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酸中毒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肾小管酸中毒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小管酸中毒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肾小管酸中毒的分型和临床表现】目前按肾小管功能障碍的部位不同,将 RTA 分为 4 型,即低血钾型(I 型,经典型 dRTA)、近端型(型)、混合型(型)和高血钾型(型)。以下对各型 RTA 的临床特点作简单的介绍。1 I 型肾小管酸中毒I 型 RTA 主要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氢离子分泌障碍引起。远端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主要靠氢泵(氢离子一三磷腺苷酶,电压依赖性)和氢离子一钾离子三磷腺苷酶(三磷腺苷依赖性)来完成。近年研究发现,远端肾小管细胞内氢离子一钾离子一三磷腺苷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可能是 I 型 RTA 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氢离子
2、一三磷腺苷酶则变化较小。由于远端肾小管分泌氢离子减少,尿内铵离子、可滴定酸的排出也减少;由于钠离子氢离子的交换减少,故钠离子一钾离子的交换增强,尿钾排出增多,常引起低钾血症。虽然远端肾小管碳酸氢盐离子重吸收量的影响远较近端肾小管小,但由于血碳酸氢盐离子的降低,一般可出现高氯血症。实验室检查结果示: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碳酸氢盐离子浓度低于 21 mmoL/L,阴离子间隙正常;酸中毒时,尿 pH 大于 55;尿与血 PacO2:差值低于 20mmHg(10 mmHg=133 kPa);滤过碳酸氢盐离子排泄分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增高。2 . 型肾小管酸中毒与 I 型 RTA 比较,该型 RTA 的临
3、床发生率相对较低,发病机制也不同。该型 RTA 主要由于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离子的重吸收障碍所致。如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或钠离子一钾离子三磷腺苷酶活性下降,或碳酸酐酶缺乏,均可引起碳酸氢盐离子重吸收显著减少和滤过碳酸氢盐离子排泄分数增高,致血浆碳酸氢盐离子显著下降。尿 pH 值常在 55 以下。实验室检查示: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碳酸氢盐离子低于 2l mmoL/L,阴离子间隙正常;滤过碳酸氢盐离子排泄分数明显增高,超过 015;该型 RTA 可同时伴有肾陛糖尿、磷酸盐尿、尿酸盐尿(伴有低尿酸血症)、全氨基酸尿。3 。型肾小管酸中毒即肾功能不全型 RTA,也称为混合型 RTA,兼有 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小管 酸中毒 诊断 指南 操作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