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暂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暂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暂行).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 (实践教育类实践教育类) )学学 分认定及实施办法分认定及实施办法 (试行)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一条 为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 加第二课堂活动,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促进、 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 特制订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类) 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章第二章 学分修读规定及要求学分修读规定及要求第二条 学生在校期间,除必须完成第一课堂及 第二课堂必修项目所规定的学分外,还需于第七学期 结束前修满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类项
2、目所规定的总学分 方能毕业。 第三条 学生应根据第二课堂具体的活动内容, 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主选择参加第二课 堂活动,完成规定要求和任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 取相应学分。 第四条 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类)学分指培养计 划中课外学习与实践模块内第二课堂、学术讲座和形 势与政策,共计 12 学分1,其中学术讲座和形势与1 详见附件详见附件 1。2政策2至少各必修 1 学分。第五条 学生需在第七学期结束前,修满第二课 堂(实践教育类)12 个学分。每学年学生参与第二 课堂(实践教育类)所选学分最多不能超过 6 学分, 直至修满 12 学分为止。第三章第三章 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类)主要内容第
3、二课堂(实践教育类)主要内容第六条 学生可通过以下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类) 活动获得学分:1.社会实践类;2.团学联与社团活动 类; 3.学术报告与讲座类;4.学科与文体竞赛类;5. 创新创业类;6.国(境)外访学游学类。一、社会实践类一、社会实践类 社会实践类学分适用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的 各类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生产实习(非毕业实习) 等活动。每学年每生社会实践类学分上限为 3 学分。 每学年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累计 5 个工作日或参与 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累计 5 次(活动总时数不少于 20 小时),经考核合格3,获取 1 学分。每学年,每生参加同一或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所获 得的第二课堂学分
4、数可以累计。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获得表彰可取得相应的 加分学分。具体分值见表 1。表表 1 1 社会实践类加分项目分值表社会实践类加分项目分值表2 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2 学分)包括课堂教学(学分)包括课堂教学(1 学分)和课外学习(学分)和课外学习(1 学学 分)分) 。此处必修的。此处必修的 1 学分为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学习学分。学分为形势与政策课课外学习学分。3 学生凭实践单位证明和实践小结至院(系、所)辅导员处认定。学生凭实践单位证明和实践小结至院(系、所)辅导员处认定。3类类 别别计分项目计分项目学学分分认定依据认定依据认定方式认定方式国家级2省部级1个人奖项校院级0.5国家级
5、2省部级1社会实践加分项目 团队奖项校院级0.5获奖证明学生持组织方开具的证明材料至院(系、所)辅导员处进行认定登记备注:备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类项目获得表彰可取得相应加分学分。其中,社会实践“团队奖项”每位成员加分原则为:团队人数(5 人)乘以系数 0.8,团队人数(5 人)乘以系数 0.5。每学年每生获得多项社会实践类表彰,学分可累计。二、团学联与社团活动类二、团学联与社团活动类 学生在校期间,每学年参加由学校或者院(系、 所)组织的团学联与社团活动,完成规定的学习、实 践任务,经学生活动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可认定相应 学分。每学年每生参加团学联与社团活动类学分上限 为 3 学分。具体分值见
6、表 2。表表 2 2 团学联与社团活动类学分分值表团学联与社团活动类学分分值表4类类 别别计分项目计分项目学分学分认定依据认定依据认定方式认定方式基础分值团学联和社团活动参与者1国家级2省部级1个人奖项 校级0.5国家/市级2团学联与社团活动类加分项目团队奖项校级11.社团成员相关证明材料;2.获奖证书或证明学生持组织方所开具的证明材料至院(系、所)辅导员处进行认定登记备注:1团学联与社团活动参与者:团学联与社团活动达标者(具体要求见团委细则)。2学生参与团学联与社团活动获得表彰者可获得加分项目学分,其中,获得“团队奖项”的每位成员加分办法见团委细则。3每学年每生参加多类团学联与社团活动所获得
7、的第二课堂活动学分数可以累计。三、学术报告与讲座类三、学术报告与讲座类 学术报告与讲座类学分由学术讲座和形势与政策 讲座构成(学术讲座和形势与政策讲座4至少各必修1 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或由学 校组织的“科学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甲申讲坛以及 各院(系、所)、研究院(所)、中心、工作室等组 织的学术报告、讲座,每学年听满 10 次并递交 1 篇 心得体会,经审核通过可获 1 学分。每学年每生学术 报告与讲座类学分上限为 3 学分。具体分值见表 3。4 港澳台学生可免修港澳台学生可免修“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学分,但所免学分应以参加其他学分,但所免学分应以参加其他 第二课堂活动
8、所得学分补足。第二课堂活动所得学分补足。5表表 3 3 学术报告与讲座类学分分值表学术报告与讲座类学分分值表类类 别别计分项目计分项目学学分分认定依据认定依据认定方式认定方式学术讲座1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与讲座与讲座形势与政策讲座11. 听课记录表52. 心得体会学生持组织方所开具的证明材料至院(系、所)辅导员处进行认定登记四、学科与文体竞赛类四、学科与文体竞赛类 (一)学科专业竞赛项目:校级、省部级、国家 级、国际级各类学科竞赛及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行业协会、学会主办的专业竞赛等。学科竞赛类比赛 具体分值见表 4。表表 4 4 学科竞赛类学分分值表学科竞赛类学分分值表类类 别别获奖级获奖级
9、获奖等级获奖等级学分学分认定依据认定依据认定方式认定方式5 见附件见附件 26别别一等奖2.5二等奖2.25三等奖、单项奖2国际级成功参赛奖0.25一等奖1.75二等奖1.5三等奖、单项奖1.25国家级成功参赛奖0.25一等奖1二等奖0.75三等奖、单项奖0.5省部 (上海 市)级成功参赛奖0.25学科竞赛校级三等奖及以上0.251.参赛证明 2.获奖证书学生持组织 方所开具的 证明材料至 院(系、所) 辅导员处进 行认定登记备注: 1.凡没有淘汰赛的各类赛事,成功参赛奖不可申请学分。 2.以名次计奖的竞赛项目,获得第 1 名至第 3 名等同于一等奖;第 4 名至 第 6 名等同于二等奖;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财经大学 本科生 第二课堂 学分 认定 实施办法 暂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