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_汪受传.pdf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_汪受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_汪受传.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352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年4月第31卷第4期 CJTCMP, April 2016,Vol. 31, No.4 标准与规范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汪受传1, 李辉1, 徐玲2(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2盐城市中医院,江苏盐城 224001)摘要:通过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总结,两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制定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提出小儿鼻鼽诊疗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分为肺气虚寒证、肺经伏热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4种证候,推荐了中医药分证论治、中成药、针灸治疗方法;以及本病的预防和调
2、护。关键词: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 in Chinese medicine: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WANG Shou-chuan1, LI Hui1, XU Ling2 (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2Hospital of
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Yancheng City, Yancheng 224001, China )Abstract: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 in Chinese medicine: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is formulate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earch,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summary,
4、 two rounds of expert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s, expert argumentation, and the expert quality methodology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consistency evaluation. The experts proposed the scope, terms, defi nitions and diagnosis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In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hildrens
5、allergic rhinit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yndromes, the syndrome of deficiency cold of lung qi, the syndrome of hidden heat in the lung, the syndrome of spleen qi deficiency, and the syndrome of kidney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In the guidelines, the experts recommen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6、and treatment, Chinese proprietary medicine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as well as the TCM prevention and regulating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Pediatrics of TCM;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Funding: TCM Standards Revision Project of the Gr
7、ant-based Funding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Sector in 2014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通讯作者:汪受传,南京市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编:210029,电话:025-86604138,E-mail: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小儿鼻鼽的诊断、 辨证、 治疗、 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鼻鼽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 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
8、南1-4。1. 小儿鼻鼽(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小儿鼻鼽是常见的鼻部疾病。 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 喷嚏、 清水样涕、 鼻塞等为特征, 常伴发过敏性结膜炎、 湿疹、 哮喘、 腺样体肥大、 鼻窦炎、 鼻出血、 中耳炎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2. 本病的发病特点 同年龄段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6-18岁儿童青少年中, 年幼儿童发病率高于年长儿童; 城镇儿童比农村儿童更易罹患本病。 本病在古代文献中还有鼽、 鼽嚏等别称。 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诊断1. 病史 本病可常年发病, 亦可
9、呈季节性发作, 春、 秋、 冬三季多发。 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部分患儿可有荨麻疹、 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2-3。2. 临床表现 症状: 鼻痒、 喷嚏、 清水样涕、 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及2项以上, 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1h以上。 可伴有眼痒、 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 “变应性敬礼” 动作, 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3。体征: 发作期常见鼻黏膜苍白、 灰白或浅蓝色, 水肿, 少数鼻黏膜充血, 鼻甲肿大, 鼻腔水样分泌物。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 变应性黑眼圈: 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 变应性皱褶: 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梁
10、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 在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3。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 嗜酸性粒细胞 1353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年4月第31卷第4期 CJTCMP, April 2016,Vol. 31, No.4可增高。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可呈阳性, 鼻腔分泌物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可呈阳性。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总IgE检测、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血清学过敏原抗体检测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2-3。4. 需与小儿鼻鼽鉴别的病种 伤风鼻塞, 鼻窒, 鼻渊, 鼻息肉1-2,5。辨证本病常见证候主要有以下4种1,5-10。1. 肺气虚寒证 鼻痒, 喷嚏频频
11、突发, 流清涕, 鼻塞, 嗅觉减退, 畏风怕冷, 自汗, 气短懒言, 语声低怯, 面色苍白, 或见咳嗽痰稀, 鼻黏膜淡红或苍白, 下鼻甲肿大, 鼻道水样分泌物。 舌质偏淡或淡红, 苔薄白, 脉虚弱。2. 肺经伏热证 鼻痒, 喷嚏频频突发, 流清涕或黏稠涕,鼻塞, 嗅觉减退, 可伴有咳嗽、 咽痒、 口干烦热, 或见鼻衄, 鼻黏膜偏红, 鼻甲肿胀, 鼻腔干燥。 咽红, 舌质红, 苔黄, 脉数。3. 脾气虚弱证 鼻痒, 喷嚏频频突发, 流清涕, 鼻塞, 嗅觉减退, 面色萎黄, 食少纳呆, 消瘦, 腹胀, 大便溏薄, 四肢倦怠乏力, 鼻黏膜淡红或苍白, 下鼻甲肿大, 鼻道水样分泌物。 舌淡胖, 苔薄白
12、, 脉弱。4. 肾阳不足证 鼻痒, 喷嚏频频突发, 流清涕, 鼻塞, 嗅觉减退, 面色苍白,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神疲倦怠, 小便清长, 鼻黏膜苍白, 鼻道水样分泌物。 舌质淡, 苔白, 脉沉细。治疗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多从肺、 脾、 肾三脏入手, 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 如虚实夹杂、 寒热并存者, 应注意兼顾。 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 间歇期应补虚以固其本, 坚持较长时期的治疗。2. 分证论治2.1 肺气虚寒证 治法: 温肺散寒, 益气固表。 主方: 温肺止流丹( 辨证录 )加减。 推荐级别: D11-13。 常用药: 党参、炙黄芪、 白术、 防风、 桂枝、 荆芥、 细辛、 苍耳子
13、、 辛夷、 白芷、 甘草。 加减: 鼻痒甚加蝉蜕、 乌梅; 喷嚏多加蒺藜、 五味子; 流涕多加苍术、 鱼脑石; 畏风寒加炙麻黄、 干姜; 多汗加煅龙骨、 煅牡蛎。2.2 肺经伏热证 治法: 清宣肺气, 通利鼻窍。 主方: 辛夷清肺饮( 医宗金鉴 )加减。 推荐级别: D14。 常用药: 辛夷、黄芩、 栀子、 麦门冬、 百合、 石膏、 知母、 甘草、 枇杷叶、 菊花、薄荷。 加减: 鼻痒喷嚏加蒺藜、 徐长卿; 咽红肿加金银花、 败酱草; 鼻流浊涕加黛蛤散、 苍术; 鼻流脓涕加胆南星、 鱼腥草、 龙胆草; 咽痒加蝉蜕、 牛蒡子; 咳嗽加桔梗、 前胡; 鼻干无涕去石膏、 知母, 加南沙参、 黄精、
14、乌梅、 五味子。2.3 脾气虚弱证 治法: 益气健脾, 升阳通窍。 主方: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加减。 推荐级别: D15。 常用药: 炙黄芪、 白术、 防风、 党参、 茯苓、 炙甘草、 升麻、 陈皮、 柴胡、 辛夷、 白芷。加减: 大便溏薄加苍术、 益智仁; 畏风恶寒加桂枝、 川芎; 清涕如水量多加苍术、 干姜; 脘腹饱胀加砂仁、 木香; 食欲不振加焦山楂、 炒谷芽; 多汗加碧桃干、 浮小麦。2.4 肾阳不足证 治法: 温补肾阳, 通利鼻窍。 主方: 金匮肾气丸 ( 金匮要略 ) 加减。 推荐级别: D16。 常用药: 熟地黄、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肉桂、 熟附片、
15、 细辛、 苍耳子、 辛夷。 加减: 大便溏薄加肉豆蔻、 补骨脂; 小便清长加益智仁、 乌药; 鼻痒多嚏加乌梅、 五味子; 清涕长流加苍术、 桂枝;畏风易感加炙黄芪、 白术、 防风; 多汗加煅龙骨、 煅牡蛎。3. 中成药3.1 辛芩颗粒 细辛、 黄芩、 荆芥、 白芷、 桂枝、 苍耳子、 石菖蒲、 黄芪、 白术、 防风, 每包5g。 成人剂量: 每服1袋, 每日3次, 开水冲服。 建议用法用量: 每服2-3岁2.5g、 4-12岁5g, 每日3次。 温水冲服。 用于肺气虚寒证。 推荐级别: D17。3.2 通窍鼻炎颗粒(片) 苍耳子(炒)、 防风、 黄芪、 白芷、 辛夷、 白术(炒) 、 薄荷,
16、颗粒剂, 每包2g; 片剂, 每瓶36片。成人剂量: 每服1包或5-7片, 每日3次。 建议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服5-8岁1g、 8岁以上2g, 每日3次; 片剂: 每服2-5岁2片、 5-10岁3片、 10-15岁4片、 15-17岁5片, 每日3次。 用于肺气虚寒证。 推荐级别: D18-19。3.3 鼻康片 羊耳菊、 鱼腥草、 绣线菊、 大蓟根、 漆姑草、路路通、 鹅不食草, 每片0.36g。 成人剂量: 每服4-5片, 每日3次,饭后服。 建议用法用量: 每服4-6岁2片、 6-12岁3片, 每日3次。用于肺经伏热证。 推荐级别: D20。3.4 辛夷鼻炎丸 辛夷、 薄荷、 紫苏叶、
17、 甘草、 广藿香、 苍耳子、 鹅不食草、 板蓝根、 山白芷、 防风、 鱼腥草、 菊花、 三叉苦,每瓶30g。 成人剂量: 每服3g, 每日3次。 建议用法用量: 每服4-6岁2g、 6-12岁3g, 每日2次。 用于肺经伏热证。 推荐级别: B21。4. 针灸疗法4.1 体针 选迎香、 印堂、 风池、 风府、 合谷等为主穴, 以上星、 足三里、 禾髎、 肺俞、 脾俞、 肾俞、 三阴交等为配穴。 每次主穴、 配穴各选1-2穴, 用补法, 留针20min。 推荐级别: B22。4.2 灸法 用督灸在患儿督脉的上星、 神庭、 囟会、 前顶穴灸治, 每次2-4h, 每日1次, 4d为1个疗程, 治疗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儿科 临床 诊疗 指南 小儿 汪受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