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样本.doc
《2022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样本.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样本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挑山工一、目标: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2、教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
2、思维能力。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五、过程:(一)复习:1、齐读课题。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二)学第三段。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它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我需要它?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三)学第一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学生发言,教师小结:(1)他们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简短的语句,形象地描画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样子。(登山姿势的特点)(2)他们走的路线.扁担换一次肩。(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出示几幅学生画的
4、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分辨对错。依据课文说理由。2、老师小结:边读文字边想象,动手画图,也是一种理解句子的方法。3、指名看图说话(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内化语言。4、引读: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5、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指名读第二节,边听边想,交流。6、过渡:对此,我觉得很奇怪。我的疑团是怎样解开的?课文讲了我和一个挑山工4次相遇,经过了解,终于解开了不解之迷。(四)学第二段1、快速默读,我和挑山工在哪4个地方相遇?用()括出。并且找出表现我们和挑山工速度变化的句子,用划出。老师小结:这几次相遇,每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他走到了前面。2、那
5、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使我感到很惊异,所以走过去跟他交谈,挑山工的哪些话解开了我的疑团,用划出。3、汇报后,请抓住重点词提问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提的问题(随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耽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4、教师贴出写有道理的字条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并指着小结: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五)回头再深究第三段。1、引入:所以从泰山回来,我就画了这
6、样的一幅画,(指挂图)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2、出示幻灯(文章末句和学生质疑的3个问题)(1)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什么?第二个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2)教师:作者体会到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启发,所以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让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做好每一件事。(3)教师小结: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样是重要的读书方法。3、一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4、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这样处理起强调作用,强调什么?5、教师:对,这种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师同样需要它,同学们
7、更加需要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指着写有道理的字条讲)6、教师指着一直、因为我需要它小结:作者围绕写作目的精心用词造句。(六)质疑。(七)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试用耽误、朴素造句。3、背诵第五自然段。板书:挑山工挑山工、游人沉甸甸、没挑子路程长、一条道速度快、落在后面一个劲儿走、玩玩闹闹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金木水火土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实、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教
8、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认读以下生字。天、你、他、地、人、我2、朗读课文天地人3、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课文天地人,不但会认读了6个字宝宝,还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这个世界宇宙除了有“天、地、人”以外,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呢?同学们知道得真多,那么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就能知道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金木水火土。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文,画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
9、么?3、大声朗读课文4、展示汇报三、合作交流:1、小组内交流会认字的音、难记的、易错的字。2、读准课文,了解会认字意思。3、连一连,了解“一、二、三、四、五”。4、口头组词,了解“上、下”。5、尝试有节奏朗读课文。6、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1)相机指出“金”指的是“金属”,如,金、银、铜、铁等。(2)相机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树木。(3)相机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赖“土”生存,人和动物实际也是依赖“土”才能生存。7、归纳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了解了“金木水火土”是形成宇宙万物的要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木、水、火、土”
10、形成了宇宙的万物,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火烧云【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教学重点】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教学难点】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1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2、揭题。二、通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三、学习第2节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2、学生回答。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7、朗读练习。四、整体感知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变化多、快)五、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最新 苏教版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样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