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诗经》的表现手法-语文文学常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备战2014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诗经》的表现手法-语文文学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4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诗经》的表现手法-语文文学常识.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备战2014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诗经的表现手法|语文文学常识前人曾用赋、比、兴概括诗经的表现手法。宋人朱熹这样定义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诗人直接表达自己要表现的事物和思想感情。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兴 这一表现手法,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也就是诗人触景生情,先用一两句话写一下周围的景物,以引起下面的内容,它可以起到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作用。蒹葭全诗采用了 兴 的表现手法。兴 虽然只是个起头,但它在诗中却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每章开头的两句诗就是兴,诗人以秋景起兴,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痴迷、怅惘的感情,可谓情景交融。第 1 页 共 1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备战 2014 中考 语文 古诗文 文学 常识 表现手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