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植保站2012年治蝗工作总结仅供参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植保站2012年治蝗工作总结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植保站2012年治蝗工作总结仅供参考.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植保站2012年治蝗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我县地理地貌和小气候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平原、丘陵山区,又有滨湖滨淮地区,区域地貌特点是山多、水多、草多和荒山、荒滩、水位田等宜蝗面积大。 目前蝗区主要分布在观音寺、官滩、盱城、淮河、明祖陵、管镇、鲍集、铁佛等九个乡镇,占#全部乡镇的47.4%。 一、2012年夏蝗发生情况 二、2012年秋蝗发生情况 3、发生面积:2012年秋残蝗发生面积8万亩左右,达标面积1.45万亩,发生程度中等偏轻。残蝗面积6头/亩以下7.89万亩,6-10头/亩0.11万亩。 三、蝗区治理情况 蝗区主要采取集中力量进行人工与养家禽来压低蝗蝻密度,同时结合化学防治,特别是夹荒
2、地,在防治其它作物虫害时,一同兼防治。其它蝗区,如淮河堤、岗坡、圩堤则采用兼治的方法来控制蝗蝻密度。 存在的困难: 1、盱眙县蝗区面积大,调查难度也大,交通工具缺乏。 2、药械不足。 3、人员少、资金不足。请求定员、定岗和保有足够资金。 根据调查:蝗虫专治面积很小,主要还是在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卷叶螟时兼治。使用的药种以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菊脂类为主。 蝗区全年累计防治面积达35万亩次,其中化学兼治面积31.6万亩次,生物防治及生态控制3.4万亩次。 目前我县剩余劳力较多通过养殖野鸡、家鸭、野鸭等,自然形成很多放养大户,一般放养都在千只以上。另外现在推广绿化,植栽杨树,鸟类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些都有力地抑制了蝗虫的种群发展。但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人为捕杀,青蛙和蛇类作为蝗虫天敌的数量则逐年减少。 四、2012年夏蝗发生趋势 感谢阅读第 2 页 共 2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保 2012 年治蝗 工作总结 仅供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