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具体可以从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难度的适切性、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表格、图像、关系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为后面学习正比例、反比例打下基础,同时体会函数思想。教材呈现了三个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在生活
2、情境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关系。这三个情境分别用表格、图像和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体会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民办实验小学,学校的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突显人文性,这样学生喜爱学习数学,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学生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的变化。2、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3、师:身高、体重都会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量。(板书课题)二、观察表格,感知变量。1、出示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
3、师:这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1)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3)师生共同画一画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4)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2、说一说。(1)我发现( )随( )的增加而增加。(2)我发现( )随( )的减少而减少。3、师:通过你们举的例子,可以发现什么?三、通过读图,感受变量。1、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2、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3、读懂统计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一天中,骆驼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4、感受量的周期变化。(1)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
4、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2)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3)第二天,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第三天呢?第十天呢?(4)师:每天骆驼的体温总是怎样变化的?四、建立模型,感悟变量。1、出示叫的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情境。2、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即气温h=t7+3。3、理解式子中量的变化。师:如果蟋蟀叫了7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如果蟋蟀叫了14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如果蟋蟀叫了28次呢?你能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是怎样变化的?4、举出而变化的例子。5、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
5、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五、课堂巩固,加深理解。1、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路程 正方形周长边长 购卖数量总价 行驶时间2、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1)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六、全课小结,谈谈收获。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2教学内容:学习课本第一页的例1、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至3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
6、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一些知识,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还学习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吗?(出示下列题目,请学生解答。)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五(1)班有男生25人
7、,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数量关系。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二、教学例1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在学生
8、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2.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
9、个问题吗?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三、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
10、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四、指导完成“练一练”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五、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练习
11、一第13题做练习一第1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做练习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做练习一第3题。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2.对比练习(1)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8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2)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3)建造一个游泳池,实际投资100万元,比计划投资节约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分
12、析每题的解题思路。同桌间互相查看解答情况。3.拓展题。(1)爸爸买的股票“中国石化”上周五收盘价是20元,本周五收盘价是24元。“中国石化”本周上涨了百分之几?(用两种方法解答)(2)从南京开往淮安,甲车行了3小时到达,乙车行了4小时到达。甲车速度比乙车快百分之几?六、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今天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你的同桌呢?七、布置作业1.课内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例题1 (线段图略)解法一: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 解法二:先算实际造林相当
13、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0-16=4(公顷) 2016=1.25=125%416=0.25=25% 125%-100%=25%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3学习内容: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一第4至8题。课堂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二、完成
14、练习一第48题1.完成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2.完成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3.完成第6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4.完成第7题。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5.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三、读读“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15、?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四、拓展练习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10%,面积增加( )%。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行驶了10小时,从乙地回甲地行驶了8小时。回来时比去时所用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4.某小学六年级有四个班,由王、陈两位老师任教,这四个班的人数分别是:一班60人,二班40人,三班50人,四班50人。期末考试及格率的情况统计是:一班的及格率是95%,二班的及
16、格率是85%(这两个班由王老师任教);三班的及格率是96%,四班的及格率是86%(这两个班由陈老师任教)。那么,这两位老师谁教的学生及格率更高一些呢?五、全课小结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堂上你的练习情况如何?正确率高吗?六、练习作业1、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
17、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
18、分之几?2、引导思考: 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
19、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二、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
20、算式吗?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三、指导完成“练一练”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四、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1、做练习一第1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
21、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2、做练习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3、做练习一第3题。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五、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5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
22、能力。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水槽5个,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认识圆柱(课件演示),并说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屏幕出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 6 厘米,体积 = ?(2)底面半径是 2 分米,高10分米,体积 = ?(3)底面直径是 6 分米,高10分米,体积 = ?3、认识圆锥(课件演示),并说出有什么特征?二、沟通知识、探索新知。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
23、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1、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怎样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后,再用课件演示。(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教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
24、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借助课件演示。(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
25、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教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板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师: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发言,板书)(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教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在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
26、需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吗?(不需要)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师给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进一步完善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1/3=底面积 高1/3V = 1/3Sh教师: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课件出示:想一想,讨论一下:?(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学生后讨论回答。三、 应用求体积、解决问题。1、口答。(1)有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2)有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
27、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b 、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的。(提问学生多人)c 、 教师板书:1/31912=76(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3 、练习题。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学生的质疑:3.14(42)21.2 1/3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例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例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第 15 页 共 1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