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doc
《2022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教师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应用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课前练习,引出课题.1.口算.2505= 23010= 783= 644=3606= 240010 282
2、= 45090=2.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1)谁来根据演示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演示课件“月饼装盒”,演示月饼装盒的过程)(2)请你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根据是什么?(继续演示课件“月饼装盒”,出示183=6)(3)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8、3、6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继续演示课件“月饼装盒”,出示被除数、除数、商)教师小结: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知识.(板书课题:)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引出新知.教师提问:不改变题意,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谁能编出一道应用题?学生编题、列式、计算.教师板书:186=3(盒) 63=18(块)教师提问:第二题求的是什么
3、数量?第三题呢?你能不能象学习乘法各部分关系那样也能找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呢?(小组讨论)教师板书: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教师提问:求除数用除法进行计算,求被除数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2.应用知识,进行验算.教师出示: 124729=43教师提问:你怎么能够知道这道题算的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验算呢?验算:43293878612473.应用知识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例5:求280 =56中的未知数 .教师提问:结合今天学过的知识,大家看看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板书: 280 =56=28056=5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你的根据是什么?(根据除数=被除数商)(2)出示例6:
4、一个数除以48得15.这个数是多少?教师提问:根据以往的经验,这题可以怎样解答?一个数除以48得15,这个数是多少?设要求的数是 .48=15=1548=720教师小结:在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三、练习巩固,掌握新知.1.填空.被除数2880除数412商3020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填空计算的.2.根据128823=56,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5=2380 1653=19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28=84A. =30 B. =2352 C. =3001414 =14A. =11 B. =101 C. =1001四、小结教师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
5、获?关于这部分知识的应用,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五、课后作业 .1.求未知数 .50=14 141 =47 40=108104=9 256 =64 612 =51120=31 4815 =45 -374=6892.(1)什么数除以64得28?(2)4698除以什么数得81?(3)5475是哪个数的75倍?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分析: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四课内容,是小学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新增添的内容,是在线段、角、顶点、三角形分类等三角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延伸。为今后学
6、习三角形面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分析: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从未涉及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在生活实际中缺乏鲜活实例和经验,固而学生在学习该段内容时,会有与生活实践相割裂的感觉。学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明白其含义。所以这段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够自信,没有勇气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独立的进行探究活动。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7、和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最近几天咱们一直在围绕哪种图形进行学习?(生:三角形)。师:什么是三角形?(生: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师: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什么?(生:边。)2、解释课题今天咱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
8、奥秘。二、探究活动1、用4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初步感受能否摆成三角形与小棒的长度有关。师:刚才咱们说了“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师:是不是只要给你3根小棒你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师:怎么验证咱们说得对不对呢?(生:实际动手摆一摆、围一围。)师:那好,课前咱们都准备了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棒,接下来咱们就来摆一摆。在动手之前咱们先来一起看一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学生自读活动要求,师:清楚活动要求了吗?开始吧!。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完成活动记录表。汇报活动结果。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是不是只要是3根小棒就一定能摆成三
9、角形?(生:不一定。)师:在刚才的4组小棒中,那几组能摆成三角形?哪几组摆不成三角形?你觉得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生:小棒的长度。)2、进一步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课件分别演示4组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出示第3组小棒(2,3,6)。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重合并且没能首尾相接。)师:为什么这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生:小棒太短了。)师:为什么太短了?(生:2厘米加3厘米都不到6厘米,有缺口,接不上。)师板书:2+3<6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1,2,
10、5 2,2,8)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几组小棒之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的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师:既然你们觉得小棒太短了围不成三角形,那我现在把2厘米的小棒延长1厘米,这时就成了第4组小棒(3,3,6)的长度,你们刚才摆成三角形了吗?课件演示。师:出现了什么情况?(3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刚好重合。)板书:3+3=6师:那么3,5,8这3根小棒能摆成吗?5,6,11呢?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也摆不成三角形呢?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也摆不成三角形。小结师:咱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
11、摆不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师:现在咱们知道了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那大家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师:是这样吗?咱们再来看看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两组小棒的长度,算一算是否验证了咱们的猜想。学生算一算验证猜测。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3、进一步探究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师:这是咱们摆成三角形的那2组小棒。当我们用小棒摆成三角形后,小棒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生:三角
12、形的边。)师:请你算一算,比一比。学生同桌两人交流。个别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师: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师:这就是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刚才咱们是从这两个三角形发现的这个结论。现在咱们利用课前画的任意三角形来算一算,看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规律。(学生计算验证)三、随堂练习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下面陈老师准备了一些习题,敢不敢试一试?1、淘气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从下图中你能看出那条路近吗?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2、完成
13、“练一练”1-3四、布置作业练一练。4五、全课小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范文3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重点难点: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一、复习公式。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14、这叫做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8.一个数减去两个
15、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二、总结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三、解题思路。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四、巩固练习1.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人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教案 最新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