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企业隐患自查标准.doc
《焦化企业隐患自查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企业隐患自查标准.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10、焦化企业隐患自查标准焦化企业隐患自查标准级目录级目录级目录级目录级目录级目录 级目录级目录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参考依据参考依据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7 条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 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7 条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7 条“三同时”管理新、改、扩建项目应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2、”监 督管理暂行办法消防验收报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 13 条安全生产标准化证 书按照国家安监总局要求,2015 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 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委办201118 号主要负责人、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资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 识和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20 条各类特种作业人员 的资格证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中华人民
3、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23 条特种设备登记证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 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25 条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28 条 特种设备检验报告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 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2
4、7 条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 10 条资质证照安全条件论证和安 全评价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25 条安全管理机 构及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 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19 条基础管理职业卫生管 理机构及人 员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
5、人员,负责本单 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19 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安 全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 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 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 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17 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 责任人、责
6、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的 安全生产责任;(二)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三)车间、班组及其负责人的安 全生产责任;(四)其他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或者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助决策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管 理目标,并组织实施及考核;(二)参与制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 织实施或者监督相关部门落实;(三)组织制订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
7、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组织参加现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负责组织或者督 促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危及人员安全时,有 权采取撤离人员等紧急措施,并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五)配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审查验收工作,负责审查承包、承租单位相关 资质、证照和资料;(六)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七)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宣 传教育和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八)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 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九)本单位确定
8、的其 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责 任制、制度、 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当涵盖生产经营的各岗位、各环节和全体从业人员,并适时修订 完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一)安全生产会议制度;(二)安全生产投 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 度;(五)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六)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七)重大 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七)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七)重大危险
9、源检 测、监控、管理制度;(九)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制度;(十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十二)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十三)各岗位安全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十四)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单位主要 负责人和安全管理 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2 学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第 6 条、第 9 条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
10、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 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 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 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三)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 训内容应当包括:(一)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
11、素;(二)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 事故;(三)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 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六)本车间 (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 事项;(八)有关事故案例;(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三)有关事 故案例;(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 三章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
12、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 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31 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 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管理规定第 5 条安全教育培 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第 24 条安全检查及事故隐 患排查记录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建档制度,对隐患排
13、查治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隐患排查治理日期;(二)隐患排查的具体部位或场所;(三)发现事 故隐患的数量、类别和具体情况;(四)事故隐患治理意见; (五)参加隐患排查治理的人 员及其签字;(六)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复查情况、复查时间、复查人员及其签字。 隐患排 查治理档案应装订成册,妥善保存备查。班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应保存一年以上,车间(区、队)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档案管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和管理记录档案企业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 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
14、理规定 第 24 条。安全生产记录档案企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当涵盖生产经营的各岗位、各环节和全体从业人员,并适时修订完善设备设施维修保养 记录企业应当对安全设施、设备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维护、保养、检测记录应当包括安全设备 的名称和维护、保养、检测的时间、人员、问题等内容。事故管理记录档案企业事故档案的管理应与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同步进行。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单位及 个人都有维护事故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的义
15、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应将事故档案据为 己有或拒绝归档。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管理办法安 监总办2008202 号第 5 条。与承租单位、承包 单位签订安全生产 管理协议企业不应将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 个人。生产经营、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企业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 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对承包 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40、41 条。重大危险源档案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
16、预案,告知 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 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和有关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 33 条应急救援预案、现 场处置方案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和风险分析情况;(三)应急组织和人员的 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四)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 其应急能力相适应;(五)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
17、的应急工 作要求; (六)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七)应急预 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应急救援演练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 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中型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演练可邀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 关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和专家参加评估。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 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应急救援应急救援物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
18、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 当适时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企业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 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职业病防治计划及 实施方案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19 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 督管理规定第 11 条。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或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 防护用品管
19、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 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 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19 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第 11 条危害因素监测与评 价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应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
20、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 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24 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第 19、20、21、22 条危险告知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 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应隐瞒或者欺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30 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第 29 条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14 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第 13 条职业病危害 项目申报办法第 2、8 条职业健康管 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应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下列内容:(一)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二)劳动 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四)职 业病诊疗资料;(五)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33 条国家安监总局
22、 49 号令-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 办法第 19 条职业卫生档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二)职业卫生管理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 况等资料;(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 更换等记录;(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六)职业病防护用品配 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七)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 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九) 劳动者职
23、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 安置情况记录;(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 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 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十二)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 19 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第 34 条安全生产费用保障 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 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 理办法第 31 条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企业应当加强
24、安全费用管理,编制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年度 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 理办法第 32 条安全生产费 用保障安全生产费用使用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进行生产,并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列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 件的项目:(一)预防企业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二)预防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三)职 工的安全培训;(四)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其他技术措施。企业应当加强安全费用管理,编制 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化 企业 隐患 自查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