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格式2020.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格式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格式2020.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格式2020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准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认数能力,为教学新知识做准备。2.通过观察图,初步学习分类。3.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做一些学习数学的准备。如怎样听讲、看书、写字等,初步知道上、下、左、右等方位。教学过程1.教师谈话。教师亲切地对学生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使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练好
2、本领,长大了建设祖国;鼓励大家要天天向上,要求大家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并提出比一比,看谁学习最努力?2.学习新知识。(1)学习新学期开学的主题图。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指名让学生说的时候,教师有意引导按数目顺序叙述: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在向教师行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踢球也可以按方位叙述:左边画的是两个同学在向教师行礼,右边下方画的是两个同学在浇花;上方画的是(2)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结合图,教师提问:数量是1的有什么?数量是2的有什么?数量是3的有什么?(学生默数,然后回答。)数教室中的实物。有几扇窗户?每扇窗户有几块玻璃?第四行有几个同学
3、?第一排有几名_?(注意数量不要超过10。)(3)学习分类。出示实物图。(1支铅笔、两个大小不等的皮球的图画。)教师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各是做什么用的?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的物品,我把它们圈起来(一边说,一边用粉笔画圈)。铅笔是用来写字、画画的,和球不是同类的物品,不能和球圈在一起。学生试着分类。教师出示实物图(公鸡、母鸡、小鸡、书包、气球)。让学生先看一看图,再想一想,然后全班动手试着分类,教师巡视。教师问:图上哪些东西是同类的?你们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4)认110各数。打开书,翻到印有10以内各数的图和数的那一页。全班看书,数一数每个图内有几个
4、实物,再认一认右边的数字。教师在实物投影下手指图旁边的数字,指名让学生认数字。(从小到大指、从大到小指、跳着指、任意指等。)(5)写字准备练习。出示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让学生认识田字格:左半格、右半格、上半格、下半格、左上格并说明在格内写横线要从左向右,画竖线要从上往下;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试着描红(用书上的),教师巡视指导。教学意图:这是学生由学龄前儿童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上的第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否上得顺利、是否有趣对学生影响很大。课堂上力求多让学生参与(看一看、数一数、认一认、说一说),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入学前已有的基础,为新课做好准备。3.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实物图。全班学生动手分类。教师问
5、:怎么分的?怎么想的?(教师归纳)4.质疑与总结。教学意图:先放手让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教师有的放矢地讲解,体现主导作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教学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的第5
6、、6题。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1.小猴吃水果的课件。2.投影仪。3.4个梨、5个苹果、9朵花的磁性软件。学具准备:每人准备: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5个苹果、9朵花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1”、“1”、“2”、“3”、“4”、“5”、“6”张数字卡片;小棒2根。教学设计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1.课件展示。a.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b.3只小猴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2.画外音(小猴说):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开始吃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
7、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5.课件展示: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6.提问: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教学比较2、3、4的大小1.教学“3=3”。a.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b.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没也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教案 范文 格式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