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思,感受诗的内涵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师:春天的
2、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二、自读古诗、解决字词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三、感悟理解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
3、就是一年。(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四、朗读诗词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五、背诵古诗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六、练习1、填空。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4、(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无处寻。2、按结构给字分类。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七、书写生字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第二课时一、回顾背诵古诗草。二、自学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三、交流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
5、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四、朗读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五、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六、拓展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七、写字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
6、”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宿宝盖不宜太宽。八、评价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2教材分析:两首古诗均为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绝句为诗人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学情分析:这两首著名的唐诗,学生都会背诵。教学时,关键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
7、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点: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情景。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录像。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望庐山瀑布的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现在,咱们开一个李白诗会,把你知道的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愿意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齐读。2、解题谁能讲一讲课题的意思?庐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
8、市)你见过瀑布吗?(出示挂图)学习生字:瀑。3、小结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二、精读望庐山瀑布。1、指名读古诗。2、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3、师生交流:(每句诗都先请学生来说,教师只做适当指导)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遥看瀑布挂前川“遥”是什么意思?远。“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
9、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
10、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4、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你认为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5、练习朗读、背诵。6、品读体会作者情感“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总结(欣赏录像)四、作业用你手中的画笔画
11、一幅庐山的瀑布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绝句的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们知道他吗?2、解题这是作者对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景物的描写。二、精读绝句1、教师范读。2、这首古诗写了什么?3、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4、小组学习,教师点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5、诗中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6、
1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7、学生练习朗读、背诵。三、总结四、作业你能用一幅图描绘出绝句的意境吗?板书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3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信息资料:生字卡片
13、、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二、自学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三、感悟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