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沟及井室施工技术规范.wps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沟及井室施工技术规范.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沟及井室施工技术规范.wps(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沟及井室施工技术规范9.4.1 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 所有安装项目的设计图纸已具备,并且已经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2) 施工方案已编制。(3) 施工技术人员向班组做了图纸和施工技术交底。2 材料准备水泥,砂子,石子,白灰,水,土。3 主要机具(1) 挖掘机、水泵、抽水泵、翻斗车、搅拌机。(2) 镐、 铁锹、 大锤、 手锤、 钢钎、 撬棍、 木板、 木桩、 小白线、 水桶、手推车。(3) 水准仪、经纬仪、水平尺、钢盘尺、钢卷尺。4 作业条件(1) 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管道分布情况,掌握设计要求,清除管道施工区域内的地上障碍物。(2) 摸清地下是否有高、 低压电线、 电缆、 水道、
2、 煤气及其他管道,并明确位置,认真妥善处理好。(3) 管道施工区域内的地面要进行清理。 杂物、 垃圾弃出场外指定地点。(4) 在饮用给水管线附近的厕所、 粪坑、 污水坑和棺木等,应在开工前迁至卫生管理机关同意的地方。 将脏物清除干净后进行消毒处理,方可将坑填实。9.4.2 材料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应符合本标准第3.2 节“材料设备管理”。2 水泥、 砂子、 石子、 砂浆、 混凝土的控制应符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 2042005的要求。9.4.3 施工工艺9.4.3.1 工艺流程管道线路测量、定位降水、排水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施工井室砌筑回填土9.4.3.2 施工要点1
3、 管道线路测量、定位(1) 测量之前先找好当地准确的永久性水准点。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应设临时水准点,并与固定水准点相连。(2) 临时水准点设在稳固和僻静之处,尽量选择永久性建筑物,距沟边大于10m。其精确度不应低于级,在居住区外的压力管道则不低于级。水准点闭合差不大于 4mm/km。(3) 测定出管道线路的中心线和转弯处的角度,使其与当地固定的建筑物(房屋、树木、构筑物等)相连。(4) 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有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特别标志表明其位置。(5) 定线测量过程应作好准确记录、标记,并记明全部水准点和连接线。(6) 根据管底标高,垫砂厚度,计算确定管沟沟底标高,每隔3m 做好
4、标记。(7)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管沟上口及沟底的宽度。(8) 绘制管沟尺寸图,据此在下管前验收管沟。 确定堆土、 堆料、 运料、 下管的区间或位置。(9) 给水管道坐标和标高偏差应符合表9.2.3.2-3 规定。 从测量定位起,就应控制偏差值。(10) 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铺设,其垂直距离在 500mm 以内时,给水管道管径等于或小于 200mm 的,管壁间距不得小于 1.5m;管径大于200mm 的,间距不得小于 3m。2 降水、排水对低于地下水的管沟或有大量地面水、 雨水灌人沟内或因不慎折断沟内原有给排水管道造成沟内积水,均需组织排除积水。 挖土应从沟底标高最低端开始。(1)
5、 掌握地下原有各类管道的分布状况及介质。图 9.4.3.2-1 管沟集水井法排水示意图(2) 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分别采用沟底排水沟集水井(图9.4.3.2-1)、 井点法(图 9.4.3.2-2,图9.4.3.2-3)等措施,进行排水。(3) 可将排水沟设在中段,挖至近沟底时再设在一侧或两侧排水。(4) 沟底深度低于地下水位不超过 400mm,且沟槽为砂质粘土时,可在沟两侧挖沟排除积水。(5) 布置集水井按表 9.4.3.2-1 设置。将积水引进集水井后,用水泵抽走。一般情况下,集水井进口宽为 11.2m。沟帮用较密的支撑或板桩进行加固。 集水井内侧与槽底边的距离,即进水口的长度规定如下:黏土
6、1m,粉质黏土 2m,粗砂4m,细砂6m。表 9.4.3.2-1 集水井间距图9.4.3.2-2 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1井点管;2滤管;3总管;4弯联管; 5水泵房;6原有地下水位线;7降低后地下水位(m)土 质 类 别地下水距沟底高度 2m以下24m4m以上 黏土、 粉质黏土、 砂质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160180301501001201401601001206080120140801003040(6) 若为砂土层,可在沟内或沟边埋设排水管、滤管,用泵抽出地下水排走,即称为轻型井点法,见图 9.4.3.2-2、图 9.4.3.2-3和表 9.4.3.2-2。表 9.4.3.
7、2-2 各种井点的适用范围井 点 类 别渗透系数(m/d)降低水位深度(m) 单层轻型井点0.15036 多层轻型井点0.1506123 沟槽开挖(1) 测量、 放线已完成,可开挖沟槽。 首先按设计标高确定沟槽开挖深度。(2) 当设计未确定时,沟底宽可按表9.4.3.2-3 确定。(3) 确定沟槽开挖坡度为了防止塌方,沟槽开挖后应留有一定的边坡,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深有关。 当设计无规定时,深度在 5m 以内的沟槽,最大边坡应符合表 9.4.3.2-4 的规定。表 9.4.3.2-4 深度在 5m以内的沟槽最大边坡坡度(不加支撑)土 名 称边 坡 坡 度 人工挖土并将土抛于沟边上机 械 挖 土
8、 在沟底挖土在沟上挖土砂 土1:1.001:0.751:1.00 砂质粉土1:0.671:0.501:0.75 粉质黏土1:0.501:0.331:0.75 粒 土1:0.331:0.251:0.67 含砾石、卵石1:0.671:0.501:0.75 泥炭岩白土1:0.331:0.251:0.67 干 黄 土1:0.251:0.101:0.33 注:1 如人工挖土不把土抛于沟槽上边而是随时运走,即可采用表 9.4.3.2-3 管沟底宽尺寸表管径(mm)埋设深度在1.5m以内的沟底宽度(m)铸铁管、钢管或 石棉水泥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5070 100200 200250
9、 300450 500600 700800 9001000 11001200 130024000.6 0.7 0.8 1.0 1.3 1.6 1.8 2.0 2.20.8 0.9 1.0 1.3 1.5 1.8 2.0 2.3 2.6图书室 9.4.3.2-3 滤管构造机械在沟底挖土的坡度;2 表中砂土不包括细砂和松砂;3 在个别情况下,如有足够依据或采用多种挖土机,均可不受本表的限制;4 距离沟边0.8m内,不应堆积弃土和材料,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 5m。(4) 根据沟深、边坡和沟底宽计算而得上口宽。(5) 按设计图纸要求及测量定位的中心线,依据沟槽上口宽,撒好灰线。(6) 按人数和最佳操
10、作面划分段,沿灰线直边切出沟槽边轮廓线,按照从深到浅 的顺序进行开挖。 人工开槽时,宜将槽上部混杂土与槽下部良质土分开堆放,以便回 填用。(7) 一、二类土可按 300mm 分层逐层开挖,倒退踏步型挖掘,三、四类土先用镐翻松,再按300mm 左右分层正向开挖。(8) 挖深超过2m 时,要留边坡。 在遇有不同的土层断面变化处可做成折线形边坡或加支撑处理。(9) 每挖一层清底一次,挖深 lm 切坡成型一次,并同时抄平,在边坡上打好水平控制小木桩。(10) 挖土开槽时严格控制基底高程,基底设计标高以上 0.20.3m 的原状土用人工 清理,此时测量一次标高。待下道工序进行前,按找平的沟槽木桩挖平。
11、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须先清除松动土壤,再换填粒径 1015mm 天然级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 实。(11) 铺设管道前,应按规定进行排尺,并将沟槽底清理到设计标高,按表9.4.3.2-5 规定挖好工作抗。表 9.4.3.2-5 工作坑尺寸(m)75125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接口工作坑承口前承口后合 计0.60.20.80.60.20.80.60.20.80.60.250.80.80.251.050.80.251.050.800.251.050.80.251.050.90.31.20.90.31.20.90.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