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9课、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与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一样,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一、词语解析1、愚不可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2、这儿的“蠢事”具体指什么?(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事?)答:这儿的“蠢事”具体指我们强烈要求向导帮助幼龟回到大海。3、我们认为自己“愚不可及”,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我们认为自己“愚不可及”,根本原因是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二、理解句子:1、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答“极不情愿”表明了向导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但迫于我
2、们的压力,只好这样做。“颓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嘲鸫丢掉快到手的美食失望的心情。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答:“悲叹”指悲哀地感叹,感情较强烈,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答:“终于”既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4、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答:“根本”说明了海龟的灾难,完全是由于“我们”违反了规律而造成的,否则,海龟是不会受到伤害的。5、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
3、相处。答:“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居然”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度的加深和强调。6、“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答: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同时也用向导的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三、练习题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震惊(zhen zen) 巢口( cho co) 愚蠢(y y ) 侦察(zhn zn)2、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1)争先恐后(害怕 ) (2)鱼贯而出(连续) (3)愚不可及 (愚蠢)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明白(糊涂) 安全(危险) 错误(正确)4、造句(1)争先恐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2
4、)一旦.会.: 一旦下雨,活动便会改期。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悲叹(欢呼)根本(次要)明媚(昏暗)6、照样子,写词语。无遮无拦 (自言自语)(自由自在) (不慌不忙)气喘吁吁 (生机勃勃) (得意洋洋 ) ( 金光闪闪 )7、我们为什么会低着头?答:由于我们做了一件蠢事,感到惭愧、后悔,所以我们会低着头。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答: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5、”;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课内理解:(1)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2)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可是一查黄河最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表现“这里含有贬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6、手法。(4)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拟人(5)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二、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6)关于黄河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7)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有两个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绿色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
7、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致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8)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答: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 1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3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第11课、蝙蝠和雷达1、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3、文段选自(
8、蝙蝠和雷达)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敏锐)的眼睛(灵敏)地避开(漆黑)的夜里 (高高)地飞行5、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敏捷(敏锐)灵活 (灵巧)清晰(清楚)黑暗(漆黑)6、用下列的词语造句(1)即使.也.:即使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2)横七竖八:地上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农具。7、蝙蝠是靠眼睛飞行的吗?如果不是,是通过什么实验来证明的? 不是。把蒙上眼睛的蝙蝠,放在系着铃铛的绳子之间飞翔,结果蝙蝠没有碰到绳子,这证明了蝙蝠不是靠眼睛飞行的。8、比一比,再组词揭(揭开 )碍(妨碍)荧(荧光 )渴(渴望) 得(得到) 萤(萤火虫)9、用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10、科学家是如
9、何利用蝙蝠探路的方法设计雷达的?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11、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许多东西,请你再写几种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后发明的例子。(1)青蛙(电子蛙眼)(2)小鸟(发明飞机 (3)鲸(改良轮船行驶速度).请用图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达探测。12、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答:我从“反复”“终于”体会到,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1、“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
10、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2、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旅游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返回 海鸥 补救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答:“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居然”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
11、度的加深和强调。2、日积月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时谚语。告诉人们清明节前后是播种的时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在早晨看到彩色的云,说明天气不好不要出门;如果在晚上看到彩色的云,证明天气晴朗,可以行千里而无忧。、“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天上的云彩像鱼鳞形状时,不必担心晒的谷物会遇到风雨。、“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鸡迟迟不肯回窝,鸭子不断地叫唤,说明风雨就要来了。、“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看见蚂蚁在忙绿地搬家,蛇从路上爬过,则预示着大雨要来。、“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气象谚语。告诉人们春天见雾预示有风;夏天见雾预示晴天;秋天见雾预示阴天;冬天见雾预示降雪。3、仿生学(动物)1)、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2)、人类从蜻蜓在空中飞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机。3)、人类从萤火虫得到启示发明了人工冷光。4)、人类从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植物) 课外:朝红风,晚红雨。(气象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农业谚语) 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