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松鼠》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五上《松鼠》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上《松鼠》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 / 1212松鼠松鼠精品教案精品教案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一课有很大不同。文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松鼠的特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呼唤我们人类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驯、矫、歇”等 8 个生字,会写
2、“鼠、秀、玲”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4.学会观察动物,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说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2.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某一种动物的活动。2.激发心中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驯、矫、歇”等 8 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等
3、11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要点把握要点把握2 2 / 12121.读写、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通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包括松鼠)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动物。导语: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有的同学家中养了一些动物,从电视中、在动物园里,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动物,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并且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一下它的特征吗?(温顺的猫、活泼可爱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是的,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应该保
4、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某类动物的说明文,你该如何观察?又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松鼠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明确:以说明对象为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要介绍作者。布封布封(17071788) 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历时 40 年终于写成了 36 册的巨著自然史 。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2.教师出示松
5、鼠特写图片及知识卡片,补充介绍松鼠的相关知识。(教师出示课件。 )松鼠是脊椎动物,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它是小型兽类,体重 300400克,体长 2028 厘米。尾蓬松,长 1524 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松鼠” ,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生活在山区、树林间,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松鼠喜食松3 3 / 1212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3.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再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初步感受本文与太阳一文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异。预设:预设:教师出示卡片内容,指名朗读。可以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更多有关松鼠的知识,
6、以小组为单位给松鼠建立一个档案,以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松 Error!Error!良 Error!Error! 凉 Error!Error! 光 Error!Error!窄 Error!Error!健 树Error!Error! 苔Error!Error! Error!Error!强 理 圆Error!Error!形(2)分组交流,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在朗读中圈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若小组交流后仍不理解,可以在全班交流讨论。预设:预设: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说
7、明文,文中既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名词,如“榛子、榉实、帽缨、四足兽、苔藓”等;也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形容词,如“驯良、矫健、玲珑、机警、警觉、敏捷、坚实”等。在解决这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时,学生可以结合初读课文时获取的信息,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来读准字音、弄清词义,然后通过和同学交流来进一步理解、运用这些词语,最后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积累。(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生词带入课文中朗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松鼠的特点。(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能表现出松鼠的特点的句子。(2)学生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预设:预设:文章第
8、 1 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从这句话中我们大致了解了松鼠的主要特征。明确: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交流感受。4 4 / 1212问题: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松鼠在外形、性格、行为和生活习性上分别有什么特点?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松鼠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学生交流阅读感受。预设:预设: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感受,教师巡视课堂,适时解答疑问。示例:示例:师: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松鼠的?生:生:从形体方面表现它漂亮的特点。生:生: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等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
9、。师: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吗?生:生: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它们乐于晚上出来活动;摘果实,喝露水。生:生:课文还从松鼠过河、警觉、跑跳、叫声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了它乖巧的一面;最后,从繁殖、换毛、喜欢洁净方面来说明松鼠其他的生活习性。学生交流后明确:学生交流后明确:第 1 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 2 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这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 3 自然段侧
10、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从被惹恼时发出的不高兴的叫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第 4 自然段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第 5 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2)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观察来想象、体验。5 5 / 12123.教师引导学生以简洁的词语概括文章介绍的关于松鼠的知识。(教师出示课件。 )漂亮的外形 驯良的习性 乖巧的行为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四、课堂回
11、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过渡:同学们,松鼠真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惹人喜爱。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的习性特点介绍给我们的呢?是不是像前一课太阳一样来进行说明的?这些将是我们下节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小结: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作者布封的一些知识,识记了生字新词,熟悉、朗读了课文,弄清了各段所写的内容,了解了松鼠的习性特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示例:示例: 同学在课前展示了他搜集的一些动物的资料,说明预习充分; 同学给我们讲述了他所知道的松鼠的一些习性特征; 同学朗读课文流畅,听起来轻松、活泼; 同学能迅速准确地找出每段的重点句,从而很快地把握每段的意思。
12、总而言之,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能集中注意力,既能自主学习,又能合作交流,使我们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积累文中描写松鼠的优美词句。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2.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要点把握要点把握6 6 / 12121.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2.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仿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文中优美的词语
13、,学生理解词义并造句运用。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敏捷 机警 警觉 连蹦带跑 锐利 光光溜溜预设:预设:教师出示的词语大多与小动物有关,学生在运用词语造句的时候可以以小动物为对象。2.教师口头提问,学生抢答,再次感知小松鼠的特点。(1)松鼠的外形特点: (2)松鼠的性格特点: (3)松鼠的行为特点: (4)松鼠的生活习性: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松鼠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课文,走近松鼠,具体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种可爱的小动物的。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细读文本,了解松鼠。(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五上 松鼠 教学 设计 完整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