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第六节乳房肿瘤(外科学教材配套PPT).pdf
《乳房疾病第六节乳房肿瘤(外科学教材配套PPT).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房疾病第六节乳房肿瘤(外科学教材配套PPT).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0 页 宋尔卫单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十三章 乳房疾病第 2 页 共 30 页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二节 乳房检查第三节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 第四节 急性乳腺炎 第五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第六节 乳房肿瘤 第 3 页 共 30 页乳房肿瘤第六节第 4 页 共 30 页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乳房肿瘤的分类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期、分型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第 5 页 共 30 页1. 女性乳房肿瘤的发病率高2. 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fibroadenoma)为最多3. 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98%)是乳腺癌(brea
2、st cancer)4.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外科学(第9版)概述第 6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一、乳房纤维腺瘤 病因:1.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 2.多见于2025岁性功能旺盛期女性 3.妊娠和哺乳期或绝经前期,由于雌激素大量分泌,可使肿瘤迅速生长 临床表现:1.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无痛性肿块,多在无意中偶然发现 2.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被推动 3.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治疗:1.手术切除是治疗纤维腺瘤唯一有效的方法.术后常规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第 7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一、乳房纤维腺瘤 彩色多普勒
3、超声图像手术大体标本第 8 页 共 30 页1.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 2.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一)好发年龄、部位外科学(第9版)二、导管内乳头状瘤(二)临床表现1.一般无自觉症状2.乳头溢液:污染内衣,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清亮或黄色液体3.肿瘤小,常不能触及肿块导管内乳头状瘤第 9 页 共 30 页手术为主:病变导管切除术, 常规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三)治疗外科学(第9版)二、导管内乳头状瘤第 10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三、乳房肉瘤 1. 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包括间质肉瘤、纤维肉瘤、血
4、管肉瘤和淋巴肉瘤等2. 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较为常见,是一种以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质成分组成,其大体标本上常表现为分叶状.按其间质成分、间质细胞分化的程度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3. 叶状肿瘤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体积可较大,但有明显边界,活动度较好,皮肤表面可见扩张静脉。腋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很少见,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第 11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四、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西方国家更年轻第 12 页 共 30 页外科学(
5、第9版)四、乳腺癌病因学/易感因素1. 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 2. 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率相对升高 3. 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者乳癌患病风险升高 4. 良性疾病、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发病风险 中国2015年数据WanqingChen,Rongshou Zheng, Peter D,et al.Cancer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2016,66115-132.第 13 页 共 30 页1. 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
6、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 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3. 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其他因素 外科学(第9版)五、病理分型形态组织学分型第 14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六、转移途径1. 局部扩展:癌细胞沿导管或筋膜间隙蔓延,继而侵及Cooper韧带和皮肤 2. 淋巴转移 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
7、同侧腋窝淋巴结 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胸导管(左)或右淋巴管 静脉 远处转移 癌细胞向内侧淋巴管,沿着乳内血管的肋间穿支引流到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并可通过同样途径侵入血流 3. 血运转移:早期乳腺癌已有血运转移,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血循环而致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骨、肺、肝 第 15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七、临床表现一般临床表现1. 早期:无痛、单发的小肿块,常是无意中发现.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 2. 局部晚期:肿瘤增大可引起乳房局部隆起 u若累及Cooper韧带,可致 “酒窝征” u若邻近乳头或乳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8、 u若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u若侵入胸肌筋膜、胸肌,以致肿瘤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u若癌细胞侵入皮肤,可出现小结节、溃破、溃疡、恶臭或出血等3. 腋窝淋巴转移: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可融合成团4. 晚期: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乳腺癌橘皮样变第 16 页 共 30 页外科学(第9版)七、临床表现特殊类型临床表现1.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rcinoma)炎性乳腺癌并不多见,特点是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皮肤可呈炎症样表现,包括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2.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s carc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乳房 疾病 第六 肿瘤 外科学 教材 配套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