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模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模板.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模板了解我国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一起看看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欢迎查阅!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1(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整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的情况,了解生产力的发展。2.运用理论解释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从而进一步分析商鞅变
2、法的历史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得到后世的尊敬。2.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二)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挂图。(二)素材准备图片,地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复习导入(板书)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讲授新课)“大变革的时代”,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春秋中期,我国出
3、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板书)一、铁农具和牛耕阅读课本46页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生产工具 优点 缺点 石器时代 取材容易 成型困难,不坚固 青铜器时代 青铜生产工具很少见,锋利,硬度大 自然界蕴藏量少 铁器时代 自然界蕴藏量大,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易氧化生锈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变法运动,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板书)二、改革的潮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相关内容,了解
4、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的过程,讨论比较这两次变法的不同和相同点,以及变法的作用。(板书)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过渡:在各国的变法中,尤以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显著。(板书)三、商鞅变法教师介绍商鞅生平,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总结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改革的历史作用,学生讨论回答课本49页“说一说”。(板书)商鞅变法,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课后练习“问题探究”:吴起、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但他们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他们的变法是不是值得呢?为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课堂总结
5、)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和吴起虽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2课题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2能力培养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情感教育a康乾盛世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年级 上册 教案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