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孙权劝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最新孙权劝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孙权劝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孙权劝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孙权劝学是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孙权劝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二、重点: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
2、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二、1、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2、展示学习目标三、朗读准备1、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2、注意停顿3、齐读全文四、字词过关。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孙权劝学复习一、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
3、君实,陕西夏县人,北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名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的是他机智勇敢,智勇双全,乐于助人,冷静沉着,聪明的性格特征。2、题目解说:(1)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劝学:鼓励学习(2)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资治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3、作品理解:(1)主题思
4、想: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2)结构: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鲁肃叹学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3)写作特点:对话揭示人物性格4、作品启示(与伤仲永一文比较阅读):(1)内容比较: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2)写法比较: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5、句子品味:(
5、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吕蒙以当之无愧的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增长之快之大。二、文段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6、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填空孙权劝学选自_,这是一部_体史书,主持编撰的是_代_家_。_的意思是帮助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资治通鉴编年 宋 政治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2、解释下列加点字(1)谓 告诉 (5)当涂 当道、当权(2)若 象 (6)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3)益 收获、好处 (7)涉猎 粗略的阅读(4)遂 于是 (8)见事 认清事物3、辨析古今异义(1)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单独;独特的;幼年失去父母的(2)治(古)研究(今)整治;社会安定;处罚;治疗;消灭(3)博士(古)指专管经学传授的官员(今)现一般指学位的最高级别(4)但(古)只是(今
7、)表转折(5)往事(古)历史(今)以往的事情4、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两组(1)A卿今当涂掌事/摩拳擦掌 B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辛苦C但当涉猎/门当户对 D见往事耳/往事如烟(2)A蒙乃始就学/顺利就业 B及鲁肃过寻阳/将功补过C即更刮目相待/改弦更张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死不救B推辞(A掌管/手掌;C应当/相称;D历史/以往的事情)A开始进行,从事;C重新;(B到/过错;D认清/看见)5、解释下列成语(1)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2)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刮
8、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6、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博士吗?(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志士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为什么认清这件事情这么晚哪!(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7、整体感知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
9、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2)吕蒙:吴国名将 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3)鲁肃:吴国谋士 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9、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最新 劝学 鲁教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