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模板.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模板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一起看看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4.积累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作者以“详略得当”的写法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民间节日活动。教学难点: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从中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相关资
2、料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设计方案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写“元宵”二个字,想开去。2.喜欢元宵节吗?回顾自己印象中的元宵节的情景。3.今天学习一篇跟元宵节有关的文章。板书“故乡的”,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2.总体感觉故乡的元宵节不大热闹,
3、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三、直奔重点1.“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作者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的特点。2.学生默读圈画。3.汇报交流。4.提示: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灯节”的“灯”上。透过精读的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四、要点串讲1.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2.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五、拓展升华1.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法特点。2.提示: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
4、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读来显得格外清新自然。板书设计故乡的元宵汪曾祺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2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故乡元宵节的独特风韵,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基础知识1.生字:掷 扔,投,抛:投掷、弃掷、掷远。输 败,负:输赢、输理、输了两个球。捏 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屎 大便,粪。盏 量词,指灯:一盏灯。蜡 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
5、蜡烛。筒 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烟筒、邮筒、笔筒。营 筹划,管理,建设:营业、营造、经营、国营、私营。2.会写的词语:输出、曲调、捏造、吉利、投掷、灯盏、营业、高跷、竹筒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这是一篇乡土气息非常浓的文章。以故乡元宵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讲述了自己儿时过元宵节时的情景。简略介绍了元宵节白天街上的场景,重点描写了夜晚过灯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文章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2.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的介绍与描写,感受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3.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内心情感。4.教学突破点:以元宵节的风俗
6、习惯为切入点,结合课文对故乡元宵节的描写,进一步理解感受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从而体会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怀。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1.导入揭题。(1)对“元宵节”做以简短介绍。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元宵节”了解多少,有何印象?(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故乡的元宵。(3)质疑:故乡的元宵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2.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乡的元宵有什么特点。3.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4.又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读
7、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为课文分段。3.课文所介绍的故乡的元宵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什么?在文中找一找,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4.作者故乡的元宵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5.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自己的元宵节是怎么过的?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事令你特别难忘?6.课外拓展,查找相关资料,介绍不同地方的元宵节的不同风俗习惯。7.作业:练笔我的元宵五、板书设计故乡的元宵白天 送麒麟、掷骰子、吹糖人、捏面人、拉“天嗡子”、看烧香不热闹 静静的 晚上(灯) 一屋子灯、走马灯、孩子自己的灯、看围屏、放花、天上红灯笼六、资
8、料索引与精华作者简介汪曾祺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3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元宵节的民俗常识。针对本课文章较长,所涉及的内容离孩子的现实生活较远的特点,在课前我便让学生们熟读课文,并查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同时,我也将许多孩子们不常见的民俗
9、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向孩子们展示出来,并查阅了大量关于民俗方面的资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孩子们确实被精美的图片以及一些关于民俗的小故事所吸引,并能很好的融入其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都能主动的参与进来,特别是对于他们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如:花灯、吹糖人等更是爱说爱听。本文虽为散文,但在写法上却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对比,详略得当,按时间顺序等,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们都能够很好的掌握。但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去说自己感兴趣的风俗活动,而是按照我事先制定好的思路让学生按照时间的顺序去以此列举,这是课堂过于被动,没有调动好学生的兴趣,另外,没有注意到课堂中生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学生读完课文后并不认为故乡的元宵是静悄悄的而是热闹的,事后我认真的想了这个问题,这的确是孩子们真实的应该生成的想法,在课堂上我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拿出来,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作者说故乡的元宵不热闹,而我却忽略了这个问题。总之,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杯香浓的热茶,也许刚刚品尝会觉得其中有很多的苦涩,但细细品来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