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方法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方法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方法总结初三语文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分比值比较大,建议初三学子,学会整理汇总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方法1.抓关键词语很多阅读题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2.抓修辞手法在阅读题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3
2、.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4.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2.答案来源: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提
3、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3.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4.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5.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总结一.说明文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
4、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_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_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_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
5、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_特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
6、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7、。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
8、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8、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_词
9、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二.议论文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
10、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方法 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
11、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递进关系);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 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类型:并列式 总分总式 总分式 分总式 递进式。4、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从那些方面阐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论证的完整性(答: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严谨)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5、议论文的语言 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6、驳论文的阅读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方法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