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场外管线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场外管线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场外管线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第一章第一章 本方案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本方案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本方案仅适用 XX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场外管线工程顶管穿越施工方案,除本穿越顶管以外的其它工程的顶管,本方案可做参考。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依据1.XX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场外管线工程设计变更图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LJJ3-90)4.顶管施工技术与验收规范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5.顶管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6.顶管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挤压式顶管力学分析西安科技
2、大学建工学院,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 2008 论文集。9.中国给水排水第 24 卷第 24 期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冯 郭奎英顶管顶力计算公式的使用范围 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施工单位现场踏勘采集资料。第二节、遵循的法律、法规:第二节、遵循的法律、法规: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2 页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国家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拟建 XX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场外管线工程位
3、于XX 市 XX 区 xx 镇、xx 等,交通条件较好。拟建场外管线工程包括XX 河左岸(全长 11.953km)、右岸(全长 11.688km)、XX 河穿越(全长 0.0895 km)及 XX 左岸(全长 4.7km)共四段,全长28.4305km,其中:1、XX 河左岸(全长 11.953km)干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径 D800D1000,管顶覆土埋深小于 4.5 米时采用 II 混凝土管,埋深不小于 4.5 米时采用 III 级混凝土管。2、XX 河右岸(全长 11.688km)干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径 D1000D1200,管顶覆土埋深小于 4.5 米时采用 II 混
4、凝土管,埋深不小于 4.5 米时采用 III 级混凝土管。3、XX 左岸(全长 4.7km)干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径D1200D1400,管顶覆土埋深小于 4.5 米时采用 II 混凝土管,埋深不小于 4.5 米时采用 III 级混凝土管。4、XX 河穿越(全长 0.0895 km)段为 XX 河右岸管线与 XX 左岸管线在 XX 与 XX 河交接处汇集一起后,穿越 XX 河并与 XX 河左岸管线连接直达厂区。具体管径及管材类型设计未提供。管线工程沿线主要穿越 XX 大道、XX 大桥、XX 国道、XX 河、XX水电站办公楼、XX 河沿线小溪(排水沟)、村级公路及部分民宅,第 3 页其余
5、地段主要为农地、农田,局部地段为果树林及鱼塘。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01-0101-02)。拟建管线主要指标一览表 表 1里程起终位置沿线穿越主要建(构)筑物XX 河 左岸K0+000K11+953XX 大道二污厂 区XX 大道(K0+020K0+115)、 XX 大桥(K3+750K3+780)、 XX 国道(K8+500K8+600)XX 河右 岸K0+000K11+688XX 大道XX 与 XX 河交接处XX 大道(K0+030K0+125)、 XX 大桥(K3+700K3+750)、 XX 国道(K8+417K8+480)XX 河穿 越K0+000K0+089.5XX 河右岸左岸XX
6、河 (右岸 K11+688 及左岸 K11+823.1 米) XX 左岸K0+000K4+700XXXX 河与 XX 交接处XX 水库办公楼 (K2+440K2+530)本次顶管工程段如下:3 标段:d800 顶管 W22-W23(里程 K1+146-K1+206)、W35-W36(里程K1+900-K1+975);4 标段:d1000 顶管 W141-W142(里程 K7+440-K7+511)。第二节第二节 地层条件地层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外管线工程沿线场地主要属浅丘斜坡及沟谷地带,仅 XX河沿岸局部地段属河流阶地,场地所跨越的微地貌单元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现按 XX 河两岸段
7、、XX 河穿越段及 XX 左岸段分述如下:XX 河两岸管线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宽谷地貌,场地地貌单元较复杂,地形变化较大,主要位于浅丘沟谷地带,局部位于浅丘斜坡地带,拟建管线途经地区大部分地带以耕地为主,部分地段分布有大量经济作物、树林等,地面高程一般在 294.75319.50m 之间,第 4 页最大高差 25.75m,总体上呈北端起点高、中部次之、南端终点低之势。XX 河穿越段管线场地主要属河流淤积地貌及两岸构造剥蚀浅丘宽谷地貌,场地地貌单元较复杂,地形变化较大,穿越段河流水深1.72.5 米左右(河水面标高 287.48 米),河床标高284.98285.79 米,地形平缓,两岸地面高程一
8、般在287.93303.35m 之间,最大高差 15.42m,总体上呈两岸高(坡度大,局部陡坎状),中间河流段平缓状。XX 左岸管线场地主要属构造剥蚀浅丘宽谷地貌,其中 920 号孔及其附近地段属河流阶地,场地地貌单元较复杂,地形变化较大,拟建管线途经地区大部分地带以耕地为主,部分地段分布有、树林等,地面高程一般在 289.90(21 号孔)309.80(4 号孔附近地段)m 之间,最大高差 19.90m,总体上呈西北端起点高、中部次之、东南端终点低之势。拟建场地位于 XX 河及 XX 河沿岸,其间穿越 XX 大道、XX 国道、XX 河,多条乡村道路贯穿场地,交通较方便,场地附近无大型厂矿企业
9、,水和空气无大的污染源,拟建场地所处环境较好。2.2 气象、水文XX 市属准亚热带湿润气候型, 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7.8,年平均降雨量 10001200mm,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6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75%以上,124 月雨量很少。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北偏西风,最大风速 15.732.0m/s,平均风速 1.11.7m/s,年平均相对湿度 79%。局部地段穿越鱼塘及溪沟中,勘察期间鱼塘水深 0.31.0 米,第 5 页溪沟沟深一般 1.51.8m 左右,溪沟多呈干沟无水状,有水溪沟水深0.30.5 米左右。XX 河沿线水深 0.54.5 米左右,局部地段河底基岩出露。XX 左岸 X
10、X 河水位多年平均最高洪水为 299.17 米,1981 年特大洪水水位为 3XX.32m。甜城湖段河水水位标高在 295.5 米左右变化,水坝下游水位标高 287.59291 米左右变化。2.3 地质构造场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中台拗,川中台拱,威远旋扭式辐射状隆起构造的东部边缘地带,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区。本区明显特点是第四纪以来区域地壳运动较微弱,因而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也比较微弱,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2.4 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场地出露的岩土层可分为六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1 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2-1、2-2、2-3 层)(Q4
11、al+pl)、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3层)(Q4dl+p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4 层)(Q4el+dl)、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5 层)(Q3fgl)和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6层强风化层、7 层中等风化层)(J2S2)砂岩、泥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第 1 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1 层:人工填土:该层主要分布在道路、厂矿、民宅及其附近地段,其余地段零星分布,厚度约 0.60(ZK11 号孔)10.6(SK87-1 号孔)m。主要为砂岩、泥岩碎块石、卵石、条石、民房基础及黏性土组成,骨架粒径一般为 225cm,个别大者可达第 6 页40cm
12、以上,多呈棱角状、次圆状,颗粒含量为 60%80%,成分分布不均匀,且不连续,一般在民宅及道路边坡及其附近位置结构较松散,道路位置呈稍密中密状。第 2 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2-1 层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 XX 左岸岸坡地带(922 号孔及其附近地段)及 XX 河河床地带,厚度为 1.2(22 号孔)9.00(15号孔)m,为棕黄色棕褐色,内夹岩屑及砂质团块,局部粉砂质成份较重,呈软可塑状,在 XX 河河床地带表部有约 2.5 米厚的淤泥质粉质黏土(2-1-1 层),淤泥质土富含植物茎叶,流塑状。2-2 层粉砂:主要分布于 XX 左岸岸坡地带粉质黏土之下(920号孔及其附
13、近地段),厚度为 1.00(13 号孔)2.50(15 号孔)m,为棕黄色红褐色,夹黏性土团块,间夹卵石、砾石,局部地带底部含黄色细砂,呈稍密,稍湿湿状。2-3 层卵石:主要分布于 XX 左岸岸坡地带粉质黏土及粉砂之下(921 号孔及其附近地段),本次最大揭露厚度 6m,未揭穿。棕褐色、灰褐色,卵石粒径 2-15 厘 m 不等,含量 30%-60%,卵石成分以火成岩为主,呈圆形、次圆形,粉细砂土充填,饱和,中密状。第 3 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 ):粉质黏土:主要分布在沿线浅丘坡脚及冲沟地带,棕黄色、棕色,软可塑,以黏土矿物为主,黏塑性较好,厚度为 0.50(SK171号孔)
14、8.60(SK214 号孔)m。局部鱼塘及小溪浅表部约 0.5m 左右为淤泥质粉质黏土。第 4 层: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 ):粉质黏土:主要分布在浅丘丘顶、斜坡及坡脚地带,厚度为第 7 页0.40(ZK29 号孔)1.80(ZK77 号孔)m。棕黄色,可塑,以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岩石风化碎屑,黏塑性较好,表层为耕植土可见植物根系,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呈可塑硬塑状。第 5 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卵砾石土层(Q3fgl):分布在 XX 河岸坡阶地地带及管道 XX 河左岸终点与污水处理厂厂区交接地段的山上斜坡地段,棕黄色,次圆形圆形,黏性土充填,呈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状
15、,卵砾石含量约为 4055%,粒径 215厘米,此次仅在 XX 河左岸终点位置揭露,厚度为 2.00 米左右。第 6 层、第 7 层: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亚组地层,属内陆河湖相红色碎屑沉积之砂、泥岩,夹与之呈过渡相变关系的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砂泥岩呈互层状产出,并具透镜体、尖灭等构造特征。基岩表层岩石风化较强烈,风化裂隙发育,质地较软,基岩强风化层(第 6 层、第 6-1 层)厚度为 0.50(ZK11 号孔)2.20(ZK67号孔)m,其下为中等风化基岩(第 7 层、第 7-1 层)。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场地基岩,主要以泥岩为主,局部夹砂岩。泥岩:
16、棕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强风化泥岩(第 6 层),风化裂缝较发育,岩芯呈碎块圆饼状;中风化泥岩(第 7 层),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局部含砂岩薄层及砂质条带。砂岩:黄色灰绿色,呈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等,泥质胶结,局部钙质胶结,岩体较完整,局部地段岩体内有垂直裂隙发育。强风化层砂岩(第 6-1 层),岩质较软,中等风化砂岩(第 7-1 层),岩质较硬,强度较高。场地下伏基岩剥蚀面与原地形地貌变化基本一致,局部呈陡坎第 8 页状,浅丘陡坎部位基岩多已裸露,冲沟部位基岩埋藏一般较深。 2.5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人工填土透水性较好,其含水量较
17、弱,粉质黏土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内,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含水层。经勘察,位于浅丘丘顶及斜坡部位地下水不发育,位于冲沟地段地下水较发育,但含水介质主要为粉质黏土,粉质黏土渗透性差,水量贫乏,据调查民井出水量一般小于 10m3/d,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及粉质黏土中)孔隙潜水(赋存于粉砂层及卵石层中),局部地段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中)。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0.40(ZK1 号孔)9.20m(14 号孔),水位高程 289.50(20 号孔)318.72(ZK1号孔)m。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多顺
18、自然斜坡向冲沟下游及低洼处排泄。覆盖层中地下水通过基岩裂隙渗入岩体形成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沿裂隙向低洼处排泄。地下水水位及水量俱随地表水的影响及季节变化呈动态变化特征,丰水期及枯水期水位变化幅度 12 米左右。拟建管线工程沿 XX 河两岸地带敷设。XX 河及 XX 河常年流水,勘察期间 XX 河河水位约 287.71311.43 米,据调查常年洪水位达317.65 米左右(K1+600 处),历史最高洪水位(1981 年)达318.39 米(K1+600 处)。 XX 河穿越地段勘察期间 XX 河河水位约 287.83 米,据调查常年洪水位达 304.35 米左右(XX 河左岸 K11+80
19、0 附近地段),历史最第 9 页高洪水位(1981 年)达 3XX.2 米。XX 河 XX 水坝河段水位多年平均最高洪水为 299.17 米,1981 年特大洪水水位为 3XX.32m。甜城湖段河水水位标高在 295.5 米左右变化,水坝下游水位标高 287.59291 米左右变化,主要受天公堂水电站调节水量影响。2.6 不良地质作用经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调查范围内目前未发现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采空区、地面过量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现状稳定,场地基岩无软弱夹层、采空区、洞穴存在,地基稳定。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第一节第一节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一、现场准备一、现场准备在开工前做
20、好现场清理工作,将 XX 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协调征用的场地进行开挖、平整,布置施工机具、做好各种施工机具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二、技术准备二、技术准备1、熟悉、审核施工图纸,由我司非开挖掘进技术组会同项目部编制好施工技术与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待业主确定好各主管部门审批准核该穿越工程,设计院出齐所有施工图和地勘报告完成后,再重新调整本施工方案,以此作为本次穿越内宜高速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待有正式而齐全的施工图和地勘报告后,由我司主管非开挖掘进的副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与地勘报告,做出了详细的穿越断面图,在业主的主持下,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第 10 页正式会审记录,并及时与设计单位、地质勘
21、查单位沟通我司的相关意见与建议。2、桩点交接与复核测量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牵头,会同项目部工程部、测量组在现场与业主、规划部门、设计院、监理工程师进行本工程测量挖制桩点交接后,及时按照测量三级复核制度的要求组织控制桩点的复核与加加密桩测设,所有桩点能闭合后形成控制测量文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进行施工放样和测量交底。三、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三、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待正式齐全的施工图纸出齐并有地质勘查报告后,根据图纸会审记录,以及现场详尽的踏勘资料,结合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由集团公司主管非开挖顶进技术的副总工程师祝农高级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工
22、程部及相关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领会。四、组织安排好试验工作四、组织安排好试验工作1、对管厂未进场但已经预制生产好的管材按标准进行实地检测;2、对已经进场的管材按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抽样检测与试验;3、对工作井用提前进场的钢筋等材料按标准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用具有资质商品混凝土公司的商品混凝土;五、材料准备五、材料准备根据材料计划,选择有资质并有长期生产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生产厂家,选择厂家除查验其资质外,尚需对厂家的用户进行走访和第 11 页现场实地调研,做好评估后,由集团公司材料部门确定生产厂家。第二节第二节 组
23、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建立一、组织机构建立原则一、组织机构建立原则由于本次 XX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场外管线工程是我司非开挖掘进工程类的重点工程、集团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并指示王波副总工程师抓该项目工程,预将此穿越工程作为我司亮点工程来实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本施工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是:由有丰富顶管穿越高速公路、铁路施工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优秀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来负责本次穿越内宜高速的具体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对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环保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小,做到有计划组织施工,确保本次穿越工程一次性安全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次性穿越成功。
24、本次穿越顶管项目部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组建,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与中年同志的稳重干练、年轻人的开拓进取创新精神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项目部班子,本穿越工程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我司非开挖掘进工程施工第一线的技术骨、熟练工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个人各方面素养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均在我司系一流。二、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二、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人不合格者立即进行清退;2、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分明,定时组织第 12 页项目经理部及相关施工队会议,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配套 管网 场外 管线 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