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配筋砌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3-5 配筋砌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5 配筋砌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5 配筋砌体工程配筋砌体工程13-5-1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面层和砖组合砌体13-5-1-1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构造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构造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有组合砖柱、组合砖垛、组合砖墙(图 13-40) 。图 13-40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面层和砖组合砌体由烧结普通砖砌体、混凝土或砂浆面层以及钢筋等组成。烧结普通砖砌体,所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M7.5,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U10。混凝土面层,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 C20。混凝土面层厚度应大于45mm。砂浆面层,所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M7.5。砂浆面层厚度为3045mm。竖向受力钢筋宜采用 HPB235 级钢筋,对于混凝土面
2、层,亦可采用HRB335 级钢筋。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mm。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0.1%。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 0.1%;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 0.2%。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 4mm 及 0.2 倍的受压钢筋直径,并不宜大于6mm。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20 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及 500mm,并不应小于120mm。当组合砖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 4 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结钢筋。对于组合砖墙,应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竖向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 500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3、厚度,不应小于表 13-44 中的规定。受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5mm。保护层厚度 表 13-44保护层厚度(mm)组合砖砌体室内正常环境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组合砖墙1525组合砖柱、砖垛2535注:当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对于组合砖柱,保护层厚度可减小 5mm。13-5-1-2 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施工面层和砖组合砌体施工组合砖砌体应按下列顺序施工:1砌筑砖砌体,同时按照箍筋或拉结钢筋的竖向间距,在水平灰缝中铺置箍筋或拉结钢筋;2绑扎钢筋:将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绑牢,在组合砖墙中,将纵向受力钢筋与拉结钢筋绑牢,将水平分布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绑牢;3在面层部分的外围分段支设模板,每段支模高度宜
4、在 500mm 以内,浇水润湿模板及砖砌体面,分层浇灌混凝土或砂浆,并用揭棒捣实;4待面层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达到其设计强度的 30%以上,方可拆除模板。如有缺陷应及时修整。13-5-2 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13-5-2-1 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构造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构造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仅有组合砖墙(图 13-41) 。图 13-41 构造柱和砖组合墙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烧结普通砖墙以及拉结钢筋等组成。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240mm240mm,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边柱、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构造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不宜少于 412;对于边
5、柱、角柱,不宜少于 4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大于 16mm。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 6,间距 200mm,楼层上下 500mm 范围内宜采用 6、间距 l00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烧结普通砖墙,所用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砖墙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 300mm,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置 26 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600(图 13-42) 。图 13-42 砖墙与构造柱连接构造柱
6、和砖组合墙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 4m。各层洞口宜设置在对应位置,并宜上下对齐。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240mm。13-5-2-2 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施工构造柱和砖组合砌体施工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施工程序为: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板、浇混凝土、拆模。构造柱的模板可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在每层砖墙及其马牙槎砌好后,应立即支设模板,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靠,防止模板缝漏浆。构造柱的底部(圈梁面上)应留出 2 皮砖
7、高的孔洞,以便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后封闭。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马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构造柱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 5070mm,石子粒径不宜大于 20mm。混凝土随拌随用,拌合好的混凝土应在 1.5h 内浇灌完。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灌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 2.0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混凝土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灌。捣实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应分层振捣,振动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度的 1.25 倍。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钢
8、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为 2030mm。构造柱与砖墙连接的马牙槎内的混凝土必须密实饱满。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层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在逐层安装模板前,必须根据构造柱轴线随时校正竖向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13-5-3 网状配筋砖砌体网状配筋砖砌体13-5-3-1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造网状配筋砖砌体构造网状配筋砖砌体有配筋砖柱、砖墙,即在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水平灰缝中配置钢筋网(图 13-43) 。图 13-43 网状配筋砖砌体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钢筋网可采用方格网或连弯网,方格网的钢筋直径宜采用 34mm;连弯网的钢筋直径不应大于 8mm。
9、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120mm,并不应小于 30mm。钢筋网在砖砌体中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高,并不应大于 400mm。当采用连弯网时,网的钢筋方向应互相垂直,沿砖砌体高度交错设置,钢筋网的竖向间距取同一方向网的间距。设置钢筋网的水平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 2mm 厚的砂浆层。13-5-3-2 网状配筋砖砌体施工网状配筋砖砌体施工钢筋网应按设计规定制作成型。砖砌体部分与常规方法砌筑。在配置钢筋网的水平灰缝中,应先铺一半厚的砂浆层,放入钢筋网后再铺一半厚砂浆层,使钢筋网居于砂浆层厚度中间。钢筋网四周应有砂浆保护层。配置钢筋网的水平灰缝厚度:当用方格网时,水平灰缝厚度为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配筋砌体 工程施工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