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 图案集第一集,第二册,雪花社1927年6月出版。封面为林风眠早期稀见作品。怎样才能建立起一座座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博物馆、美术馆,留下一批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和相关档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在接受专访时,阐释了何为美术资源,以及保护美术资源的重要性,并描绘了一幅实现资源保护、文化遗产抢救,进而将中国近现代艺术遗产向公共文化资源转化的宏伟蓝图。姜岑说到看近现代艺术,人们去美国可以看MoMA,去英国可以逛泰特,去法国则必绕不开奥赛,可到了中国却顿时没了方向。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美术资源,在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方面
2、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理应承担的使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目前正在进行“近现代沪杭宁美术资源研究”的课题,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资深专家,李超在接受专访时,阐释了何为美术资源,以及保护美术资源的重要性,并描绘了一幅一步步实现资源保护、文化遗产抢救,进而将中国近现代艺术遗产向公共文化资源转化的宏伟蓝图。:怎么会选择“近现代沪杭宁美术资源研究”作为课题?李超:这个是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的重点项目。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重要发源地,而周边江浙地区的美术资源也非常丰富,从宏观角度看有着所谓“上海基点,长江动脉,连动南北,影响海陆”的历史效应。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比如:土山湾画馆、
3、两江师范学堂、西湖博览会、国立艺术院、中央大学艺术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艺苑绘画研究所、决澜社等,以前对此都有过单独的专题研究,或者办过回顾性展览,但从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角度去梳理整合那段历史尚属首次。由于历史上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外流,加之国外对美术资源的重视,导致“墙外”关于中国近现代美术课题方面的展览和学术研究活动非常活跃,形成了新的文献面貌和学术视角。如“东亚近代油画”、“亚洲立体主义越界对话”、“中国之梦未知的现代主义潮流”、“20世纪中国艺术家与巴黎”等展览活动,从国际化的角度,展现了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过程,并已经部分涉及近代文化遗产保护、美术馆
4、艺术品管理、城市文化建设等专业领域知识和经验,也从侧面提示了沪、杭、宁构成的中国近现代美术中心资源的重要性。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美术资源”研究,已经列为上海市一流学科“都市美术战略”中的研究方向,表明相关的美术资源研究,已经构成当下重要的文化建设规模和态势。由于文化积淀的断层,出现上海近现代艺术资源严重缺失,造成都市文化历史“失忆”问题。需要以海派美术历史传承作为学术主线,认真思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以上海美术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历史记忆在学术语境和空间载体中的复合,结合国际名城在历史转型中都市文化形态的学术理念,通过记忆复合、经典定位、价值评估和文化推广,以实现对于日益流失的中国近现代
5、美术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抢救。此举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更具有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意义。美术收藏的“碎片化”状态:你所说的“美术资源”具体是指哪些?李超:美术资源,基本元素是指相关的艺术之物与历史之物。美术资源研究,不仅是一个美术学研究的学术概念,更是一个体现文化实力的战略概念。一是数据库形态,检测复合率指文化遗产如何通过收藏、修复展览加以记忆复合,通过数据库建设、数位典藏建设,对于相关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二是馆藏形态,检测转化率指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高等院校的定位收藏和常设展览,建立分级享用机制,转化为公共文化艺术资源。因此,美术资源,是指美术遗产通过“库”形态的保护和
6、“馆”形态的再生。美术资源研究,是建立一种智库保护平台;是建立一种文化再生机制。美术资源的概念很广,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没有完成之前的手稿、素描稿等都是美术资源的范畴。另外,作品发表后,会有一些媒体的报道,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除了美术作品本身外,还包括印刷品、非印刷类的手札、书信、录音影像资料,甚至口述历史等,这些都是记忆复合的一部分。这其中又分为“历史的遗产”和“艺术的遗产”两部分。:美术资源“热”的背景是什么?李超:这其实是个文化战略的问题。中国近代美术如果完善了艺术资源的抢救梳理和保护,那中国文化在世界格局中则有了掌握话语权的底气。因此,中国近现代美术和中国当代美术的研究,其核心就是国家文
7、化战略。然而现实情况却比较严峻,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形成美术资源的概念,美术收藏还处在一个“碎片化”的状态。比如中国的早期油画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国内早期油画的收藏却比较零散,作品流散到国外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普通民众、或者是学者学生去美术馆都看不到这些作品,去图书馆找资料也找不全,而来旅游的外国朋友也找不到一个专门的美术馆去欣赏这些作品。现在已有的大多是一些主题性的展览,通常是通过借展,可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又都各归其主、散落各地。上海最有资格讨论近代美术资源:梳理近现代美术资源的意义何在?李超:研究中国近代美术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人们中国的美术是如何从古代发展到现代的。但如果离开上海这个版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 抢救 中国 现代 美术 资源 刻不容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