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机化学》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教学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12015 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授课题目: 薄膜干涉 所属课程: 大学物理学 授课教师: 陈莹莹 日 期: 2015 年 12 月 10 日 2015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2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方方 案案 课 程 说 明授课题目薄膜干涉所属课程大学物理学相关知识点薄膜干涉的特点(光程差计算)和形成条件薄膜干涉的应用授课时长15 分钟适用对象我校理科、农科开设大学物理课的各专业使用教材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王国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教 学 分 析教学背景1. 教学内容分析:薄膜干涉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如阳光下肥皂泡上出现的五颜六色的花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许多应用,如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精密工件表面平整度的检查、给苹果增色的反光膜等。本节课对薄膜干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薄膜干涉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2. 学生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高中物理学、数学和高等数学,学生已具备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薄膜干涉的特点和形成条件,会通过光程差计算分析薄膜干涉的条纹特征;学会用薄膜干涉的理论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应用。2. 能力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
3、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内容1. 薄膜干涉的特点(光程差计算)和形成条件;2. 薄膜干涉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薄膜干涉的特点(光程差计算);2. 教学难点:薄膜干涉的应用。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教学方法光学理论较为抽象,是大学物理学里学生普遍感觉较困难的章节。而薄膜干涉理论部分相对简单,因此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的设计与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同时,在应用实例的讨论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原理入手,结合不同的条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为主:光学知识较为抽象,PPT 能够通过展示实例照片、动画演示光路图和模型图等形式,将抽
4、象的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2. 板书为辅:个别推导采用板书形式。2015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3教 学 过 程 设 计1. 回顾采用提问、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的形式,回顾干涉的基本知识,包括干涉条件、光程差、干涉相长/相消(明纹/暗纹中心)和半波损失,为讲授本节课的内容做准备。2. 引入由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应用入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本质都是薄膜干涉。本节课将对薄膜干涉的物理原理进行具体分析,最终解释自然现象,并讨论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本次课内容( (1)薄膜干涉的特点和形成条件)薄膜干涉的特点和形成条件薄膜干涉的特点为简单起见,我们只对光线垂直入射到薄膜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教学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