新模式,持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建设和发展。 供应链业务方面,本公司深耕供应链业务客群,加快产品创新,优化业务流程,充分发挥线上化供应链服务特色。报告期内,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开展反向保理、正向保理、电单保理、建材“N+1+M”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供应链业务模式,实现当年在线供应链金融投放金额 13.93 亿元,投放笔数 4,046 笔,服务核心企业 8 家,服务链属
13、企业 107 家,笔均 34.44 万元,作为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为本公司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贸易融资业务方面,本公司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形势,依托创新本外币产品组合、合理运用同业授信额度和清算渠道、加强资金交易能力等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报告期内,本公司表内外币资产投放规模快速扩大,融资量增长显著。同时,本公司加速融入国家级开发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大力支持新片区内重点基建项目及重点行业,探索新片区内总部经济和新型国际贸易相关机构业态,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助力跨国企业在岸和离岸业务的统筹联动发展。 公司存款公司存款 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存款(含保证金存款和
14、其他对公存款)余额 4,251.0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43%。报告期内,本公司坚守服务定位,依托财政账户管理、产品优化、数字化转型、全业务联动、贸易金融创新等方面,带动对公存款量质齐升。 财政账户方面,本公司持续加强上海市各级财政账户的精细化管理,聚焦镇村金融服务,巩固本公司在各级财政营销服务中的优势地位, 尤其是郊区市场的镇村级财政账户, 以优质的服务、专业的能力支撑展业营销和价值创造。 产品优化方面,本公司积极推进统筹资金池、单位结算卡、鑫账簿等账户服务类产品升级,加快建设对公银联支付结算、ACS 账户充值等业务,荣获中国银联颁发的 2021 年度上海地区银联业务合作奖,并在 2
15、021 年度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专业服务机构年度评估中荣获第三。 数字化转型方面,本公司坚持推动业务线上化进程,推出“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 ,新增单位大额存单网银办理渠道,有序推进大额存单线上转让平台建设,运用线上化操作缩短业务全流程时间,提升客户体验,助力对公存款稳增长。 全业务联动方面, 本公司创新思维模式, 扎实推进 “商行+投行” 、 “本币+外币” 、 “个人+企业” 、 2 “3+6”重点产业是指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
16、群。 “表内+表外”等业务融合,以客户为中心,聚焦客户价值创造,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贸易金融创新方面,本公司持续扎根服务上海本土企业、深化同业合作,在落实政策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贸易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涵盖本外币、境内外、结算、融资、汇兑、 担保等多样化、 综合化的贸易金融服务。 截至报告期末, 本公司贸易金融业务结算量达 320.3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 46.13%,首次突破 300 亿美元大关。同时,本公司坚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并行,积极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等相关工作。 在2021 年度国家外汇
17、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对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考核中, 本公司总部和上海地区机构均获得了 A 类评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科创金融科创金融 本公司以“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为方向,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扶持“早中期、中早期”科技型企业,构建起科技金融专属“双鑫服务”战略。以投贷联动切入具有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初创期、早期科技企业,通过专属机制、专业技术和专家团队;以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信贷服务的“鑫科贷”科技金融专属产品及服务方案,以及“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双轮驱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探索成为科创企业赋能的一站式集成服务供应商。 报告期末,本公司
18、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 525.7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71.99 亿元,增幅48.62%,规模增速持续加快;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 1,938 户,较上年末增加 600 户,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 5,000 户,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中 80%以上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委办认证名单企业;本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超过 12%,在上海市范围内市场占比超过 11%,较上年末提升超 1 个百分点,通过深化“鑫动能”客户培育计划及“鑫科贷”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的“双鑫”品牌建设,实现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鑫动能 2.0”培育计划深化推进。报告期内,本公司成功举办“鑫
19、动能 2.0”发布暨投贷联动签约仪式,组织开展“鑫动能”生物医药专场科创金融沙龙、 “AI 赋能 飞桨同行”人工智能产业沙龙等活动,创新“银种子” “金种子” “鑫种子” “拟上市”以及“已成熟”梯度培育体系,制定 “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综合服务汇编 ,提供普惠科创、投行业务、跨境贸易、财富管理、支付结算、政策支持等八大综合金融服务,持续加强各渠道品牌宣贯, “鑫动能”培育计划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报告期末,本公司“鑫动能”库内企业达 530 家,授信规模超 450 亿元。 年内成功培育 9 家企业上市, 此外库内更有 56 家重点培育企业进入辅导备案阶段,较上年末增加 23
20、 家;530 家库内企业中落地募集资金账户开立 37 户,培育库科创企业孵化作用、高成长企业资本市场服务能力日渐显现。 “鑫科贷”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报告期内,本公司积极搭建科技型企业“鑫科贷”产品体系,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在上海市范围内率先推出“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 ;以“科创、信用、精准、高效”的服务理念,精准服务临港园区科创企业,推出“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契合其成长周期,推出“专精特新”信用贷、 “千家百亿融资计划” 、 “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项营销方案,形成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方案;携手上海市科委、市科创中心、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率先落
21、地上海市首单“01”号“科创助力贷” 。 “一鑫四翼”3科创金融生态圈初步形成。报告期内,本公司加强与各类机构合作,200 余家园区企业获专项贷款支持,共计金额 25.86 亿元,其中约 70 户为银行首贷。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生态圈逐步成型。报告期内,本公司通过与产业引导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深度合作,建立更具“创投基因”的信贷模式,借助基金专业投决机制、风控手段和专业化团队,更安全、精准、高效的实现银行资金支持科创类企业发展。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 3 “一鑫”是指“鑫动能”入库企业, “四翼”是指政府委办平台、风险共担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本行各级部门。 建设 PE、VC 等专业投资机构渠
22、道,为早期、中早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不仅止于债权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专项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场景,总分行联动,铺散触达更多高潜力中小企业,建立科创企业股债融资“核心合作” “价值拓展” “信息交互” “优势孵化”生态圈。报告期末,本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库入库数达 109 家。 科创金融“六专机制”正式推行落地。报告期内,本公司秉持“小额分散、行业集中、长期培育”理念,结合创投型信贷模式“六专原则” ,正式推行落地具有本公司特色的投贷联动专营团队方案。设立专业的组织架构体系,牵头全行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建立“1+5+N”4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专精服务科创企业;运用专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把控科技
23、型企业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通过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制定专项激励考核机制,对投贷联动业务实行差异化考核、不良问责与虚拟跟投;设立专属客户的信贷标准,成立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专项审议投贷联动项目。 “专营+专人+专业”构建专能支撑三角。本公司强化行业研究与专家人才培育。专项成立科创金融行业兼职研究小组,聚焦全行科创金融重点行业,围绕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人工智能和创新消费等行业,分细分行业做深做透。邀请投资机构以及外部专业机构专家,系统性培养,形成行业专家队伍。科创金融行业研究成果将渗透营销、审批,为科技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为本公司产业布局提供前瞻视野。 “三农”金融“
24、三农”金融 报告期末,本公司涉农贷款余额 649.13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9.81 亿元,近三年涉农贷款增量均超过 30 亿元,继续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领先地位。本公司 2021 年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项下对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 10.56 亿元,位列上海市同业第一。 报告期内,本公司长三角区域支农主力军品牌特色凸显。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并发布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推出家庭农场个人贷款,新增农业批次担保业务,打造“鑫宿融”民宿金融服务场景,推出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
25、联社金融服务场景,落地全市首笔“地理标志”赋能商标质押融资贷款,发放崇明区首笔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深入推进诚信村建设,完成24 个诚信村评定,为 500 余位村民主动授信超过 1 亿元。 农业产业链成果落地。 本公司开展以核心龙头企业为支点的 “金融+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链模式,以业务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拓户力度,提升“三农”业务的客户总量与市场占有率。首个全线上涉农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鑫农乐贷(个人客户)全年投放金额 2.19 亿元,服务户数达 345 户,户均仅 63 万元,加权平均利率 5.58%。 小微金融小微金融 报告期末,本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行 上海 银行 2021 年度报告 摘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