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打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打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82018 年工作总结暨年工作总结暨 20192019 年工作打算年工作打算丹阳市农委丹阳市农委今年以来,市农委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镇江市及丹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农业供给结构调整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严格落实农业环境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全市农业保持稳定增长。一、一、20182018 年主要工作年主要工作(一)强化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一)强化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稳定提升农业产能,有效保障市民有效保障市民“米袋子米袋子” “菜篮子菜篮子”全面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积
2、极推进“大棚房”清理整治,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坚持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2018 年夏粮种植面积 46.2 万亩,单产 336kg,总产 15.53 万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44.9 万亩,单产 343kg;秋粮种植面积51.3 万亩,单产 606kg,总产 31.08 万吨;水稻种植面积48.1 万亩,单产 631kg,总产 30.37 万吨。承担实施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 4 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 9 个。统筹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全年生猪出栏 22.96 万头,存栏 15.13 万头;家禽出栏 1133.6 万羽,存栏 314.38 万
3、羽;羊出栏 1.67 万只,存栏 0.8 万只;牛奶产量 2531 吨。2加快渔业生态建设,新增设施渔业面积 660 亩,新增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 2031.5 亩;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迅速,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 783 亩,2018 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41224 吨,渔业总产值 23.27 亿元。园艺产业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力度,共引进新品种 10 个,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 4256.45 亩、蔬菜基地面积 1300 亩,全市蔬菜总产量 57.22 万吨、总产值 15.7 亿元,茶叶产量 383吨、产值 5220 万元,果品产量 7768.5 吨、产值 7005 万元。(二)以保持生态
4、平衡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二)以保持生态平衡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全面开展“263” 、 “116”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下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认真做好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开展禁养区长效监管和非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工作。禁养区养殖场全部关闭。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6.83%,小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 95.95%,畜禽粪污染综合利用率达到 90.33%。二是开展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突出功能区划要求,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制养殖区、禁止养殖区。三是推广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35.5 万亩左右,其中全承
5、包防治面积稳定在 12万亩以上,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试点开展粮食蔬菜等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1200 亩,形成面上示范推广模式。3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7-2018 年开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 3 万亩,完成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四是持续开展全市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水稻高产创建,全市实施面积 31000 亩,涉及 8 个镇区。五是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共建设省级监控点 60 个,目前已经完成对 60 个监控点的两季农产品采样工作。五是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坚持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统一为目标,完成成片造林面积约 0.5067 万亩,建设省级“三化”示范
6、村 4 个, “三化”示范片 1 处,四旁植树 60.11 万株,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 3 万亩,森林抚育面积 1.6 万亩。(三)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强化农业生产环(三)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强化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整建制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引领,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守法规和标准,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推进各类园艺标准园、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品安全养殖示范场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动生产单位按标生产、绿色生产。组织开展 “农药及农药残留” 、 “瘦肉精” 、 “兽用抗菌药
7、” 、 “生猪屠宰” 、 “生鲜乳” 、“农资打假”等六个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1160 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420 余家,开展媒体宣传 3 场次,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 178 张,发放各类宣传4资料 5517 份,开展培训 6 场次,参训 600 余人次。强化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从养殖环节、流通环节、屠宰环节加强生猪检疫审查,坚决杜绝病害猪肉流向市场。目前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农委,力争年内通过省农委审核。(四)以产业融合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集聚(四)以产业融合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集聚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一是坚持特色化、集
8、约化发展,紧紧围绕粮油加工、蔬菜、茶果、苗木等特色产业,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循环” 8 大园区。 “三资”投农项目合计 104 个,总投资额 12.18 亿元,完成全年指标的 101%,其中投资额达 500 万元以上规模项目 83 个,新增三资投农项目 30 个,全市“三资”开发农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二是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开展了 3 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动态检测,11 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检测,新增 1 个省级、7 个镇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 256 亿元,增幅 8.2%,带动农户数增幅 5.3%以上。三是全面开展大棚房调查与
9、整治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回头看”工作,努力形成调查全覆盖,整治不留死角、台账健全的设施农业监管体系。四是将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在实现益农信息社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5品上网营销,加快培育农业电商示范基地,全年上报“一村一品一店”11 个,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 3 亿元。五是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建立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集成创新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 14 期,培训 1504 人次。86 个行政村与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 “一村一所”覆盖率达到 68%。六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
10、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成功举办首届“丹阳农民丰收节” 、丹阳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和第二届“火龙果节” ,筹备 2018 年度 12 月份全市优质稻米评比,不断促进我市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农村综合(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丹阳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积极稳妥推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截止11 月 30 日,全市 12 个乡镇 168 个村已全面挂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率 100%。二是深入推进“
11、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协调处理土地确权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信访问题,推动确权成果运用,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适度规模家庭农场,6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累计目前全市在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 477 家,各类合作组织 1282 家,入社农户比例达 106.23%。四是强化金融支农。持续开展“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确保惠农补贴政策精准落地。切实履行市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全市小麦、油菜和水稻承保面达 100%,全年完成高效农业保费 2662 万元,占比达 56.7%。及时做好
12、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共处理各类赔案 3069 起,累计赔款金额 2036.41万元。加强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共为 52 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农融资款 3255 万元。五是全面推行“村务卡”结算制度。印发丹阳市全面推行“村务卡”实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的实施意见文件,出台“村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在村级全面推行“村务卡”实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明确“村务卡”办卡和保管、适用范围和标准、结报与对帐等各项工作要求,目前全市 168 个村均已按文件执行到位。今年,我委被省人社厅、省农委和省林业局评为全省农林农经系统先进集体。(六)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实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六)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实效,增强自我
13、发展能力,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一是从理顺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明晰各级、各部门扶贫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出台精准扶贫两年行动计划和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二是结合“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建档立卡户信息核查比对工作,7重新核定建档立卡户 3144 户(5688 人) 。明确 993 个帮扶责任人,派驻 77 名第一书记,实现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帮扶。三是针对前两轮市集中帮扶物业项目遗留问题,成立了市级政策性转化平台丹阳市惠农科技合伙企业,将前期集中帮扶物业项目纳入市级平台统一运作,保证稳定收益。四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针对性救助
14、政策。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710 元,五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9800 元(集中供养)和 9500 元(分散供养) ,出台丹阳市医疗救助办法 、 丹阳市慈善助医低保类特困对象实施方案 ,有效降低因病致贫建档立卡户医疗支出。(七)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推(七)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组织人事、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等工作稳步前行动组织人事、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等工作稳步前行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具体安排,组织好集中学习,积极申报优秀案例。今年共上报优秀案例 8 例,机关党支部被评为优秀案例。组织 5 场次集中
15、授课,有“总工会耿老师讲的心理学讲座、江科大郭教授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市纪委张主任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等等。二是严抓整改落实,推进党组织基础建设。今年 3月-4 月份,市委第四巡察组起对我委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巡察。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逐条积极8落实整改到位。三是狠抓作风建设,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结合“五事联动” ,紧贴农时关键环节,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知识宣传、放心农资下乡”等活动,深入基层,切实履行服务职能。围绕我市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好党员志愿服务,开展好“暖企惠民”大走访。稳步推进“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书记项目,以党建为引领,强化脱贫攻坚组
16、织保障,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中彰显党员本色。四是提升服务质量,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省、市“两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100 余批次,配合上级开展信访复查 5 件,圆满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调处成功率达 98%以上。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业工作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攻坚期、深化改革的“触动期”,一些原本存在“短板”的问题更加凸显,一些深层次发展的问题也正在逐步显现:(一)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尽管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在整体上,农业园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园区核心区”,在带动周边农业发展方面成效上还不显著。9(
17、二)农业产业化体系仍不健全。真正能够发挥组织、带动与示范引领功能的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还很缺乏,农业种养水平的快速提升与市场化营销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三)农业改革发展的压力较大。新形势下,农业财政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相关农业项目配套管理机制还不顺畅。新的环境保护法出台后,在法律层面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等农业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业在发挥产业基础功能的同时,必须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功能,政策性保护与地方建设发展还不相适应,农业可开发利用的空间越来越窄。三、2019 年工作设想2019 年,市农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线,以
18、实施 “生态安全农业”为总抓手,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象上、产业集群发展成效上、新型服务体系培育上、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上”四个方面求突破,努力在“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品牌化建设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化应用水平、生态化安全水平”五个方面不断提升,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第一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10一是加大农业发展空间保护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87 万亩(含复种面积),确保 2019 年完成全市“两区”划定任务,其中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 52 万亩,小麦生产功
19、能区 35 万亩;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5 万亩,其中划定油菜生产保护区 4 万亩,大豆生产保护区 1 万亩。根据省、镇江市和丹阳市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 二是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建设成效,全面完成 2018 年度10000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跨年度建设任务。继续引导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向示范区倾斜。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绿色优质高效创建步伐,加快提升水稻综合种养水平,加强防治技术指导,提
20、高防治水平,提高技术到位率。三是助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推广,加快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实施蔬菜产业振兴计划。力求通过提质改造,以规模生产基地、农业加工企业为核心,进一步落实相关补贴政策,推11动基地生产设施优化升级,提升“菜篮子”工程保障能力。四是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按照丹阳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2017-2025) 和丹阳市畜禽养殖布局调整优化方案 ,构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网格化长效监管工作格局,促进全市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突出功能区划要求,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制养殖区、禁止养殖区,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切实提升环
21、境生态效益。第二个方面: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第二个方面: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以司徒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全市 8 个农业园区建设。一是围绕“有样子”,加快完善提升园区功能。重点围绕园区生产、加工、服务功能,加快推动园区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形象,切实增强园区承载项目、带动发展的能力。二是围绕“有活力”,加快培育园区市场主体。对农业园区实行政策聚焦、项目集聚和产业集中,推动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加快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形成集群优势、市场优势。三是围绕“有影响”,加快推动园区多产业联动。依托区
22、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立足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12壮大发展一产产业,合理发展二产产业,深化推进三产生态旅游业,不断激发产业园区发展新动能。第三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第三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是积极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速提升创新能力,促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的创新主体。二是大力推广新型适用农业科技。围绕生态农业、安全农业,促进成果转化应用,重点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种植、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温室大棚智能控制
23、、畜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等新型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顺应农业发展要求和基层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力建设,逐步解决基层农技人员不足等问题。第四个方面:着力抓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第四个方面:着力抓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一是做强农业产业化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向专业村渗透,引导专业村向龙头企业靠拢,加快“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力争新建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申报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省级试点县,充分发挥农13民合作社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按照“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的原则,
24、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拓宽服务领域,提升农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三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受益为根本出发点,拓宽培训渠道,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四是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试点,与相关银行进行探索试点,力争在融资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深入推进农业大灾保险试点,抓好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不断提高种植业保障水平。抓好高效农业保险投保工作,做到愿保尽保,确保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达 55%以上。第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农业产业
25、融合发展第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引导发展传统加工产业。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一批传统加工产业,促进与农业龙头企业产业联动,丰富农业文化要素,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深化农业品牌建设。着力改变发展思路,整合资源打造一批核心品牌,减少品牌内部竞争力。切实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推动知名农产品电商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三是大力培育推介休闲观光农14业。聚力挖掘和打造一批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农游景观和主题活动,提升全市休闲观光农业的软实力和吸引力,增强农业产业后劲。第六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第六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26、坚持源头治理与过程监管、阶段性整治与长效性防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农产品全过程管理体系。生产方面,突出标准化。强化动植物检验检疫,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推广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绿色防控等技术,引导发展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突出常态化。坚持“检打联动”,深入开展禁限用高毒农药、“瘦肉精”和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规范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领取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农资单位,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有序进行农药经营许可发放工作,确保农药经营户持证经营,规范我市农业投入品市场经营秩序。及时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始终保持
27、高压态势,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第七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第七个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巩固“263” “116”专项整治成效,对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实现关停,全面完成适养区规模养殖场的改造任务,确保完成小散畜禽养殖户粪污整治提升。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网格化长15效监管工作格局,促进全市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二是推进渔业生态建设。严格遵守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排放标准,结合“263”行动和河长制,选择 100 亩连片虾蟹养殖塘口开展池塘生态改造试点,通过净化、吸附、过滤和生物化学手段,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切实强化农业面源污染
28、治理。按照关于在苏南地区整体推进耕地轮作休耕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8】89 号)以及镇江市要求,通过连续三年对全市 38 多万亩耕地实施轮作休耕,形成符合我市生产特点的可持续轮作休耕计划安排、资金筹集、监测考核、技术模式、分级监管体系和常年轮作休耕体制,减少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做好省级太湖项目的建设管理和验收工作,督促指导开展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和利用工作,加强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管理,努力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丹阳市长江(夹江)生态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及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种植业
29、化肥与化学农药减量、长江禁渔期制度、规范渔业捕捞等相关工作,开展渔业增殖放流试点,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第八个方面:着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八个方面:着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6一是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完善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将贫困的认定标准从单一的收入指标向统筹兼顾的家庭收支的实际生活水平指标体系。制定分类系统性帮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力量,形成政府部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金融保险等共同参与救助的工作格局,通过临时生活救助、临时医药救助和节日尉问方式,尽可能给予多的帮。把建档立卡户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危房改造进度,提高建档立卡户的补助标准,切实保障建档立卡户的基本住房安全二
30、是加快实施健康扶贫。对建档立卡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市财政缴纳,保障建档立卡户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研究制定提高我市关于建档立卡户二次比例相关方案,努力实现低收入人口“看得了病、看的好病”的目标。三是优化资金使用效果。依托涉农项目资金阳光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资金的使用方式,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参照丹阳市惠农科技合伙企业做法,将其他涉及到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
31、化给经济薄弱村和建档立卡户,资产由村集17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明确资产运营方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建档立卡户。四是扎实推进“阳光扶贫” 。加强“阳光扶贫”常态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镇街道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及帮扶责任人的帮扶职责,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拓展帮扶举措,因地因户施策,推动“阳光扶贫”系统高水平、高质量运行,确保 77 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80 万元,3236 户建档立卡户(5643 人)人均收入达到 8000 元,脱贫率 100%。第九个方面:着力抓好党建促发展第九个方面:着力抓好党建促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找准有效载体和教育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提升干部队伍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党建活动阵地建设,深化“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优化党员“先锋亮绩、积分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党支部质量提升工程;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形成以党建带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的新格局,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