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函授自学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基工程》函授自学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函授自学指导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土力学与路基自学指导书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土力学与路基是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属于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土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土的压实及填筑质量控制、土的渗透性与渗流、土体的压缩变形及力学性质、路基的构造与受力特点、路基支挡防护、特殊条件下路基等内容。其任务主要是结合土力学基本原理并从路基的构造、支挡及病害治理等方面阐述了路基工程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为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等奠定基础。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开始学习本课程前,应认真阅读本指导书,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和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每讲前,应认真阅读学习指导书的相应部分,了解
2、本讲的学习内容、学习要点及难点和基本要求。在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后,首先应先阅读教材、再反复观看光盘、最后再学习教材的办法,掌握每讲的学习要点。通过认真完成作业(习题),检查各单元的学习效果。对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站、电话、信件等形式进行联系,任课教师给予辅导和解答。土力学与路基是一门理论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学们在学习时应在理解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学习指导书要求多进行实践,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按照指导书规定的要求标准,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三、预备知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完成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并按照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指导书在学习之前复
3、习材料力学中的有关内容。四、选用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教材:土力学与路基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出版社 主编:田亚护 主要参考书:1、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 土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刘增荣主编.土力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3、杨广庆,路基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4、巫锡筹,吴邦颖主编,路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5、铁道第一设计院.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路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6、交通部第二勘察设计院. 公路路基设计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五、课程内容及学习指导第一章 土的组成、性质与工程分类一、学习的基本要求1了解土的形成过程
4、,理解土的基本概念。2理解土的三相组成,明确土是由土粒、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3掌握土的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包括土颗粒组划分、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粒径级配曲线绘制、级配好坏的判断指标及标准)。清楚土的级配曲线及其用途。4理解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建立土的三相图,熟练掌握各指标的定义和公式,推导换算公式。5了解表征土的状态指标,掌握利用这些指标对土的状态如何做出判断;并且对于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的定义及其意义也应明确;了解砂土的相对密度的概念与意义。26了解土的工程分类方法。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知识: 1. 土的三相物理指标及换算关系。2. 土的粒径级配的概念。3. 土的物理状
5、态的判断。难点知识: 土的三相物理指标的换算。三、重点学习内容及指导1土及其形成。土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的松散颗粒的堆(沉)积物。岩石的风化一般有物理分解和化学分解两个过程。前者主要是量的变化,而后者主要是质的变化。在以物理风化为主的过程中,岩石破碎而并不改变其成分,岩石中的原生矿物得以保存下来;但在化学风化的过程中,有些矿物分解成为次生的粘土矿物。粘土矿物是很细小的扁平颗粒,表面具有极强的和水相互作用的能力。在风化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土中产生复杂的腐殖质矿物,此外还会有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如泥炭等。2一些基本概念。土的固相:土的固相物质包括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是构成土的骨架最基本
6、的物质。土中的无机矿物成分可以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原生矿物: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次生二氧化硅、粘土矿物以及碳酸盐等。粘土矿物的主要代表性矿物: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由于其亲水性不同,当其含量不同时土的工程性质也就不同。可进一步见第 2 章的有关内容。土的液相:土的液相是指存在于土孔隙中的水。它和亲水性的矿物颗粒表面有着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按照水与土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可将土中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类。结合水:指处于土颗粒表面水膜中的水,受到表面引力的控制而不服从静水力学规律,其冰
7、点低于零度。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包括毛细水和重力水。毛细水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能沿着土的细孔隙从潜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重力水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渗流,对于土颗粒和结构物都有浮力作用。土的气相:指充填在土的孔隙中的气体,包括与大气连通和不连通的两类。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对土的工程性质没有多大的影响,当土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气体很快从孔隙中挤出;但是密闭的气体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在压力作用下这种气体可被压缩或溶解于水中,而当压力减小时,气泡会恢复原状或重新游离出来。3土是由土粒、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
8、通常称之为土的三相组成(固相、液相和气相),随着三相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例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固相。在土的固相这一部分中,主要应掌握土的三种结构及其特点和土的级配、级配曲线及其主要用途等方面。应特别指出,土粒的级配过去是以重量的百分比来定义,而现在已改为以质量的百分比来定义。在土的液相这一部分中,着重搞清结合水的形成及其特性以及它与自由水的根本区别。4土的物理性状指标。这是本章的重点,必须掌握。在这一部分中,首先要结合三相图把各种指标的定义搞清楚,明确基本指标和换算指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掌握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物理性质中的三个基本指标,过去是以重量来定义,称为土的容重、土粒的比重和含
9、水量。采用国际单位制后,三个基本指标已改用质量来定义,除了土的容重改为土的密度外,仍保留土粒的比重(或称重力密度)和含水量一词,但其涵义已经不同,必须注意。应该指出,在工程实用计算时,仍采用土的容重,它与土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为=g,g 为重力加速度。在国标单位制中,土的密度以 g/cm3计,土的容重以 kN/m3计,g 可近似采用 10。对于表征土的状态指标的相对密度和稠度等,除了解其定义外,应着重掌握如何利用这些指标对土的状态作出判断。粘性土的稠度有三个界限3含水量,即液限、塑限、缩限,此外,对于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的定义及其用途也应明确。5. 塑性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塑性指数 IP是指
10、液限和塑限的差值,也就是土处在可塑状态时含水量的变化范围。可见,塑性指数愈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愈大。换句话说,塑性指数的大小与土中结合水的可能含量有关,亦即与土的颗粒组成,土粒的矿物成分以及土中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等因素有关。从土的颗粒来说,土粒越细、且细颗粒(粘粒)的含量越高,则其比表面和可能的结合水含量愈高,因而 IP也随之增大。从矿物成分来说,粘土矿物可能具有的结合水量大(其中尤以蒙脱石类土为最大),因而 IP也大。从土中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来说,当水中高价阳离子的浓度增加时,土粒表面吸附的反离子层的厚度变薄,结合水含量相应减少,IP也小;反之随着反离子层中的低价阳离子的增加,I
11、P变大。6. 土的结构与构造土的结构性:土的结构性是指土的物质组成(主要指土粒,也包括孔隙)的空间相互排列,以及土粒间的联结特征的综合。它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土的结构,按其颗粒的排列方式有:单粒结构、聚粒结构、絮凝结构等。土的结构在形成过程中,以及形成之后,当外界条件变化时(例如荷载条件、湿度条件、温度条件或介质条件的变化),都会使土的结构发生变化。土的灵敏度:保持原来含水量不变但天然结构被破坏的重塑土的强度比保持天然结构的原状土的强度低,其比值可作为结构性的指标,即灵敏度。学完本章后能独立完成教材本章后的所有习题。思考题:1、土的工程性质的基本特征和特性有那些。2、何谓风化作用?
12、它包括哪几类?3、级配曲线有何用途,级配好坏的判断指标及标准是什么?4、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哪三个是实测(基本)物理性质指标?5、密实程度是如何定义的?如何判断粗粒土的密实程度?6、何谓稠度界限?,黏土的稠度界限有哪几种,分别表示的意义是什么?7、何谓土的级配和级配曲线。土的级配曲线的特征可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8、什么叫砂土的相对密度。有何用途。9、何谓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各有何用途。第二章 土的压实原理与路基填筑一、学习的基本要求1明确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概念,熟练掌握密实度定义及计算方法。2在深刻理解土压实机理的基础上,明确压实土的优点和影响土压实的因素。3应掌握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13、,深刻理解并掌握 K30、Evd、Ev2、K、孔隙率、相对密度 CBR 这些概念。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知识: 1. 土的压实原理2. 压实度定义及计算3. 影响土压实的因素4. 路基压实土的控制指标难点知识: 土的压实原理、压实度定义及计算三、重点学习内容及指导1土的压实原理利用机械能将土中的空气和水排出的过程称为压实。大量实践表明,对过湿的土进行夯击和辗压时会出现软弹现象(俗称“橡皮土” ) ,此时土的密实度就不会增加;所以,要使土的压实效果最好,其含水量必须适当,要使得土在一定的夯击能量下最容易压实。在填筑路堤时,就要寻找这4样一个土的含水量,使填筑的路堤质量最好,具有较强的抵抗变形和
14、破坏的能力。土的压实程度常用干密度来度量。当压实时加入水,水便渗入到土介质中,土粒相互滑动到最合适的位置,压实后土就越密实;随着天然含水量的增加,用相同的压实功能压实后土的干重度也增加。2压实度当土中含水量超过一定值时,其干重度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水占据了固体颗粒的空间,所以存在一个最为合适的含水量。工程上定义:在一定的压实功能条件下,能使压实土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或称最佳含水量) ,相对应的干容重称最大干容重,记为。maxd在一定的击实功能条件下,细颗粒土在某一个含水量下能够被压实到一个最大的干密度。在填筑路基的过程中就是要尽量碾压,使路optwmaxd基填
15、料的干密度接近于,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土经过击实后得到的干密度与上述试验中得出的比值称为该压实土的压实度,用下式表示:maxdmaxmax100%dk 用来表示该土的压实程度,是控制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k这里特别注意要搞清楚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土的击实试验掌握击实实验的方法及原理,对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要深刻理解其意义,理解 Va为 0 时土的干密度为何在击实试验曲线的右上侧。击实试验结束后,应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取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max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量。同时在图中还应绘出气体体积等
16、于零的曲线(即饱和度 100%)的线。optwzav对于给定的含水量,当孔隙中没有空气,即饱和度等于 100%时的理论最大干重度可由下式得出:zav1sw zavG e式中, 空气为零时土的单位重度; zav孔隙比;e土的比重。sG由于当饱和度为 100%,即有swGe swws zavGweG 11式中,含水量。w利用土的比重,假定几个含水量如 5%、10%、15%等,根据上面关系式计算可以得到随含水量的变化曲线。zav图 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4压实土的优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最优含水量附近压实的土具有如下一些优点:1)压实土的压缩变形和湿化变形最小,所以在最优含水量附近压实的路基其沉降变形和由
17、于雨水的影响引起的变形就会小,减少路基的破坏;2)压实后的土的抗剪强度增加,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3)压实后的土的渗透能力减小,这样就减少了水对路基的影响。5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主要有:1)击实功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击实功能条件下的击实试验所得出的压实曲线是不同的,因而得出的最优含水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压实功能标准可以模拟施工现场的不同压实机械和施工方法。2)土的类型即土的颗粒级配、土颗粒形状、土颗粒比重、粘矿物含水量和类型对最大干重度和最优含水量有很大的影响。土的压实性与土的类型以及采用的方法密切相关。5土的压实控制指标这里掌握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深刻理解并掌握 K30、Evd、Ev
18、2、K、孔隙率、相对密度 CBR 这些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能综合判断土压实效果的优劣。学完本章后能独立完成教材本章后面的所有习题。思考题:1、什么是土的最大干密度?如何确定?2、什么是压实度?3、土的压实指标有哪些?各含义是?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一、学习的基本要求1掌握达西渗流定律及其影响因素。 2土的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动水力、流砂和管涌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及判别方法。4.了解渗透破坏类型及防治措施。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知识: 1. 达西渗流定律及其影响因素。2. 土的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难点知识: 流砂和管涌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判别方法。三、重点学习内容及指导本章主要讨论土中水
19、的运动规律及其对土性质的影响。土中水并非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运动着的。土中水的运动原因和形式很多,例如在重力的作用下,地下水的流动(土的渗透性问题),在土中附加应力作用下孔隙水的挤出(土的固结问题),由于表面现象产生的水分移动(土的毛细现象);在土颗粒的分子引力作用下结合水的移动(如冻结时土中水分的移动);由于孔隙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差别产生的渗附现象等。土中水的运动将对土的性质产生影响,在许多工程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如流砂、冻胀、渗透固结,渗流时的边坡稳定等,都与土中水的运动有关。影响土的渗透性的因素必须掌握,也是本章的重点。影响因素包括: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结合水膜的厚度;土的结构和
20、构造;水的粘滞度;土中气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现场取得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的渗透系数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往往相差几个数量级,这主要与土的结构的破坏有关。所以,必要时必须进行现场抽水试验。应注意常水头渗透试验与变水头渗透试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对于成层土渗透系数的计算也应掌握。此外,流砂和管涌也是本章的两个基本概念。注意流砂现象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于土体内部,而管涌可以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能发生在土体内部。6渗流模型的提出及基本假定:水在土中的渗流是在土颗粒间的孔隙中发生的。由于土体孔隙的形状、大小及分布极为复杂,导致渗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很不规则,因而可以对渗流作如下的简
21、化:一是不考虑渗流路径的迂回曲折,只分析它的主要流向;二是不考虑土体中颗粒的影响,认为孔隙和土粒所占的空间之总和均为渗流所充满。为了使渗流模型在渗流特性上与真实的渗流相一致,它还应该符合以下要求:(a)在同一过水断面,渗流模型的流量等于真实渗流的流量;(b)在任一界面上,渗流模型的压力与真实渗流的压力相等;(c)在相同体积内,渗流模型所受到的阻力与真实渗流所受到的阻力相等。例题解析:例 1 设做变水头渗透试验的粘土试样的截面积为 30cm2,厚度为 4cm,渗透仪细玻璃管的内径为 0.4cm,试验开始时的水位差为 145cm,经时段 7 分 25 秒观察得水位差为 130cm,试验时的水温为
22、20C,试求试样的渗透系数。解 已知试样的截面积 A=30cm2,渗径长度 L=4cm,细玻璃管的内截面积a=d2/4=3.14(0.4)2 / 4=0.1256cm2, h1=145cm, h2=130cm, t1=0, t2=760+25=445s 。则可得试样在 20时的渗透系数为cm/s621121016. 4130145lg4453041256. 03 . 2lg)(3 . 2hh ttAaLk例 2 简要回答影响土的渗透性的因素主要有那些。答:(1)土的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土的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影响土中孔隙大小及其形状,因而影响土的渗透性。土颗粒越粗,越浑圆、越均匀时,渗透性就
23、大。砂土中含有较多粉土及粘土颗粒时,其渗透系数就大大降低。 (2)结合水膜厚度。粘性土中若土粒的结合水膜厚度较厚时,会阻塞土的孔隙,降低土的渗透性。 (3)土的结构构造。天然土层通常不是各向同性的,在渗透性方面往往也是如此。如黄土具有竖直方向的大孔隙,所以竖直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水平方向大得多。层状粘土常夹有薄的粉砂层,它在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竖直方向大得多。 (4)水的粘滞度。水在土中的渗流速度与水的容重及粘滞度有关,从而也影响到土的渗透性。通过本章学习,能掌握土的渗流分析与渗透力计算方法,具备对地基渗透变形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学完本章后能独立完成教材本章后的所有习题。思考题:1、达西定律及
24、其适用范围是什么?2、影响土的渗透性的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说渗透力是一种体积力?第四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一、学习的基本要求1了解土中一点的应力分布情况。2掌握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掌握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3掌握基底压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分布规律4了解在弹性半空间表面作用荷载时应力的分布情况。5了解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底面的应力分布的假定。6掌握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掌握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7掌握土中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竖向应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图表)。并掌握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的区别。8重点掌握有效应力的概念及基本原理。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7重点知识: 1. 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2. 附加应力的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工程 函授 自学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