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doc
《2022最新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教学设计之所以被重视,被强调,是因为与教案相比,它更多地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特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2.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列代数式.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1)
2、乙数比-大5;(-+5)(2)乙数比-的2倍小3;(2-3)(3)乙数比-的倒数小7;( -7)(4)乙数比-大16%(1+16%)-)(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例1 用代数式表示乙数:(1)乙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4)乙数比甲数大16%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
3、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解:设甲数为-,则乙数的代数式为(1)-+5 (2)2-3; (3) -7; (4)(1+16%)-(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16%-例2 用代数式表示:(1)甲乙两数和的2倍;(2)甲数的 与乙数的 的差;(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1)2(a+b); (2) a- b; (3)a2+b
4、2;(4)(a+b)(a-b); (5)(a+b)(b-a)或(b+a)(b-a)(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例3 用代数式表示:(1)被3整除得n的数;(2)被5除商m余2的数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解:(1)3n; (2)5m+
5、2(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例4 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 的和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解:(1)3(a+5); (2) (a-1); (3) (5a+7); (4) a2+ a(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5 设教室里座
6、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 ,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解:(1)m(m+6)个; (2)( m)m个三、课堂练习1设甲数为-,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 的和; (2)甲数的 与乙数的3倍的差;(3
7、)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2用代数式表示:(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3用代数式表示:(1)与a-1的和是25的数; (2)与2b+1的积是9的数;(3)与2-2的差是-的数; (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1)25-(a-1); (2) ; (3)2-2+2; (4)y(y+3)四、师生共同小结首先,请学生回答: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1
8、)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五、作业1用代数式表示:(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法探究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cm,外直径为bcm,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
9、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分析:先深入研究一下比较简单的情形,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看 有没有规律.当圆环为三个的时候,如图:此时链长为,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五个环、直至100个环,答案不难得到:解:=99a+b(cm)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2教学目的: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前后的坐标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利用图形平移解决相关问题。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什么叫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移动叫做平移。2、平移有什么性质?(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
10、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中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3)问:一个点平移后的坐标会发生变化吗?二、新授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a(-2,-3)1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 a1的坐标是什么?2将点a(-2,-3)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 a2的坐标是什么?2、归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a,y)(或(-a,y);将点(-,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y+b)(或(-,y-b)
11、 。简称:横移纵不变,纵移横不变。3、问: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5,3),b(-3,0).将线段ab两个端点的横坐标都加上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 、 b1 , 连接a1 、b1 ,所得线段与原线段的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4、例题: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各点,所得三角形a1 b1 c1与三角形a b 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 、b2 、c2 ,依次连接各点,
12、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5、归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 )平移 a个单位长度.6、思考:如果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这时图形在哪儿?把它画出来!(有几种平移方法)7、p53t1:图中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分别写出它们的坐标。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分别写出这三架飞机新位置的坐标。8
13、、课内练习:1p53练习;2口答:p53习题t2、3、4、6。9、小结: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a,y)(或(-a,y);将点(-,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y+b)(或(-,y-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 )平移 a个单位长度.10、作业:p55t7、8最新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教案模板3教学目标 1, 整
14、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
15、.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
16、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分析问题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最新 初一 数学 上册 第二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