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在备课中生活”为“在生活中备课”.doc
《变“在备课中生活”为“在生活中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在备课中生活”为“在生活中备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变“在备课中生活”为“在生活中备课”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由于受编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滞后性,有些材料和观点已失去编写时的典型性和时代性。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大量引进新知识,增大教学的密度,增强课后阅读的指导,使教学观念从“在备课中生活”变为“在生活中备课”,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固有特色和学科魅力,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课内外师生共振的局面。一、“在备课中生活”与“在生活中备课”之比较、基本理念不同。前者是传统课堂教育下的备课观,其基本理念是:为教而备,重视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教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学,始终围绕着“教师如何当好操作木
2、偶的演员”这一问题进行,并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教学方案,把学生仅仅当作是“观看木偶的观众”。后者则是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备课观,其基本理念是:为学而备,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备课既做到“胸中有书”,更重视“目中有人”,致力于设计“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的“教案”与“学案”相统一的“课案”。、备课途径不同。前者是封闭式教学模式的体现。教师备课往往脱离实际,仅仅埋头于分析教材、教参,查阅参考资料,并依据自己个人对教材的有限理解选择配套练习,从而编写教案。其结果是把学生引入到“上课作业复习预习再上课”这一机械的运作方式中,封闭了学生信息和知识的来源渠道,限
3、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广阔空间。后者则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特点,重视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捕捉学生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学习方式,致力于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总之,前者往往忽视了其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忽视了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使备课流与形式,发挥不了备课应有的作用。与以上误区相反,后者由于其前提是重视实践,重视发展,因而教师备课就具有主体意识、终身教育意识、不断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意识,以研究带动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课 生活 在生活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