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仅供参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仅供参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摆在农村广大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们深入到*县农口有关部门,就该县认真实施“三线富民”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感到,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它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县的具体做法是:一、科学定位,“三线富民”*县是个农业大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农村经济发展较
2、快,尤其是粮食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一部分乡镇跨入了小康行列,但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还不尽合理而导致的大农业的结构层次等方面矛盾日益凸现出来。为了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三线富民”发展战略。“三线富民”就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充分反映*农业资源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条线是建设北部山地丘陵地区以板栗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第二条线是建设平原地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第三条线是全县范围内建设环保型生
3、猪产业化基地。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万亩,年创产值10亿元;建设以板栗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体系,建成30万亩出口农业基地,年创产值10亿元;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年创产值10亿元,力促农民收入跨越式发展。“三线富民”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突破口,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在全县上下取得了共识。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连续两年提出了“总体思路不变,工作重心不变”,继续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落实“三线富民”发展战略,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落实效果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采取超常措施,下大力落实农业结构调整的“三条主线”,山地丘陵地区板
4、栗基地在去年20.6万亩基础上新增1.92万亩,秋后计划新增3.1万亩,明年达到30万亩的目标;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5.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26万亩;生猪存栏在去年已达到42.6万头基础上,今年新增50头以上规模猪场422个,新增生猪存栏3.07万头,年底有望突破出栏100万头的目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17元,较上年增长7%;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20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启示之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坚持超前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战略。超前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战略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又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决定性因素。“三线富民”战略是在不断深化
5、对县情实际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并经实践证明完全符合*实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要加速发展,就必须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落实好这个发展战略。二、坚持“四化”,做强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就*农业产业自身而言,县委、县政府主要抓了三个层次的调整:一是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整合全县农业资源,在北部山区重点发展林果;在中部平原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沿海重点发展浅海养殖业。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发展步伐,把畜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尽快做大做强,
6、提高其在农业经济总分中的比重,推动种植业由粮经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化,实现种植业的产业升级。三是调整品种品质结构,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加快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把优种与先进栽培技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在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了“四化”原则:一是坚持产品的特色化,就是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以更好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板栗重点推广了早果早丰、抗病力强的燕山短枝、84-3和遵化短枝三个品种;蔬菜重点推广了西红柿百利、玛瓦和绿龙豆角等15个名优品种;生猪养殖重点推广了“三元杂交”繁育技
7、术。二是坚持生产集约化,本着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原则,全县建成了万亩以上生姜、豆角、西红柿三大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万亩板栗乡镇4个,千亩以上板栗专业村40个;建设“富宁”苹果和“黄宝峪”水蜜桃2个无公害水果基地。生猪产业重点加强了二元母猪场和规模育肥猪场建设,目前全县已有存栏10头以上二元母猪场127个,年可繁育仔猪60万头,满足全县需求的60%;50头以上规模育肥猪场2889个,生猪规模养殖户数占全省3%以上。三是坚持生产标准化,全县已制定板栗、生猪、黄瓜、西红柿等10类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全县已完成24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工作,其中水果20万亩,板栗4万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践 科学 发展观 加快 农业 结构调整 调研 分析 仅供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