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生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生理学.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非常重要)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经载体或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或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其中,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是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出胞或入胞是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举例O2、CO2、N2、NH3、H2O、乙醇、尿素等的跨膜转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普通细胞,离子(K+、Na+、Cl-、Ca2+)肠及肾小管吸收葡萄糖。Na+泵、Ca+泵、H+-K+泵移动方向物质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的一侧移向低浓度的一侧物质从高浓度梯度或高电位梯度一侧移向低梯度的一侧物质分子或离
2、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移动移动过程无需帮助,自由扩散需离子通道或载体的帮助需“泵”的参与终止条件达细胞膜两侧浓度相等或电化学达细胞膜两侧浓度相等或电化学受“泵”的控制势差=0 时停止势差=0 时停止能量消耗不消耗所通过膜的能量,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势能不消耗所通过膜的能量,属于被动转运消耗了能量,由膜或膜所属细胞供给一、单纯扩散单纯扩散的方向及速度取决于: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二、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物质的扩散是在通道或载体帮助下完成的,这些通道或载体是位于细胞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易化扩散是非脂溶性物质的转运方式之一。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介导方式借助于通
3、道蛋白质的介导借助于载体蛋白质的介导转运方向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顺浓度梯度进行转运速率快慢特性离子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载体与溶质的结合具有化学结构特异性特点相对特异性,特异性无载体蛋白质高通道具有静息、激活和失活等不同功能状态,通道的导通表现为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无饱和现象化学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饱和现象举例带电离子 K+、Na+、Cl-、Ca2+的快速移动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的跨膜转运三、主动转运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如钠泵、钙泵、H+-K+泵。钠-钾泵是在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简称钠泵。钠泵具有 ATP 酶的活性,又称为 Na+
4、-K+依赖性 ATP 酶。Na+泵的活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 Na+和 K+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其生电性活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钠泵活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pH、Ca2+浓度的相对稳定;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条件;钠泵活动所造成的膜内外 Na+浓度势能差(势能储备)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四、出胞和入胞出胞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入胞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进入细胞的过
5、程。均属于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非常重要)一、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及其特点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一般在-100-10mV 之间。其特征是在大多数细胞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细胞内电位低于胞外,即内负外正;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两侧不同极性的电荷积聚的结果,通常把这种静息时位于膜两侧电荷(外正内负)分布的状态称为极化。当膜电位绝对值增大时,称为超极化;反之,称为去极化;细胞在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
6、化。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主要由 K+外流形成,接近于 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1)细胞内外 Na+和 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 Na+而细胞内高 K+。(2)安静时膜对 K+的通透性远大于 Na+,K+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电-化学平衡。(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卫考在线 整理细胞膜对 K+和 Na+的通透性是静息电位的主要决定因素。3.影响因素(1)细胞外 K+浓度的改变 当细胞外 K+浓度升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2)膜对 K+和 Na+的相对通透性改变 对 K+通透性增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对 N
7、a+通透性升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3)钠-钾泵的活动水平。(常考)(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掌握)动作电位上升支膜对 Na+通透性增大,超过了对 K+的通透性。Na+向膜内易化扩散(Na+内移)锋电位大多数被激活的 Na+通道进入失活状态,不再开放绝对不应期Na+通道处于完全失活状态相对不应期一部分失活的 Na+通道开始恢复,一部分 Na+通道仍处于失活状态动作电位下降支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外流)负后电位复极时迅速外流的 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 K+的外流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三、兴奋与兴奋性(一)兴奋 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称为兴奋。只有可兴奋细胞(并
8、不是所有细胞)接受刺激后才能产生动作电位。(二)兴奋性 生理学中把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细胞的兴奋性。(三)兴奋性变化的规律 细胞在产生每个动作电位后,依次出现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可兴奋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特点及其机制(掌握)分期与动作电位的相应关系兴奋性持续时间(ms)机制绝对不应期锋电位降至零0.30.5钠通道开放后完全失活,不能立即再次被激活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 逐渐恢复3钠通道部分恢复超常期 负后电位后期 超过正常12钠通道大部分恢复,而膜电位靠近阈电位低常期 正后电位低于正常70钠泵活动增强,使膜电位值加大,膜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加大(四)阈值
9、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最好指标。阈下刺激只能引起低于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在刺激超过阈强度后,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所达到的最大值,就不再依赖于所给刺激的强度大小了。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一)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学说(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传导 神经纤维上某一点被刺激而兴奋时,其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导。但在整体情况下,突触传递的极性决定了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单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 与突触传递相比较,神经纤维可以接受高频率、长时间的有效电刺激,并始终保持其传
10、导兴奋的能力,称为相对不疲劳性。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重要考点)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神经-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组成。终板膜上有 ACh 受体,即 N2型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神经兴奋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 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ACh 囊泡破裂释放ACh 进入接头间隙ACh 与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结合终板膜对 Na+通透性增高Na+内流产生终板电位(局部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时产生肌细胞动作电位。可见接头前膜处 Ca2+的内流对于突触小泡内 ACh 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接头前膜以量子释放的形
11、式释放 ACh。一个突触小泡中所含的 ACh(每个突触小泡内约含有 1 万个 ACh),称为一个量子的 ACh。在静息状态下,接头前膜也会发生约 1 次/秒的 ACh 量子的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电位的微小变化,称微终板电位(MEPP)。当接头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和 Ca2+内流时,大量的突触小泡几乎同步释放 ACh,产生的 MEPP 会叠加,形成平均幅度约为 50mV 的终板电位(EPP)。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目前认为,它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
12、传向肌细胞的深处;肌质网(即纵管系统)对 Ca2+的释放和再聚积。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偶联因子是 Ca2+。临床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生理学(2)血血 液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非常重要)一、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 体液的组成及占体重的百分比如下:(二)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内环境。(三)稳态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内环境的稳态。所谓保持相对稳定或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并不是说“静止不变”。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二、
13、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一)血量 血量是指人体全身血液的总量。(二)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三)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 3748。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 99,所以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血细胞比容增加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四)血浆蛋白的功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结合,使之不会很快从肾脏排出;运输功能;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营养功能。卫考在线 整理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
14、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 1.0251.030,红细胞的比重为 1.0901.092。血液中红细胞数愈多则全血比重愈大,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愈多则血浆比重愈大。(二)血液的黏度 全血的黏度主要决定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浆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三)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两者在形成、大小及作用上均不同,其区别见下表。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比较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形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 NaCl)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大(300mOsm/kgH2O)小1.3mOsm/(kgH2O)意义维持细
15、胞内外水平衡,保持RBC 正常形态和功能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浆容量注:1mOsm/kgH2O=1mmoL/L(四)血浆 pH 值 正常人血浆 pH 值为 7.357.45。血浆 pH 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血液 NaHCO3/H2CO3缓冲系统的缓冲,肺的排酸功能以及肾的排酸保碱功能。第二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非常重要)一、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成年男性:(4.05.5)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3.55.0)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10150g/L(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2.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 O2和 CO2;对血液
16、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三)红细胞的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维生素 B12和叶酸是合成核苷酸的辅助因子。二、白细胞生理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种类和功能见下表。白细胞种类百分比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55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碱性粒细胞01参与过敏反应(型变念)单核细胞38吞噬作用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及调节淋巴细胞2040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 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三、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数量
17、 正常成年人为(100300)109/L。(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黏附。血小板不能黏附于正常内皮细胞的表面。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小板即可黏附于内皮下组织。(2)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为血小板的释放。从致密体中释放的物质主要有 ADP、ATP、5-HT、Ca2+;从 -颗粒中释放的物质主要有 -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因子PF4、PF5、vWF、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PDGF 等;临时合成并释放的物质主要有血栓烷 A2(TXA2)。(3)聚集: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
18、互粘着,称为血小板聚集。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b/a 的参与。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 ADP、肾上腺素、5-HT、组胺、胶原、凝血酶、TXA2等;病理性致聚剂主要有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血小板释放的 TXA2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4)收缩:血小板具有收缩功能。血小板活化后,胞质内的 Ca2+增高可引起血小板的收缩反应。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使血块回缩。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时,可使血块回缩不良。(5)吸附: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等)。2.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
19、凝固 3 个环节。血小板与这 3个环节均有密切关系。(常考)(1)血管收缩: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组织并释放 5-羟色胺、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2)血小板血栓形成:1)血小板粘附识别损伤部位,使止血栓正确定位。2)活化的血小板释放 ADP 和 TXA2,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达到初步止血。(3)血液凝固:1)活化的血小板为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 X 和凝血酶原的激活。血小板还释放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大大加速了凝血过程。2)凝血块中血小板收缩,引起血块回缩,挤出其中的血清,使血凝块变得更加坚实,牢固
20、封住血管破损部位。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抗凝(重要考点)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包括 3 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凝血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1.启动方式不同 内源性凝血途径通过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组织因子(不是血液中的)暴露于血液启动。2.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数量多,且全部来自血液,外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因子的参与。3.外源性凝血途径比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二、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体内生理性抗凝物质可
21、分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 C 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三类。(一)抗凝血酶 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a、X、a 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从而抑制它们活性。肝素可使抗凝血酶的抗凝作用增强 2000 倍。(二)蛋白质 C 系统1.灭活凝血因子 Va、a,抑制凝血因子及凝血酶原的激活。2.促进纤溶蛋白溶解。(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TFPI 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其先与凝血因子a 结合而抑制后者的催化活性,同时 TFPI 变构与凝血因子a-组织因子复合物结合,形成四合体灭活凝血因子a-组织因子复合物,负反馈的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四)肝素1.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
22、抗凝作用。2.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TFPI 而抑制凝血过程。第四节 血 型(重要考点)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一)血型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二)红细胞凝集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起抗原作用的是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是存在于血浆中的 -球蛋白,称为凝集素。输血反应就是由于在体内发生了红细胞凝集。在体外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进行血型鉴定。二、A
23、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ABO 血型系统:1.ABO 血型的分型 见下表ABO 血型的分型(掌握)血型红细胞膜上所含的抗原血清中所含的抗体O无 A 和 B抗 A 和抗 BAA抗 BBB抗 AABA 和 B无抗 A 和抗 B2.ABO 血型的鉴定 常规 ABO 血型的定型包括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正向定型是用抗 A 与抗 B 抗体检测来检查红细胞上有无 A 或 B 抗体;反向定型是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 A 或抗 B 抗体。三、输血原则输血最好采用同型输血。即使在 ABO 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1.用碘酒、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后,用消毒干燥
24、注射器抽取受血者及供血者静脉血各 2ml,各用一滴制备红细胞悬液,分别标明供血者与受血者。余下血分别注入干净小试管,也标明供血者与受血者,待其凝固后析出血清备用。2.左两凹玻片左侧标上“主”(即主侧);右侧标上“次“(即次侧)。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分别用竹签混匀。3.1530min 后,观察结果。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临床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生理学(3)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非常重要)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是指心
25、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容积、压力以及瓣膜的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时相压力心房 心室动脉瓣膜AV SV心室容积的变化血流方向等容收缩期PaPa关 开迅速减少心室到动脉减慢射血期PaPvPvPv蛋白质脂肪,与食物的理化性质有关。在胃的各部分中胃窦部环行肌最发达,收缩活动也最活跃。因此,胃窦的运动功能是胃排空的主要动力。胃内因素促进排空:胃内容的量和排空速度呈线性关系。迷走-迷走反射与壁内神经丛反射可使胃运动增加,加快排空;排空常受情绪的影响,在激动、兴奋时加快,忧虑、悲伤及疼痛时排空减慢;蛋白质产物,可促进促胃液素释放,促胃液素可以加强胃
26、体和胃窦收缩,但由于它同时也增强幽门括约肌的收缩,所以其作用不是促进而是延缓排空。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排空:盐酸、脂肪、高渗溶液、蛋白消化产物、机械性扩张刺激,通过肠-胃反射和刺激小肠上段黏膜释放缩胆囊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可抑制排空,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被中和、消化产物被吸收,抑制胃排空因素被消除后,胃运动又增强,因此,胃排空表现为间断性的。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非常重要)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最重要的部位。一、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1.胰液的性质和主要成分 胰液为无色、碱性液体、pH约为 8.0,且分泌 1.5L。为等渗液,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物(包括 N
27、a+、K+、Cl-、HCO-3),等离子(由小导管细胞分泌、有机物(腺泡细胞分泌的胰酶)。2.胰液主要成分的作用(1)水和 HCO-3 HCO-3中和胃酸、保护肠道黏膜,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 pH 环境。(2)蛋白水解酶 胰液中较重要的蛋白质水解酶分别是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种大小不等的多肽,羧基肽酶可以水解多肽为氨基酸。小肠液内的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可自我激活胰蛋白酶原,也可以激活糜蛋白酶原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3)胰淀粉酶 水解淀粉、糖原及大多数碳水化合物为二糖及少量三糖,不能水解纤维素,其适宜 pH 值为 7.0。(4)胰脂肪
28、酶 三酰甘油水解酶可水解中性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及甘油,适宜 pH 为 8.0,但需辅酯酶存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辅酯酶可把脂肪酶紧密附着于油水界面,增加脂肪酶的水解效力。胆固醇水解酶水解胆固醇酯成胆固醇和脂肪酸。磷脂酶 A2水解磷脂生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3.胰液分泌的调节(超纲部分) 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头期为神经调节,胃期和肠期为体液调节。迷走神经的兴奋促胰液素(胰泌素)缩胆囊素(CEK、缩胆囊素)刺激物食物迷走神经兴奋胃酸(最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糖类(几乎无作用)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糖类(几乎无作用)作用部位胰腺腺泡细胞胰腺导管细胞胰腺腺泡细胞胰液特点
29、量多酶多量多酶少量少酶多(二)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1.理化性质及成分 胆汁日分泌量为 6001200ml,胆汁呈金黄色,pH7.88.6,在胆囊中被吸收呈中性或弱碱性(pH7.07.4)。水占 97,胆汁含有胆盐、磷脂、胆固醇、胆色素等有机物及 Na+、Cl-、K+、HCO-3等无机物,不含消化酶,弱碱性的胆汁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也可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2.主要成分的作用(1)胆盐: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 50,主要是 Na+盐,胆盐随胆汁排到小肠后,约有 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入肠内,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对脂肪起乳
30、化的作用,通过与脂类形成“微胶粒”帮助脂肪酸、胆固醇、及其他脂类的吸收。(2)磷脂:主要为卵磷脂,占胆汁固体成分的3040,是双嗜性分子,因此有乳化脂肪的作用。(3)胆固醇:是体内脂肪代谢产物之一,占胆汁固体成分的 4,不溶于水而溶解于微胶粒的内部。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与胆固醇摄入有关,故高脂饮食较易发生胆结石。(4)胆色素:占胆汁成分的 2,如果血浆中结合的或游离的胆红素浓度过高,可使皮肤、黏膜及巩膜变黄,称为黄疸。3.胆汁分泌的调节 通过肠肝循环回吸收的胆盐(最主要的刺激物);食物刺激(高蛋白食物脂肪或混合性食物糖类食物);刺激迷走神经;促胰液素;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二、小肠的运动形式分节运
31、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三、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回盲括约肌可阻止结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还可以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与吸收。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较少考到)一、粪便的形成正常粪便中含水占 3/4,固体物占 1/4,后者包括死的和活的细菌、未消化和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及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黏液、胆色素、脂肪、无机盐和少量蛋白质等。纤维素等不能被机体吸收,由于其具有吸水能力,可使粪便体积变大、变软,并能刺激肠运动,使粪便停留时间短,减少有害代谢产物与肠壁接触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吸收
32、胆汁酸,减少肠肝循环的胆盐,肝脏需要利用更多的胆固醇来合成胆盐,因此,不但可以预防便秘,还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二、排便反射排便是受意识控制的脊髓反射。由于胃-结肠反射多发生于餐后,故排便常发生于早餐后,尤其是幼儿。成人的排便时间主要受习惯和环境因素影响。第六节 吸 收(较少考到)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在口腔内,没有营养物质被吸收。胃黏膜没有绒毛,而且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仅吸收少量高度脂溶性的物质如乙醇及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小肠吸收的物质种类多、量大,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1.在小肠内,糖类、蛋白质、脂类已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2.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小
33、肠黏膜形成许多环行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微绒毛,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 600 倍,达到 200250m2。3.小肠绒毛的结构特殊,有利于吸收。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乳糜管)、平滑肌纤维及神经纤维网,消化期间小肠绒毛的节律性伸缩与摆动,可促进绒毛内的血液和淋巴流动。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能被充分吸收。临床医师资格考试蓝宝书-生理学(6)能量代谢和体温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重要考点)基本概念(超纲部分,可能考到):1.食物的热价或卡价 指 1 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2.食物的氧热价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 1 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3
34、.呼吸商(RQ) 一定时间内机体的 CO2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4.非蛋白呼吸商(NPRQ) 糖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 CO2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二)精神活动(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病人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充。(四)环境温度 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 2030的情况下最为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增加代谢率。二、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
35、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 12 小时;室温保持在 2025;体温正常的状态。基础代谢率(BM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随着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动。当其他情况相同时,男子的 BMR 值平均比女子的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一般来说,BMR 的实际测定数值与正常的平均值比较,相差 (1015)之内,都属正常。当相差超过 20时,才有可能是病理性变化。在各种疾病中,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总是伴有 BMR 的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 可比正常值低 2
36、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 可比正常值高 2580。因此,BMR 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其他如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的功能低下时,也常伴有 RMB 降低。第二节 体 温(重要考点)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一)体温的概念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 36.937.9,口腔温度(舌下部)的正常值为 36.737.7,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见下表。体温的正常变动(掌握)体温变化情况机制体温的昼夜变化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女子月经周期性波动黄体期最
37、高,排卵前日最低,妊娠初期与血中孕激素浓度周期性变化有关激素分泌水平的周期性变化孕激素年龄的影响新生儿较高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早产儿不稳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老年人偏低代谢率偏低肌肉活动,精神紧张略有升高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及时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一)产热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NE 及生长激素等)和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及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等)。(二)散热的几种方式1.辐射散热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2.传导散热 传导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常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的病人降温。3.对流散热 对流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气温差及风速。以上 3 种方式,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效;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便成为惟一有效的散热方式。4.蒸发散热 临床常用蒸发散热的原理给高热的病人酒精浴降温。三、体温调节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 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即规定的温度值,如 37。PO/AH 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节体温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