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司法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2022最新司法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司法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司法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cwl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截止4月底全市律师共担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526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1.4万家,律师办理各类案件2.65万件。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律师执业机构260家,执业律师2224名,公司律师27名,公职律师55名,实习人员299名。全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公证35810件;全市共组建各类各级12348法律服务队60支,队员913
2、人,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千余次;全市各司法鉴定机构共受理案件6857件,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6660份;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32件。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围绕中心工作,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产业强市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组织全市律师积极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引导律师通过微信群、网络平台为企业或顾问单位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金融风险。引导律师积极参与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做好环境污染、生态修复等案件的法律服务,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绿色生产责任。引导“一带一路”建设
3、法律服务团律师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以及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参加第二届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李剑律师做“一带一路”背景下境外产业园区法律服务模式探讨主题发言,受到了一致好评。宜兴市司法局面向开发区科创型优质企业和乡镇企业经管人员举办“企业家法治大讲堂”专题系列讲座活动,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梁溪区司法局成立法律扶贫帮困服务团,采取“上门式、预约式、一站式”服务手段为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
4、助等公益法律服务。锡山区司法局筹建了法律服务扶贫专家库,对全区1592户贫困家庭开展需求调查,为有需求的贫困家庭安排家庭法律顾问。惠山区司法局邀请各驻村(社区)挂钩律师和法律顾问,为企业和居民开展环保公益讲座,相关做法别省厅内网采用。新吴区司法局组建了高新区(新吴区)企业法律服务团,针对辖区内200家重点企业推出了涵盖企业设立、股权架构设计、知识产权、等10个方面“法律服务套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法律助力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困难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保护贫困人口合法权益。组织12348法律服务队,对本地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进行摸排,重点
5、排查因发生重大事故、遭受非法侵害、遭遇意外损害、生产经营不当、家庭成员违法犯罪等五种原因致贫的家庭和人口,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并针对帮扶对象积极提供个性化法律维权帮助,加大贫困群众法律服务力度。加强扶贫开发项目法律服务,开展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帮扶。市司法局12348法律服务队,建立法律顾问扶贫专家库,对我市的扶贫开发项目开展“法律体检”,对地方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收益等公开公示制度进行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通过以案释法、以案释纪互动,促进廉洁扶贫、阳光扶贫。在总结历年帮教帮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解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五
6、类特殊人群中家庭困难、子女失学辍学的,建立信息互通、结对帮扶常态工作机制,提供必要法律服务,帮助其摆脱贫困。三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打好法治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为主题,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倡导绿色出行”行动。日常生活中的顽症痼疾,与旅游、公安等部门协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定发布绿色出行倡议,共同营造低碳、清洁、畅通、高效的城市环境。“推进绿色生产”行动。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增强绿色环保意
7、识,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重大执法案件讨论、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环保行政诉讼以及信访案件处理等相关法律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法治获得感。“创建绿色村居”行动。运用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精准推送与美丽乡村,绿色村居主题微讲座微案例,推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融入到法治文化示范点、民主法治师范村(社区)创建之中,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共创绿色校园”行动。大力加强青少年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培育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生态
8、文明主流价值观,强化校园意外伤害、欺凌霸凌、校园贷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共创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二)围绕人民群众满意,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档升级一是加大平台运行机制和规范化建设。江阴市制订全面深化江阴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内容、要求,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开通“12348江阴法网”,满足群众对移动在线法律服务需求,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全市建有“法润民生群”240个,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宜兴市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在明确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
9、设用房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一体化智能平台二期建设。梁溪区建设一体化实战指挥中心,严格实行“1+4”分析研判机制,按照“四色预警”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要求,成立局实战化指挥中心,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锡山区加大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实现了工作前置、力量前移,镇(街道)中心建设抓好省厅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引导专业法律服务力量,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村(社区)服务站围绕 “四统一”,打造标准化服务站。惠山区完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统一功能布局,配置标准化标识标牌,新建图文展览室,在一楼接待大厅分设互动宣传区
10、、接待区、窗口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实体工作区等五大区域。滨湖区草拟司法行政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一村一顾问”制度,统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力量,实现与司法站资源共享。新吴区开设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以及法律援助的综合服务窗口,改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一线平台宣传、指引、咨询和需求分析等服务功能,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二是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梁溪区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江海司法所安装无人律师事务所,协调XX市锡城公证处派员进驻中心设点办公,方便群众办理公证事务,完善区中心法律援助、矛盾纠
11、纷调处、信访接待、司法鉴定指引、特殊人群管理、公证服务、等窗口职能。锡山区全面推进“政务平台+微信”服务模式。依托政府为民服务平台,全区7个镇(街道)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东亭街道、东港镇网络平台运行取得了积极成效。惠山区在区、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0个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了远程调解室,加装了会商系统。滨湖区公共法律服务尝试利用互联网移动端的便利优势,建设掌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柜台式服务、电话语音服务、网络资讯服务三条通道,充分利用手机APP和移动网络实现了区、镇(街道)和村(社区)联动服务。新吴区建立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实现“菜单式
12、”供给、“订单式”服务,使服务项目更好地适应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案卷质量评查,规范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行为,确保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三是深耕法律顾问服务群众主阵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全面梳理了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情况,积极统筹协调,确保每名法律顾问服务不超过5个村(社区)。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基础信息库,持续更新法律顾问人员更替、联系方式、微信号等信息,并尽快嵌入12348法网。为更好的向村(社区)及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引导、矛盾纠纷调处等便利化法律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推动作用,按照省厅、市局有关村(社区)法律顾
13、问的有关要求,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推动“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户,创建智能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把法律顾问工作做到微信群里,既推动了法律资源下沉,也放大了法治惠民的实效。四是打造网络平台法律服务新模式。江阴市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建立突发性群体讨薪案件“群案快办”机制,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公共法律服务站,推进法律援助“名优工程”,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宜兴市广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村村行”活动,针对性开展扶贫、“三农”等农村普法活动
14、,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帮助基层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规范,推动落实村务公开,重点抓好律师与村的“一对一”“六个一”活动,初步形成“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微信群”村级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惠山区持续深化“桃娃春播·百名律师百千万”三年行动,率先搭建起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楼道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信息化精准化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政务网以及桃娃智能服务前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与中国法网、江苏法网无缝对接,实现区、镇、村三级纵向贯通。(三)围绕工作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司法行政法治化建设
15、一是全面优化法治宣传教育运行体系。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XX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在XX市机关部门“七五”普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制定 “一月一法”普法提示,对全市67家部门的普法责任进行细化,对200多部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任务进行解,明确专业法部门月度宣传任务,并每月向相关部门发送普法建议函,普法建议函的回馈率达到95%。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考评机制,组织开展“七五”普法中期考核,全面检查各地、各部门
16、、各单位“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一步提升全面普法工作成效。二是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大力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互动,按照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建设了一批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文化景观项目和设施,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7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76个。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举办“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法治楹联书画作品巡展、法治动漫微电影创作、法治文艺演出、德法大讲堂等群众法治文化活动。三是全力打造XX智慧普法。升级改造XX智慧普法体系,在“一平台四
17、中心”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XX智慧普法2.0版本,新增用户法律需求和信息推送智能匹配、法律咨询个性化类案推送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全面透彻的感知”、“智能融合的应用”、“普及泛在的互联”等智慧特征,全力打造集需求感知、产品研发、知识推送、服务供给、数据运用为一体的开放共享、精准普惠的XX智慧普法体系。加速智慧普法终端建设,推广社区电子显示屏建设,通过互联网接入、远程发布、自动响应、在线播放、实时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普法信息的定向发布和远程管理。(四)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多元化矛
18、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年初,专门下发关于积极参加全市信访突出问题大化解大突破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党的十九大前省市开展的“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大督查”百日攻坚中交办的重要矛盾和重点人员化解和稳定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把问题尚未解决、诉求仍然存在、矛盾可能出现反复甚至激化的重点事及目前仍反复进京的重点人再作全面梳理,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制定处置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全力做好化解工作。深化医疗、交通、劳动、物业、消费、商事等纠纷多发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措施,不断扩大人民调解范围,在建立健全&ldquo
19、;3531”组织体系基础上,不断深化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创建工作圆满达标,组织开展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备案情况核查和人民调解员证年度审验工作,及时调整和清理了不能正常履行工作的组织和人员。二是深化“访调对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信访局、省司法厅关于切实加强“访调对接”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开展切实做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暨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建立依法、科学、合理、及时处理信访问题的新机制,深入推进“访调对接”,规范移交程序,加强信息沟通、落实指导责任,通过搭建
20、涉访专业人民调解平台,建立“访调对接”联动机制,完善多元力量参与制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1-5月,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10436件,受理矛盾纠纷26223件,调处成功矛盾纠纷26222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99.99 %。三是加快推进矫治质效实现新提升。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和执法流程,定期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考核,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发挥市、区两级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优势,优化完善“机构+中心”模式,实现多级联动,构建一体指挥,合成处置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共撤销缓刑收监7人,对暂予
21、监外执行罪犯收监7人,警告119人,提请治安处罚2人。进一步探索建立网上网下互为补充的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学习机制,规范教育矫正质量评估制度,制定针对性矫正方案,开展针对性个案矫正。进一步探索完善基地化集中公益劳动模式、补偿性社区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充实“社区矫正服务志愿者”队伍,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形式内容,促进社区矫正监管社会化、帮教人性化、服务精细化。四是不断夯实安置帮教衔接管控基础。认真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对重点帮教对象的必接必送措施,结合监狱部门提供的预释放人员在狱所中的表现等基本信息,及时全面了其基本情况、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刑满释放后
22、的帮教安置准备工作。积极推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运用,上半年全市共完成远程视频亲情会见预约45人次、成功开展会见19次。截至目前,实现XX籍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核查率100%,预释放人员衔接回执发送率100%。五是创新打造“三级照管+”照管模式品牌。聚焦“提升照管率,降低复吸率”的核心要义,积极拓展思路,选择毒情严重、照管对象人数集中或总量较大的社区、领导重视且有主动参与后续照管服务工作意愿的社区,探索建立“三级照管+”的模式,实现照管机构与社区管理工作的互补互促双提高。今年以来,完成人员信息对接传送219人次,签署后续照管协议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最新 司法局 2020 上半年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