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0章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ppt
《第8、9、10章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9、10章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一、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 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刑法分则的体系犯罪的分类与排犯罪的分类与排列标准列标准 1、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 2、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三、刑法分则具体罪刑条文的结构三、刑法分则具体罪刑条文的结构罪状、罪名、法定刑罪状、罪名、法定刑 (一)罪状(一)罪状 1、罪状; 2、罪状的类型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参见(空白)罪状 (二)罪名 1、罪名; 2、罪名的类型单一性罪名、选择性罪名、排列性罪名; 3、罪名确定的基本原则 (三)法定刑 案例
2、分析:案例分析: 某甲因经营困难,于是想绑架人质勒索钱财。甲对15岁的乙说有丁某欠他钱让乙一起将其子劫持过来,乙同意。甲、乙一起将丁子劫持。甲对女友丙说明绑架了人质。后甲、乙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甲、乙、丙分别应当怎样处理? 刑法第102112条,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12个罪名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1、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本类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客体国家安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及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即刑法第102112条之行为。 3)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3、;有的只能是中国人。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目的有具体与终极目的之分 二、间谍罪(刑法第110条) 1、间谍罪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本罪的主要特征 1)客观上,有以下三种法定的间谍行为之一: 参加间谍组织(充当间谍);“间谍组织”?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代理人”?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敌人”?本罪为本罪为“行为犯行为犯”2)主观上故意,即明知是参加,明知是接受任务,明知是指示 3、本罪的司法认定 1)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观上是否有相应的相应的“故故意意” 2)叛逃【刑法109条】、投敌叛变【刑法108条】后又实施间谍犯罪行为的定
4、罪? 3)本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刑法107条】的界限 三、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三、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密、情报罪(选择性罪名)(刑法第111条)【)【第第111条的司法解释条的司法解释】 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 2、本罪的主要特征 1)客观上有“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 行为方式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 行为对象国家秘密、情报 服务对象(受密对象)境外机构、组织、人员 2)主观上故意;
5、即明知是国家秘密、情报和明知是境外机构、组织、人员仍实施刑法第111条所规定之行为。 3、本罪的司法认定 1)本罪与资敌罪的界限 2)本罪与间谍罪的界限 3)本罪、间谍罪与其他涉及国家秘密之罪的界限 A类“一般性”涉及国家秘密的犯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刑法第282条第1款)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刑法第282条第2款) 故意(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刑法第398条) B类军人军人实施的涉及“军事秘密军事秘密”的犯罪的犯罪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刑法第431条第1款);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刑法第431条第2款); 故意(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6、(刑法第432条) 理论上、实务中如何区别?案例分析: 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本章内容摘要本章内容摘要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46个罪名;掌握“放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主要特征及司法认定。 一、危害公共安全
7、罪的概念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客体社会的公共安全, 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不特定不特定”? 确定是否危害公共安全?应从行为的方式、行为侵害的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和已经或可能造成的损害等方面综合考虑。 2、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章中的故意型犯罪,多为“危险犯”、“行为犯”,还有“举动犯” 3、犯罪主体有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自然人与单位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和过失 本章中的过失犯罪占了我国过失犯罪的大部分三、危害公共安全罪
8、的种类(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46个罪名)个罪名)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14、115)2、破坏特定设备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16119、124)3、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及核材料(危险物品)的犯罪(125130)4、恐怖活动犯罪(120123)5、重大责任事故型的犯罪(131139之一) 一、放火罪【刑法第114-115条】 1、放火罪指故意以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本罪的主要特征 1)客观上实施了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1)放火“制造火灾”;作为、不作为方式。 (2)犯罪对象公私财物,包括自己的财产。 (3)后果上已造成了损害结果或
9、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 (4)既遂与未遂(“危险犯”)? 2)主观上故意,即明知会引起火灾而希望或放任其发生。 3)主体14周岁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者 3、放火罪的形式(以结果程度分) 1)一般的即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严重的即已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理解?)4、放火罪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的司法认定【放火罪等解释】 1)放火罪与失火等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2)放火罪与以放火手段进行的杀人、伤害、故意毁坏财产罪的界限 3)放火罪与以放火手段破坏交通工具等特定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4)放火罪与自然、技术事故的区别 5)放火罪与爆炸等其他危险方法实施的危害公
10、共安全犯罪的界限 6)注意注意无无危害公共安全之目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放火烧毁自己的财产等均可构成放火罪;以放火等危险方法实施的犯罪并不都构成放火罪等。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二、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条、119条第1款】 1、破坏交通工具罪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之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2、本罪的主要
11、特征 1)客体是公共安全中的交通运输安全。 犯罪对象,通常是正在使用中的法定的交通工具 2)客观上有破坏火车等足以足以使之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已造成倾覆、毁坏的后果。 “破坏破坏”手段、状态、部位、部件; 可造成有形损坏,也可是改变其性能、难发挥正常的功能。 3、本罪的司法认定 1)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与盗窃罪、故意毁坏财产罪的界限; 与以危险方法破坏特定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界限 2)本罪与其他破坏特定对象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界限 3)破坏特定对象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几个相关名词的理解? 交通设备;电力设备与易燃易爆设备【司法解释】 ;广播、电视设施与公用电信设施【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
12、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案例分析: 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三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刑法第125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课件 电子 教案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