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上27课《论语》二则教案 .doc
《北京版三年级上27课《论语》二则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三年级上27课《论语》二则教案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版三年级上27课论语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做到节奏停顿得当。2、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得到启迪。3、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4、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韵味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学思结合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发现新知激发兴趣1、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论语一则,谁还记得?(指两生,再全班齐背)课件出示:三人行2、光会背可不够,你知道这
2、句话是什么意思吗?3、你记得真清楚,说得也很明白,在这方面你就能成为我们大家的老师了。4、刚才我们复习了论语一则,孔子的话让我们知道做人要有虚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文言文同样出自于论语,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体会明确句意的重要性1、请您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看你能不能把字音读准?课件出示:两则论语。(指名一生)2、生字读音有点难,咱们先标上拼音,自己再练练,看看这回能不能读准、读通顺了。(学生自由读)谁来试试?(指名两生)3、指导字音。(1)文中四个生字读的都挺准的,但这儿有个多音字(课件强调:为)既念wi又念wi,猜猜在这句话里应该读哪个音?为什么?(学生争
3、论)(2)不能瞎猜,猜得对不对得用字典检验一下。老师从字典中查到了这个多音字,请你默读它的意思。课件出示:为两个读音的不同解释想一想,根据哪个意思能确定这个字的读音呢?(引导学生说把哪个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当)这么解释比较合理,你们同意吗?这个字的意思是做、当。课件出示:为:做、当。这个字读?课件出示:为:wi(3)把字义放到句子里解释,看看句子通不通,这样来选择字的正确读音真是个好方法。可见,学习古文时,弄清字义、句意真的很重要。 三、了解句意积累方法感悟道理(一)学习第一则,积累学法,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思结合”。1、回忆方法。(1)以前学过哪些方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或者句子意思?(板书:
4、看)谁给大家读读第一则论语中注释了哪几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子、故、新的意思,指名读)说明:连词成句是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2)那些没注释的字,我们怎样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连)2、运用方法。(1)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方法(指板书),自己试着解释第一则论语中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吧。(2)小组里交流交流,这个字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3)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字或词什么意思的?(问别人,也是种好方法,但应该是在经过自己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问。板书:问)相机指导温:复习。什么叫复习?(把学过的知识再学一遍。)而:回忆刚才复习“择其善者而从之”时,那个“而”什么意思?是连词,没有实际
5、意义,可以不解释。复习已有知识对我们学新知识很有帮助。知:知道。矣:文言助词,一般放在结尾,相当于“了”。(4)字的意思弄清楚了,现在就请你连一连,试着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吧。3、汇报学习成果,积累方法。(1)谁愿意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成果?(指名)不通顺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举例: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指名说)你说得挺清楚,没把每个字词的意思一个个的拼在一起,连成句子,做了适当的调整。(板书:调)(2)小结:调整时,有时需要添几个字,有时需要减几个字,有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以后,我们还可能遇到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情况呢,但不管怎么调,都不能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试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北京版三年级上27课论语二则教案 北京 三年级 27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