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二年级上册反思网站分类|收藏网站网站首页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教案模板教学设计说课稿当前位置:教育巴巴 小学教案 二年级 二年级上册反思2021-12-03 12:47:49|彭永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二年级上册反思1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蚕姑娘。(画面显示:2蚕姑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的生长过程。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画面显示:蚕卵图)大家看,这是什么?2、(画面显示: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图)蚕姑娘就是从蚕卵里钻
2、出来的。那么什么时候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呢?打开书,指读第一节,讨论。师插:蚕卵里孵化出蚕宝宝,需要一定的温度。3、齐读。第二节1、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画面显示:又黑又小的蚕图)说说你所看到的蚕姑娘的样子。(黑、小)课文第二节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画面显示第二节,根据讨论,点击“又黑又小”变红)一下这个词语。2、又黑又小的蚕姑娘是怎样逐渐生长的呢?请大家在第二节中找出写蚕姑娘动作的词,把它圈出来。讨论,板书:吃、睡、脱师:这里讲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科学上叫作“蚕眠”(板书,读一下这个词)。蚕眠一次就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
3、黄色点击:吃、睡、脱)练读句1。蚕眠后有什么变化?(根据讨论,黄色点击“变”,红色点击“黄”)练读句2。(喜爱、喜悦)3、指读第二节、评价、再指读、齐读。4、练背显示填空:()的蚕姑娘,吃了(),就睡在(),(),脱下()。醒了,醒了,变成()。自背、指背、齐背。第三五节1、过渡: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画面显示:又黄又瘦的蚕图)黄姑娘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蚕的一生到底要眠几次呢?轻读三五节。这三节在句式结构上与第二节基本相同,但有个别的词、句改变了,请把改变的地方划出来,多读读。2、交流:(1)蚕姑娘一生要眠几次?(四次)板书(2)它的外行、颜色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刚从蚕卵里钻
4、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第一次蚕眠后,变得又黄又瘦?第二次眠后,变得又白又嫩?第三次眠后,变得又白又胖?第四次蚕眠后呢?书上并没有“又白又亮”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边问边显示图与词)3、下面我们来细看每一小节。(画面显示:第三节)(“又黄又瘦”、“又”、“黄”、“白”变色)练读。第二次蚕眠后,黄姑娘变成了白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嫩的蚕图)(画面显示:第四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我们来看一下发胖的蚕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胖的蚕图)(画面显示:第五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看一下发亮的蚕图。(画面显示:又白又亮的蚕图)4、练背第三五节。5、小节:(画面显示:四次蚕眠的变
5、化过程图)蚕的一声要经过四眠,吃吃睡睡,逐长大。由最初的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亮,发生着许多有趣的变化。第六七节1、蚕姑娘四眠以后,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自读第六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如果你读懂了,想考考大家什么问题,也可作个记号。2、交流(1)(画面显示:第六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两个要点:“蚕山”。师:有的把稻草截成一段段,用格子绞在一起,做成一条柴龙。有的用纸板做成格子状。(显示相关图)“要盖新的房”。师:“要盖新的房”指什么?(板书:结茧)(2)蚕姑娘怎样结茧的?(板书:吐丝)(画面显示:茧图)你们看,漂亮吗?蚕宝宝用一根细细的丝要做成这么大的茧子,对它来
6、说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需要它付出艰辛的劳动,是很不容易的。练读第六节的句2练读第六节。(3)(画面显示:第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点击“一声也不响”)它在干什么呢?(显示:蛹图)它变成了蛹。练读句1。(4)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画面显示:蛾图)这是多神奇啊!练读句2、3。(5)蚕吐丝结茧后,变成了蛹,又变成了蛾(板书:吐丝结茧、蛾)。练读第七节。三、总结:1、师小结:到这里为止,我们了解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画面显示:整个生长过程图)指生上台看着图介绍。2、学了课文,不知道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3、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
7、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二年级上册反思2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解读课题认识“蚕”(出示图片)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指导正音;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蚕叶又白又嫩漂亮蚕床又白又胖蚕茧盖新房蛾姑娘4、
8、分段读课文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2、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蚕2-5自然段蚕茧6自然段蛾7自然段3、读通全文认清蚕各个生长时期的身体特点(贴词语游戏词语: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4、齐读全文第二课时四、认读生字,齐读全文,巩固复习五、游戏表演“蚕的一生”六、指导朗读了解蚕的每次蜕变都不容易,最后却把自己奉献给了人类七、引导背诵八、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3、老师重点指导:桑、盖的书写4、学生临描,老师巡视二年级上册反思3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每
9、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出示生字、教认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三、初读指导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4、出示:针注视迟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2)
10、带读,开火车读齐读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7、比赛读书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四、教学生字1、读读生字词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五、作业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3、看图1:请小朋友看
11、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谁来读读这句诗?(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3)齐声读读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
12、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三、学习第三节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2、自由读第三节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