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doc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1、 云儿朵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2.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云朵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对云朵进行大胆地联想和表现。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不同材质、不同画法来创作想象中的云朵。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谈谈感受。(1) 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
2、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2) 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3) 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2.引导欣赏,全新体验。(1) 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学生欣赏。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1)提问:请看看书
3、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2、好大的向日葵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3、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养成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教学难点:能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认
4、识结构。(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象描述出来。(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欣赏范作,共同评价。(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范作以及书本中凡高和伍必端的作品,提出诸如: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幅画,请讲出原因;如果你是画家,你准备怎么画向日葵等问题。(2)师生共同结合图片与作品谈谈美术创作与现实的区别。三、创作作品,提供建议。(1)提出主题:好大的向日葵。(2)创作建议: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点,并结合图片、范作等对向日葵进行适当的想象,合理地创造出新形象;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方法进行创作。(3)学生
5、创作,教师指导。四、小结评价,拓展主题。3、奇妙的字母教学目标: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教学过程:一、导入:唱字母歌曲。(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2)学生同唱字母歌。(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二、展开:编有趣的故事。(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三、深入:欣赏字母作品。(1)出示实物: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
6、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四、实践:做心中作品。(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多姿多彩的课程表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程表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图表设计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2.对课程表的图表设计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
7、能力、图形的设计与应用能力。3.体验手绘图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课程表及图表设计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图表设计的意义、功能的初步了解,体会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难点:让学生在好胜心驱使下,进行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换,完成文字向图表转换,启发学生思维,抓住事物关键,举一反三地创造出多种不同的图表构思、设计方法和制作方法。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1)说一说:课程表的重要作用。(2)比一比:谁的课程表最漂亮。(3)小结:每位同学的课程表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的美。(4)揭示课题:多姿多彩的课程表。2.展开(1)看一看:请观看黑板上的图片,仔细对照
8、文字填写的课程表与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分析一下哪一幅作品好。为什么?(2)议一议:今天我们要用图表形式来制作课程表,首先要解决怎样用图表表达文字的问题。大家先讨论一下美术课程可以用哪些图表来表示。(3)试一试:学生尝试用各种图表来表示美术课程(如彩色水笔、三原色、调色盘等)。(4)评一评:接着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尽量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图表。然后,举一反三设计出其他课程的图表。(5)学一学:书本上的图表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6)议一议:一张完整的课程表还必须包括哪几部分?(如表格、时间、课序、花纹图案)3.制作表现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
9、5、小闹钟教材分析: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现了等时性原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使人们能更加精确地认识并计算时间,随后又发明了闹钟,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闹钟的形状、图案、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很大的变化。到现在,钟表的样式已是五花八门,计时越来越准确,形式越来越多样,用途越来越广泛,最先进的有:原子钟、电波钟等。未来闹钟的发展,肯定也会随着时代的要求更加多样化,或许有朝一日传统样式的闹钟消失了,但时间是永恒的。教材选取的一些闹钟实物、绘画手工作品,都是造型美观、色彩丰富、富有新意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可爱的小闹钟让学生认识闹钟、欣赏闹钟,进而设计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未来发展特点
10、的闹钟。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几何形体及其他各种形状的物体。2.能够设计出各种形状的钟面,初步学习运用绘画与拼贴的形式来表现。3.培养学生爱设计,敢于创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同时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热爱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钟面的造型设计。难点:巧妙地设计小闹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好小闹钟实物,收集有关闹钟发展的资料,准备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作画工具(教师)课件、录像、小闹钟实物和范作等教学过程1.认识闹钟。(1)师生共同讨论闹钟的发展史,出示闹钟实物。(2)引导学生观察闹钟的特征。(3)学生述说特点、外形、组成结构等(注意:闹钟的刻度是固定的
11、)。(4)教师小结并板书:形状、色彩、结构、用途。2.分析问题。(1)提问:现在的闹钟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提出设计思路。板书设计思路(或者出示课件):外形:几何形、生活用品形、仿生形等。作用:一般用途、特殊用途等。想象:幻想未来等。结构:外部、内部等(教师可以拆开一个小闹钟让学生认识内部结构)。3.欣赏作品。(1)出示书本中的闹钟作品及范作,让学生说说设计上的优点、问题及可以借鉴的地方。(2)小组互相交流。4.设计创作。(1)主题:我心目中的小闹钟。(2)建议:用绘画的形式设计闹钟,要注意钟面的造型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
12、和创造力,并在反面或正面的恰当位置,写上设计说明,也可以小组合作创作一张闹钟设计图。(3)教师应在创意、造型、质地和着色等方面对学生做些指导。5.课外拓展。(1)教师小结:可从珍惜时间等方面深化主题。(2)调查研究:到本地市场实地调查与研究出售闹钟的情况。(3)课外作业:按照4-6人的分组收集有关制作闹钟的材料,下节课准备制作。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或两面胶)及制作闹钟用的其他工具材料等(教师)范作、实物小闹钟等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1)汇报上节课调查的情况。(2)谈谈珍惜时间等方面的问题。2.出示范作。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课的常用工具(教师)小闹钟实物、范作等教学过程
13、1.故事导入。(1)从珍惜时间的故事引入(如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2)让学生谈谈感受。(3)教师小结,并板书:小闹钟。2.引导观察。教师出示小闹钟,再让学生描述其造型特点,并说出:该闹钟造型的优点和缺点(注意:刻度是固定的),以及最喜欢这只闹钟的哪一部分,哪些部分需要补充。3.集体欣赏。(1)教师出示书本图片及范作,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看了作品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还见到过哪些闹钟?你梦想中的闹钟是什么样子的?(2)师生讨论后,教师小结。4.表现感受。(1)提出作业主题:小闹钟(可以画自己见到过的闹钟式样,也可以画自己心目中的闹钟,还可以设计未来世界的闹钟)。(2)
14、提供创作建议:仔细构思闹钟的形状、色彩及它所具备的特殊功能,用恰当的方法(绘画或拼贴)和工具表现你思考的主题。5.深入体会。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6.拓展思路。(1)教师小结:要求学生课外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小闹钟。(2)收集有关闹钟的资料、制作材料、作品等。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有关拼贴闹钟的材料(教师)小闹钟实物、范作等教学过程1.示范制作,学生提问。(1)教师现场制作闹钟,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做必要的归类。(2)讲述剪贴注意事项:让学生说说剪贴前、中、后各环节要注意什么,教师补充小结并强调要注意安全、卫生等问题。(3)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2.教师指导,学生创
15、作。(1)主题:小闹钟。(2)形式:小组合作或个人制作。(3)指导:创意、材料、制作等。3.评价作品,推销产品。(1)师生共同评价作品。(2)让学生自愿上台介绍他的作品(名称、设计思路及过程和设计意义等),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补充评价,提问:你有什么建议要提供给作者?(3)本课和绘画课结合评出优秀奖、创新奖、设计奖等,并颁发证书。(4)请优胜者发言。(5)写一篇有关的体会文章。4.收集材料,延伸制作。(1)收集有关闹钟的资料及作品。(2)探索闹钟的发展历史(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朋友等)。(3)完成修改的作品上交,并陈列到班级的艺术角。六我的老师教材分析: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通过本课教学
16、,培养学生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主要的目的。同时,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因此,学生都比较清楚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记忆、想象,描绘出老师的形象,尤其注重五官的不同特征和表情的描绘,会加深自己对老师的认识,激发热爱老师、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教材选取了4幅用不同题材、不同手法、不同环境表现教师的范作:戴眼镜的老师表情严肃,上课中的老师表情丰富,弹钢琴的老师神采飞扬,坐在椅子上的老师谈笑风生形态各异的范作为学生更好地描画老师的形象提供了借鉴。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
17、出来。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教学过程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4)师生
18、一起评价。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七爸爸妈妈真忙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探究性的人物简单动态造型学习课,通过“你的爸爸妈妈从事什么工作”启发学生说说所
19、观察到的父母在工作中忙碌的样子,学习人物服饰、简单动态及活动场景的描绘。同时通过展示学生用多种工具描绘父母工作、生活的作品,启发学生用多种绘画创作手段和方法。本课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情感,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当然本课教学时也应注意对单亲家庭孩子创作情感的健康引导。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父母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难点:描绘出人
20、物动态的主要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 观察父母外形的特征(重点观察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忙碌的情景)、有关父母的照片、常用的绘画工具。(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范作、课件、数码照相机、带有表演镜子的教室(如形体教室)教学过程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2.出示课题
21、,情景表演,观察感受。(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3.探究学习。(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
22、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4.自由创作表现。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结合。鼓励学生将画送给父母。八快乐的假日教材分析:好玩、好动、喜欢自由自在,这是孩子的天性。假日意味着自由、开心、快乐,是孩子十分向往的。学生叙述假日的乐事、趣事,快乐的神情溢于脸上,这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是一件让学生感到快乐的事。本课是创作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假日美好的生活,表达愉悦的心情。特别强调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的夸张表现,运用多样化的色彩对衣饰加以个性化的造型
23、表现,以克服学生总是喜欢表现呆立、分散、雷同的人物的习惯和模式。具体安排了6张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图片,便于教学时欣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其中,一张为后印象派大师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其余的是优秀儿童绘画范例,他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快乐的感受,抒发了自己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具体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构思创作内容和安排构图,第二课时选择表现形式和创作作品。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用各种方式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假日生活的感性认识。2.学习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热烈的色彩来大胆地表现假日愉悦的心情,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3.通过
24、引导学生对假日的回忆、想象与表现,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假日生活的快乐。难点:对人物动作与表情等主要特征的把握、夸张与想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等(教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教学过程1.组织纪律。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感知引趣。(1) 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画面或活动的录像资料等。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2)引导学生观察快乐的人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年级 美术 上册 教案 浙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