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与排水施工工艺标准.wps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降水与排水施工工艺标准.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水与排水施工工艺标准.wps(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降水与排水施工工艺标准7.8.1 降水与排水的作用与适用条件1 降水与排是配合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施工前应有降水与排水设计。 当在基坑外降水时,应有降水范围的估算(基坑涌水量计算方法见附录G),对重要建筑物或公共设施在降水过程中应监测。2 降水又称人工降水,即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由于基坑内外的水位差较大,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涌透破坏现象,有时还会影响到边坡或坑壁的稳定。 因此,除了配合围护结构设置止水帷幕外,往往还需要在开挖之前,采用人工降水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3 降水
2、作用:(1) 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作用。(2) 消除或减少作用在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上的静水压力与渗透力,提高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3) 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为施工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4 降水类型和适用条件:(1) 对不同的土质应用不同的降水形式,表7.8.1为常用降水形式。表 7.8.1 降水类型及适用条件适用 条 件降 水 类 型渗水系数(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m)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10-210-536612 喷射井点10-310-6820 电渗井点10-6宜配合其他形式降水使用 深井井管10-510(2) 地下水位较
3、高的砂石类或粉土类土层。 对于弱透水性的黏性土层,可采取电渗井点、深井井点或降排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3) 周围环境容许地面有一定的沉降。(4) 止水帷幕密闭,坑内降水时坑外水位下降不大。(5) 采取有效措施,足以使邻近地面沉降控制在容许值以内。(6) 具有地区性的成熟经验,证明降水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5 降水做法:(1) 轻型井点降水:系在基坑外围或一侧、 两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2
4、) 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3) 管井井点降水:管井井点降水系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降低地下水位。(4)深井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是在深基坑的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使地下水通过设置在井管内潜水电泵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5)电渗井点降水:是在渗透系数很小的饱和勃性土或淤泥、淤泥质土层中,利用私性土中的电渗现象和电泳特性,结合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作为阴极,
5、用钢管或钢筋作阳极,埋设在井点管环圈内侧,当通电后,使勃性土空隙中的水流动加快,起到一定的疏干作用,从而使软土地基排水效率提高的一种降水方法。7.8.2 施工准备7.8.2.1 技术准备1 降水方案编制在降水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 基坑周围环境、 地下管线分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基坑壁、边坡支护设计等进行降水方案设计,并经审核和批准。2 技术交底降水施工作业前,应进行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并有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签字。7.8.2.2 主要材料主要包括井点管、 砂滤层(黄砂和小砾石)、 滤网、 戮土(用于井点管上口密封)和绝缘沥青(用于电渗井点)等。7.8.2.3 主要机具
6、1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主要设备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2 喷射井点降水系统主要设备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气)泵和管路系统等组成。3 管井井点降水系统主要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水泵等组成。4 电渗井点降水系统主要设备由作阴极用的井点管、作阳极用的钢筋或钢管和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焊机等组成。5 深井井点降水系统主要设备由井管、水泵等组成。6 井点成孔设备主要包括起重设备、冲管和冲击或旋转钻机等。7.8.2.4作业条件1 建筑物的控制轴线、灰线尺寸和标高控制点已经复测。2井点位置的地下障碍物已清除。3 基坑周围受影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移监测已准备就绪。4 防止基坑周围受影响的建筑物
7、和构筑物的措施已准备就绪。5 水源、电源已准备。6 排出的地下水应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市政地下管道或河道。7 所采用的设备已维修和保养,确保能正常使用。7.8.3 材料质量控制要点1 砂滤层用于井点降水的黄砂和小砾石砂滤层,应洁净,其黄砂含泥量应小于2,小砾石含泥量应小于 1。2 滤网(1) 常用滤网类型有方织网、斜织网和平织网,其类型选择按表7. 8. 3。表 7.8.3 常用滤网类型滤 网 类型最适合的网眼孔径(mm)说明 在均一砂中在非均一砂中方织网2.53. 0dcp3.04.0 d50dcp 平均粒径d50相当于过筛量50的粒径斜织网1.251.5dcp1.52.0d50 平织网
8、1.502.0 dcp2.02.5 d50(2)在细砂中适宜于采用平织网,中砂中宜用斜织网,粗砂、 砾石中则用方格网。(3)各种滤网均应采用耐水锈材料制成,如铜网、 青铜网和尼龙丝布网等。3 黏土:用于井点管上口密封的黏土应呈可塑状,且黏性要好。4 沥青绝缘材料:用于电渗井点阳极上的绝缘沥青应呈液体状,也可用固体沥青将其熬成液体。5 各种原材料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对于砂滤层还应进行原材料复试,合格后,方可采用。7.8.4 施工工艺7.8.4.1 工艺流程1 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施工准备井点管布置井点管埋设井点管使用井点管拆除2 管井井点施工准备井点管布置井点管埋设水泵设置井点管使用井点管拆除3
9、深井井点施工准备做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管壁与井壁间砂滤层安装抽水控制电器试抽正常降水使用拆除4 电渗井点施工准备,阴极井点埋设施工准备阳极埋设施工准备接通电路阳极通电正常降水使用,拆除7.8.4.2 施工要点1 轻型井点降水(1) 井点布置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 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1) 平面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 6m,降水深度小于 5m 时,可用单排井点,井点管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一侧;当基坑或基槽的宽度大 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则宜采用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基坑或基槽的两侧;当基坑或基槽的面
10、积较大时,宜采用环状井点布置。2) 高程布置。当地下降水深度小于6m时,应采用一级轻型井点布置;当降水深度大于 6m、一级轻型井点不能满足降水深度时,可采用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法,将总管安装在原有地下水位线以下,以增加降水深度,当采用明沟排水和一级井点相结合的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方法,即先挖去一级井点排干的土方,然后再在坑内布置第二排井点。(2) 井点管埋设1) 井点管埋设程序:总管排放井点管埋设弯连管连接抽水设备安装。2) 井点管埋设。井点管埋设一般采用水冲法,包括冲孔和埋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用起重设备将直径 50 70mm 的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
11、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孔时,冲管应垂直插人土中,并做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体松动,边冲边沉,冲孔直径应不小于 300mm,以保证井管四周有一定数量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 500mm 左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于坑底而触及滤管底部。各层土冲孔所需水流压力详见表7.8.4.2。表 7.8.4.2 各层土冲孔所需水流压力土 层 名 称 冲水压力(MPa)土 层 名 称冲水压力(MPa)松散砂土0.250.45可塑的黏土0.600.75软塑状态的黏土粉质黏土0.250.50砾石夹黏性土0.850.90密实的腐植土0.5硬塑状态的黏土、粉质黏土0.751.25密实的细砂0.5粗砂0
12、.801.15 松散的中砂0.450.55中等颗粒的砾石1.01.25黄土0.600.65硬黏土1.251.50密实的中砂0.60密实的粗砾1.351.500.70 注: 1 埋设井点冲孔水流压力,最可靠的数字是通过试冲,以上表列值供施工予估配备高压泵及必要时的空气压缩机性能之用;2 根据国产轻型井点的最小间距800mm,要求冲孔距离不宜过近,以防两孔冲通,轻型井点间距宜采用8001600mm。井孔冲成后,立即拔出冲管,插人井点管,并在井点管和孔壁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坍塌,砂滤层的填灌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顺利工作的关键,一般应采用洁净的粗砂,填灌要均匀,应填灌到滤管顶上 1-1. 5m,以
13、保证水流畅通,井点填砂后,井点管上口须用勃土封口,以防漏气。(3) 井点管使用井点管使用,应保证连续抽水,并准备双电源,正常出水规律为“先大后小,先浑后清”。 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浑,或出现清后又浑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 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良好与否的尺度,应经常观察,一般真空度应不低于 55. 366. 7kPa,如真空度不够,通常是因为管路漏气,应及时修好。 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夏冬期时期手扶管子较热等简便方法进行检查。 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冲洗井点管或拔除重新埋设。(4) 井点管拆除地下建、 构筑物竣工并进行回填土后,方可
14、拆除井点系统,井点管拆除一般多借助于倒链、 起重机等,所留孔洞用土或砂填塞,对地基有防渗要求时,地面以下2m应用私土填实。(5) 质量控制要点1) 集水总管、滤管和泵的位置及标高应正确。2) 井点系统各部件均应安装严密,防止漏气。3) 冲孔孔径不应小于 300mm,深度应比滤管底深 500mm 以上,井点孔口到地面下5001000mm 范围内应用黏性土填实。4) 隔膜泵底应平整稳固,出水的接管应平接,不得上弯,皮碗应安装准确,对称,使工作时受力平衡。5) 降水过程中,应定时观测水流量、 真空度和水位观测井内的水位。2 喷射井点降水(1)喷射井点布置与埋设1) 喷射井点布置与埋设方法与轻型井点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降水 排水 施工工艺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