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云南的歌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云南的歌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云南的歌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云南的歌会是现代作家沈从文于1963年创作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描写云南的歌会风俗的文章,通过对三种不同歌会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云南的歌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云南的歌会教案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山路漫歌”的立体美。体会云南歌会的美。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族文化,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二、过程与方法(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4)悬念思考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三、知识与技能1.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
2、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幽默性。教学重点:1、 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2、 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教学难点:品味体会“山路漫歌”这个片断的立体美。教法设想: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一、课堂导入:师:一支悦耳好听的云南民歌姑娘我生来爱唱歌把我们带进了云南,同学们,请读课文的题目生:沈从文在呼唤什么?沈从文云南
3、的歌会细读师:这是文章的正标题和副标题。同学们,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泸沽湖畔,我心荡漾。蝴蝶泉边,歌声在流淌。这里是歌声的世界,这里是歌声的海洋。(出示灯片1)二、作者介绍:师:请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生:沈从文。师:读文读人,走进沈从文,书上的注解1是这样介绍沈从文的,我们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幻灯片2,学生读注解1)师:一个简练而概括的介绍,一个伟大的作家,曾两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著作有,请大家一起熟悉下。(出示灯片3,学生读出相关作品集)生读:
4、湘行散记、边城、水云、长河、龙朱虎雏。师:从文先生写湘西那水、云南那云,写翠翠、龙珠、虎雏他们血液里流淌的生命活力由文学而文物的转身,先生让布满灰尘的历史文物生动起来,他的著作有:生读:从文赏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龙凤艺术、花花朵朵坛坛罐罐。(灯片4)师:先生成了中国古代章服文化事业的开山者。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作为历史文物研究家对民俗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抢救性发掘,也是作为作家的他对云南民俗云南歌会的一种行为采录。三、一读:走近云南的歌会(整体感知)师:文章开篇从文先生就这样写道(出示灯片)生齐读: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师:
5、大家预习了课文,首先请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在云南的歌会看到了什么?“我的见闻”有哪些?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生1:有妇女在节日时她们的对唱,这个活动。然后,沈从文还看到了云南那边的特色风景以及生态的各种环境。师:不错,还谁能补充。请你补充一下。生2:还有他们参加了一个歌会,所有的人都在唱歌,沈从文被深深的震撼到了。生3:他还看到了一群赶着马的女孩子也在唱歌。声音虽然是各有不同,但是都具有云南那边的特色。师:好,这几个同学讲的都不错。大家说他的见闻,“闻”听到的就是那些歌声。见到的呢?生4:有景。师:对,有景,还有?生5:人。师:人,赶马的女孩等等。说的不错!这些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总结一下:听到的歌
6、、看到的人和景。预习的真不错。这一回,指的是哪一回?文章原来的题目是什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文章的注解1就有。生:“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师:对,“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作者本来参加跑马节,他对赛马兴趣不大,但希望从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发现一点秘密,他在研究马具制作,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把他引诱过去了,他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因为跑马节还有许多精彩活动,他被斜坡上一簇簇青年男女的歌声吸引过去了,这一回,指的是跑马节看的这场歌会。一个神奇的“这”字(幻灯片出示“这”字),在文章每段都有,且在显目的位置,我们一起找一下。(学生认真的动笔圈画。)师:
7、第二段的“这”在第一句。第三段也是第一句。老师教你们,文章的关键句往往会在每个段落的开头或者是结尾。第四段呢?生:最后一句。师:第五段,翻过来。在最上面这一句。师:在第四段靠上一点刚才有同学说,这里还有一个“这条路”有一个“这”字,到写鸟的时候说“这种鸟”。好,都找到了,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话。生读:(出示灯片)第2段: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第3段: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第4段:“在这种环境气氛里(这条路这种鸟)第5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师:同学们,我们读懂一篇文章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用这种方式:抓几个关键句,抓一个关键字,就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来了解文章内容、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
8、图。尽量读懂它,哪怕有一方面的收获也不错!如果觉得这种方法不错,还可以运用它去读其他文章!同学们,研究一下这几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看作者行文,他是非常巧妙的:“这种场面”、“这个唱法”是对应着“见闻”中“闻”到的什么?生6:歌声。师:对,听到的歌。这种环境气氛对应的是?生:景。师:对,这句呢?(师指: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生:人。师:一个神奇的“这”字辐射全文,一字穿珠。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字“这”,(教师板书:这)从“这”字出发!四、再读:走进云南的歌会(研读探究)师:首先来看这句话,一起读:(出示灯片)生齐读:“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师:这位男生起立,请你就这句话提一个问题
9、。生7:“别开生面的场所”是指的哪一个场所?师:非常有质量的一个问题。你自己回答还是请同学回答?生7:我想请同学回答:李家云。师:家云,这是朋友对你的信任。 (大家笑)生8:他所指的“这种场所”是指在云南他们对唱的这种情景,和以及师:那是谁在唱歌呢?生8:是云南当地的那些人民。师:家云,咱们具体说说文中描写的对唱环节是谁在唱歌?生8:对唱的环节是年轻的妇女。师:年轻的妇女,在哪里唱?生8:在在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师: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那我们简单的说就是在“山野”好吗?生:是的。师:年轻的女人在山野对歌。还有没有其它别开生面的场所?那个赶马女孩在哪唱?他们唱歌的场所跟我们平常见到的
10、这个演播厅、这个歌舞厅是不是一样的?生:不一样。师:刚才年轻妇女在山野。赶马女孩在哪?生9:赶马女孩在.师:在路上,是吧。她们唱歌的方式是什么?生9:对唱。师:三个女孩也在对唱吗?生9:一个女孩和三个对手在对唱。师:我们来看这句话:“三三五五的赶马女孩”你把这句话读一下。生9: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师:她们是不是一定在对唱呢?生9:也可能是自己在劳动的时候,自己想要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可能是。师:对。她们在劳动或其他时候想唱就唱。生9:呃,是的。师:随心所欲地唱。生9:是的。师:一种很曼妙的感觉。漫歌,好不好,这个字行不行?生9:行。师:漫歌,好,你同意了。好
11、,谢谢你的批准(众生笑)。你刚才说她劳动的时候,可以歌唱她们丰收的喜悦;也可以歌唱节日的快乐;还可以歌唱爱情的美好等等,这里充满着激情和欢乐。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它别开生面的场所没有?生10:还有就是那个田边,有的鸟也会跟着那些赶马的女孩一起,像是跟赶马女孩一起在唱歌一样。师:就是还有鸟跟着她一起唱。那个最热闹的场所是什么?生11:最热闹的场所是大伙一起在那个在那个在她们长长的屋廊下一起在唱那个“金满斗会”。师:哎,就是盛大的“金满斗会”。是谁在唱?生12:是当地的一些村民。师:村民。恩,他们唱歌的方式是什么?生12:嗯,他们的唱法是唱和相续的。师:嗯,唱和相续,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方式叫什么
12、?生13:传唱(生点另外的同学,众生笑)师:对,这就是传唱。(大家笑)不错。请你把刚才这段话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好吗?分别是谁、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唱歌?生13:是有一些.师:先是年轻妇女。生13:对,年轻妇女在那个山间对唱。师:第二个场景?生13:是赶马的女孩子在赶马的路上自由自在唱自己想唱的歌。师:非常好。生13:还有就是村里的一些村民在自家的长廊下重唱。师:重唱?还是轮着唱更合适。生13:轮唱。师:完整的说:就是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寨子里轮着唱。是不是这样?生13&, lt;, /SPAN>:是的。师:你的概括能力非常强。你没有辜负朋友的重托。好,我们一起看一下,(
13、出示灯片)年轻妇女在山野对歌,赶马女孩在山路漫歌,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山寨传歌。我们看看,山野、山路、山寨,别开生面的场所,三个场面,摇曳多姿,生面别开,淳朴自然。云南人民人人爱唱歌,是有群众基础的,云南人人会唱歌,也是有原因的。这样安排文章内容,它讲究了原因与结果、讲究了表象与内涵,我们在写作时也可学习这种方法。同学们,关于唱歌还有一句话,一起读。生: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齐读)师:好,顺着这个思路你提个问题。生14:这个极有意思的唱法是怎样的一个唱法?师:非常聪明的孩子。你自己回答还是叫同学?生14:请同学。师:好。生14:张卓越师:卓越。我们班同学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众笑)生15:恩
14、,如果不是在云南的话,我们唱歌是一个人唱,但是在云南比较多的是对唱、或者是大家聚在一起唱,这种唱法是作者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会觉得很有趣。师:那这种唱法究竟是什么唱法?你刚才已经说出了不同。生15:是唱和相续的。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出示灯片)师: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场景啊:“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找找具体地写声音的句子?生16:“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师:大家看到这句话没有。“声音虽极其轻柔”,一二读。生齐读:“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
15、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出示灯片)师:“龙吟凤哕”是什么意思?你说说。生17:“龙吟凤哕”的意思是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师:好,这个注解书上有。“哕”就是鸟鸣声。龙在呼啸、鸟在鸣叫,抑扬顿挫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大家体会一下声音轻柔清亮,然后又低沉婉转,我们读出这种高低起伏的感觉。“声音虽极其轻柔,一二读”。生齐读:“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师:不错,但是抑扬顿挫的感觉还不是特别到位。这样,老师给你们一个朗读建议好吗?女生读第一句“轻柔”。男生呢,“合起来”这一句,“微风荡动中
16、”男生女生加起来一起读,好不好?试一下。生读:声音虽极其轻柔(女生),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男生),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齐读)师:哎,这次就有“龙吟凤哕”的意味了(众笑)。好,我们把“金满斗会”这个场面一起读一下。“大伙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读生齐读: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师:很好,把这种气势宏大
17、的场面读出来了。如果说传歌的特点是唱和相续、龙吟凤哕,那“见景生情和引经据典”是哪个歌唱形式的特点?生:第一个。(众生答)师:对,第一个,对歌的特点。淳朴本色(幻灯片)那漫歌的特点呢?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生18:出口自然、淳朴本色。师:你这个也可以。老师也选了一个:美妙有情,还有悦耳好听等等。我们来看,文章中有很多这种词,从结构看,这是什么词?生:四字词。(众生答)师:四字词有什么妙处?生:朗朗上口。(众生答)师:既然“朗朗上口”,那请你们读一下。(众生笑)生:见景生情、引经据典、美妙有情、淳朴本色、唱和相续、龙吟凤哕。(出示灯片,有感情齐读)师:朗朗上口,的确如此。这个“引经据典”是什么意思
18、?生18:意思是引用古典的名句。师:或者是什么?生18:故事。师:对,故事,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解释的很好。你们刚才说的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我们把它放在句子里再读读,体会一下,“不论”开始生齐读:(出示灯片)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师:我们看这句:“早晚都可以听到”,说明时间之长。“各种”说明歌唱的种类非常多。同学们,其实副词、形容词是极富表情达意的张力的。我们把这个句子再读一次,这次注意强调“早晚”、“都”、“各种”这几个词。“一年四季”读生齐读: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
19、的歌声。师:很好,那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云南的歌会的特色有什么?生:云南歌会充满淳朴本色、悦耳好听并且美妙有情。(众生答)师:真是很聪明的孩子!(众笑)还有场面宏大等等,这些都是云南歌会的特色。沈从文这样说,请大家读这句话生齐读:“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出示灯片)师:素朴、真挚、美妙感人的歌声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就研究第四段的这个“这”字,先一起读这句话。生齐读: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示灯片)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这是什么样的环境?”同学们,沈从文的文学风格被称为田园牧歌式,他的文字是诗亦是歌,这段最能体现
20、这种牧歌式的诗意。老师将这段文字分行方便大家看,并没做太多改动。老师和一位同学合作朗读这段,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请给这支美妙有情的牧歌加上名字,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来,我们推荐一个同学,好吗?生:我们推荐还是李家明。师:还是李家明!家明,你是愿意珍惜这个机会呢,还是愿意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生19:我愿意珍惜这个机会。师:好、好(笑),我也愿意珍惜跟你一起合作的机会(众笑)。那我们谁先来?生19:老师你先。师:好,我先。(出示幻灯)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在这条路上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开满杂花的小山坡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山鸟呼朋唤侣三三五五
21、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师)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晨光熹微中,坐在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生)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下坠到草丛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师)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在这种环境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生)云南的歌会学习要点本文作者沈从文用细腻的语言给读者介绍了云南歌会的情况。文章读来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22、关于云南民歌民歌在云南各民族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歌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内容十分丰富,生活中的爱情婚姻、生产斗争等都有所反映。民歌已经成为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于本文作者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沈从文散文选等。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云南歌会。一、学习本文,要掌握如下字词。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蹲踞( )酬和( )譬喻( )糯米( )哕(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起兴: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向例:一向的作法。哕:鸟鸣声。面善:面熟。3、词语积累。熹微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23、二、课文内容分析。1、整体把握。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三个场面。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第二部分: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第三部分: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课文描写的三个场面,在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3、通过本文的内容,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云南有特色的歌会,写了人们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这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和人生的感悟。4、课文第四段用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描写如此美丽的风光,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场境,起到了烘托映衬的作用。三、问题探讨。1、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资料,体会一下沈从文写作的特点?2、本文的语言看似随意,实则严谨。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些例子来分析。“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说明云南对歌是以情歌为主,但是仍有其它内容。用语可见精确。云南的歌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