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2022年版).pdf
《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2022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2022年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年1月 第38卷 第1期临床指南DOI: 10.19538/j.fk2022010115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 (2022年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维持治疗; 指南Keywords: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maintenance therapy; guideline中图分类号: R737.3文献标志码: A通讯作者: 吴小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 200032,电子信箱: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人群卵巢癌新发病例为 52 100 例/年, 死亡达 22
2、 500例/年1。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 中国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40%2。近年来, 随着抗血管生成药物、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 抑制剂等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及相关维持治疗研究结果的公布, 有效地延长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 改变了治疗策略。为指导和规范卵巢上皮性癌的维持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CGCS) 于2020年3月发布了 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 (2020) 3。基于多项维持治疗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与更新, 国内外维持治疗新适应证的获批, 先后于2020年10
3、月和2021年6月发布了 上皮性卵巢癌 PARP 抑制剂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4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 (2021 年版) 5。本文将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 对上述维持治疗指南进行更新, 并基于2021年11月发布的 PARP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1年版) 6, 对不良反应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针对低级别浆液性及低级别子宫内膜样卵巢癌的内分泌维持治疗不在本指南探讨范围之中。本指南采用表1推荐级别。相关推荐同样适用于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1卵巢癌维持治疗的定义维持治疗是指卵巢癌完成既定的手术或化疗后达到最大限度临床缓解 (完全或部分缓解) 后, 继续应用
4、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进行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延缓复发, 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 。维持治疗分为一线维持 (初始治疗后) 和二线及以上维持 (铂敏感复发治疗后) 。2卵巢癌维持治疗的药物概述目前, 基于临床研究证据, 国内外指南曾推荐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药物 (紫杉醇) 、 抗血管生成药物、 PARP抑制剂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与PARP抑制剂的药物组合方案。2.1化疗药物近20年来, 拓扑替康、 表柔比星、 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均被探索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后的维
5、持治疗, 仅有紫杉醇曾短暂获得国际指南的推荐。紫杉醇可使微管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失去动态平衡, 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微管装配, 防止解聚, 从而使微管稳定并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防止诱导细胞凋亡, 进而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起到抗癌作用。2.2抗血管生成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 结合, 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 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活化、 增殖、 迁移, 促进肿瘤
6、生长、 侵袭和转移7。基于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研发出的靶向VEGF、 VEGFR和其他相关分子的药物, 统称为抗血管生成药物, 可分为4大类: 大分子单抗类药物、 竞争性受体类药物、 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及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药物。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是一种靶向VEGF的人源化IgG1型单抗, 通过结合VEGF阻止其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此外, 还可使肿瘤组织血管结构正常化, 使化疗药物能够有效到达肿瘤组织, 发挥协同作用8。培唑帕尼、 索拉非尼、 厄洛替尼都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 通过抑制VEGFR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来抑
7、制肿瘤的血管形成。此外, 这类药物往往还会同时作用于VEGFR之外的其他靶点 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F推荐级别1类2A类2B类3类代表意义基于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 专家意见高度一致基于低级别临床研究证据, 专家意见高度一致; 或基于高级别证据, 专家意见基本一致基于低级别临床研究证据, 专家意见基本一致不论基于何种级别临床证据, 专家意见明显分歧表1本指南推荐级别及其代表意义56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年1月 第38卷 第1期GR)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ibroblast grow
8、th factor receptor, FGFR) 等 , 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贝伐珠单抗、 培唑帕尼、 索拉非尼、 厄洛替尼均被探索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目前, 贝伐珠单抗是唯一可用作卵巢癌一线或复发维持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除贝伐珠单抗外, 培唑帕尼也曾被推荐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2.3PARP抑制剂BRCA1/2是抑癌基因, 在DNA损伤修复、 细胞正常生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BRCA1/2和其他同源重组修复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 通路相关的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可抑制DNA损伤后正常修复能力, 引起
9、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HRD) , 使DNA双链断裂不能通过HRR途径进行高保真的修复。正常情况下, 细胞出现DNA单链断裂时, 可依赖PARP酶通过碱基切除修复 (BER) 途径进行修复。当PARP抑制剂作用于肿瘤细胞时, PARP酶无法发挥作用, 抑制BER导致复制叉停滞, 进而形成DNA双链断裂。如果肿瘤细胞存在HRD, PARP抑制剂作用下不断形成的DNA双链断裂无法通过HRR途径得到有效修复,两者的 “合成致死” 效应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9-10。目前, 国内外获批可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的PARP抑制剂包括奥拉帕利
10、、 尼拉帕利、 Rucaparib、 氟唑帕利, 而国内有奥拉帕利、 尼拉帕利、 氟唑帕利获批维持治疗的适应证。帕米帕利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研究正在进行。2.4药物组合基于有效的单药维持治疗, 上述药物的组合方案也被探索用于晚期卵巢癌的维持治疗, 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ARP抑制剂。2020年5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用于存在HRD且一线含铂化疗过程中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除上述涉及的维持治疗药物外, 目前仍有多种药物及药物组合方案正被积极探索用于卵巢癌的维持治疗, 如CA125单克隆抗体、 贝伐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AR
11、P抑制剂三联药物组合方案等。3基因检测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在新诊断晚期卵巢癌中,BRCA1/2和HRD检测被推荐用于指导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方案选择11-12。与HRD阴性相比, 存在BRCA1/2突变或HRD阳性 (约50%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存在 HRD) 的卵巢癌患者可更加获益于PARP 抑制剂单药以及与贝伐珠单抗联合的双药维持治疗。而对于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BRCA1/2突变及HRD状态并不作为含铂化疗后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选择标准, 但对于患者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鉴于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关键指导作用,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剂相关生物标志
12、物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 对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进行如下推荐4: (1) 推荐所有非黏液性卵巢癌患者在初次病理确诊时, 明确肿瘤BRCA1/2的突变 (包括胚系和体细胞突变) 状态, 对于期患者仅需明确胚系BRCA1/2突变状态 (1类) 。(2) 对于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目前主要证据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 , HRD状态 (包括BRCA1/2和HRD score) 有助于医生选择不同维持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建议进行 HRD 检测 (包括BRCA1/2和HRD score) (2A类) ; 如患者存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或不考虑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时,
13、HRD状态对于维持治疗的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仍有参考价值(2B类) ; 如既往接受过肿瘤BRCA1/2检测, 且结果为阳性, 不需要再补充进行HRD检测 (1类) ; 如既往接受过肿瘤BRCA1/2检测, 且结果为阴性, 建议对肿瘤样本进行HRD检测以明确是否为HRD阳性 (2A类) 。(3) PARP抑制剂对于铂类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BRCA1/2突变状态及HRD状态并不作为含铂化疗后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选择标准, 但对于患者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4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策略4.1一线维持治疗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是指对完成初始化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 (CR) 或部分缓解 (PR) 的
14、患者给予后续治疗, 旨在推迟复发, 改善生存预后。基于循证证据, 目前用于一线维持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和PARP抑制剂。针对于考虑接受一线维持治疗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 具体维持治疗的选择可参考图1。4.1.1化疗药物既往 2 项期临床研究 (SWOG-GOG178和After-6 Protocol) 探索了铂类联合紫杉醇一线化疗结束后继续使用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能否使患者获益。GOG 178研究提示, 在期卵巢癌患者结束了铂类联合紫杉醇一线化疗后, 12个周期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的PFS显著优于3个周期紫杉醇单药维持 (mPFS 28个月vs. 21个月, P=0.0035) ,
15、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然而, 另一项研究After-6 Protocol研究中B期卵巢癌患者在6个周期紫杉醇+铂一线化疗后, 继续进行6个周期紫杉醇单药维持并未延长CR患者的PFS或OS14。基于SWOG-GOG 178研究最初PFS获益的证据,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曾推荐紫杉醇单药用作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维持治疗, 但随着更多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PARP抑制剂的出现, 以及该研究更长时间的随访显示仅有PFS获益而无OS改善, 且该方案与周围神经病变及更差的生活质量相关后, 目前不再被推荐用于卵巢癌的维持治疗15。而拓扑替康等其他药物的换药维持治疗研究, 均未显示出PFS获益。
16、4.1.2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 培唑帕尼、 索拉非尼、 厄洛替尼等均探索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 目前仅贝伐珠单抗在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获批可用作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含有贝伐珠单抗的一线维持治疗方案详见表2。57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年1月 第38卷 第1期研究名称ICON716GOG-021817PAOLA-118OVARIO19给药方案第一阶段治疗: 卡铂AUC 5-6+紫杉醇175mg/m2, 静脉注射 (IV) , 每3周1次 (Q3W) , 6个周期; 贝伐珠单抗7.5mg/kg, IV,Q3W, 6个周期 (如果术后4周开始治疗, 第1周期不
17、给药)维持阶段治疗: 贝伐珠单抗7.5mg/kg, IV, Q3W, 12个周期第一阶段治疗: 卡铂AUC 6+紫杉醇175mg/m2, IV, Q3W, 第16周期; 贝伐珠单抗 15mg/kg, IV, Q3W, 第26周期维持阶段治疗: 贝伐珠单抗15mg/kg, IV, Q3W, 第722周期第一阶段治疗: 紫杉类+铂类化疗, 69个周期; 贝伐珠单抗15mg/kg, IV, Q3W, 至少最后3个周期使用维持阶段治疗: 奥拉帕利300mg, 口服, 2次/d, 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或至多24个月; 贝伐珠单抗15mg/kg, IV, Q3W,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或至多15
18、个月第一阶段治疗: 贝伐珠单抗+含铂化疗维持阶段治疗: 尼拉帕利300mg, PO, QD (体重77 kg及血小板150109/L) 或尼拉帕利200mg, PO, QD体重77 kg和 (或) 血小板150109/L) , 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或至多36个月; 贝伐珠单抗15mg/kg, IV, Q3W, 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或至多15个月表2贝伐珠单抗用于卵巢上皮性癌一线维持治疗的用法用量4.1.2.1贝伐珠单抗2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研究卵巢癌初始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并在化疗结束后序贯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CON7 研究2011年公布最初研究结果显示, 与
19、单化疗组相比,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患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13% (mPFS 19.8 个月 vs.17.4 个月; HR 0.87, 95%CI0.770.99) ; 高风险亚组 (包括期和未行手术及手术未达无肉眼可见残余癌灶即R0的期) 患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27% (mPFS 16 个月 vs.10.5 个月; HR 0.73, 95%CI 0.600.93)20。2015年 ICON7研究公布最终结果, 总人群中位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OS 58.0 个月 vs. 58.6 个月; HR0.99, 95%CI 0.851.14) , 但其中高风险亚组患者死
20、亡风险可降低 22% (mOS 39.7 个月 vs.30.2 个月, HR 0.78, 95%CI0.630.97)21。值得注意的是, 在ICON7研究中观察到非等比例风险效应 (即药物治疗效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 采用限制性平均生存时间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趋势仍然一致。GOG218研究纳入期和未手术或未达R0的期高危卵巢癌患者, 2011年最初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 (单纯化疗组) 相比,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8.3% (mPFS 14.1个月vs. 10.3个月; HR 0.717, 95%CI 0.6250.824)17。2019 年
21、公布了GOG218研究最终结果, 两组患者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OS 43.4个月vs. 41.1个月; HR 0.96, 95%CI 0.851.09)21。4.1.2.2培唑帕尼AGO-OVAR16 是一项期随机对照试验, 探索培唑帕尼用于一线治疗后疾病未进展的 期卵巢上皮性癌、 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维持治疗。结果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 培唑帕尼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23% (mPFS 17.9 个月 vs. 12.3 个月; HR0.77, 95%CI 0.64 0.91) , 但总生存率没有改善, 培唑帕尼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增加, 如3/4级高血压22。 而针
22、对东亚人群的亚组分析表明, 相比安慰剂治疗, 接受培唑帕尼治疗的东亚人群PFS更短23。索拉非尼、 厄洛替尼被探索用于新诊断卵巢上皮性癌、 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均未带来PFS的显著改善。4.1.3PARP抑制剂图1卵巢上皮性癌一线维持治疗的选择路径58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年1月 第38卷 第1期4.1.3.1奥拉帕利在SOLO-1研究中, 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1/2突变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缓解 (CR/PR) 后接受奥拉帕利或安慰剂维持治疗2年, 中位随访40.7个月, 奥拉帕利组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下降70%(mPFS未达到 vs. 1
23、3.8个月; HR 0.30, 95%CI 0.230.41)24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MO) 更新了SOLO-1长期随访数据, 随访至最后1例患者随机后5年, 奥拉帕利组中位PFS 达到56.0个月, 而中位治疗时间仅24.6个月25。中国亦参与了此项研究, 中国队列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与全球数据基本一致。4.1.3.2尼拉帕利PRIMA研究是一项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一线含铂化疗缓解后对比尼拉帕利与安慰剂维持治疗的期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与SOLO-1研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纳入的是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 无论BRCA突变状态如何均可入组, HRD状态为随机分层因素, 并且维持治疗期限
24、从SOLO-1的2年增加到3年。在HRD阳性患者中, 尼拉帕利组较安慰剂组降低57%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mPFS 21.9 个月 vs. 10.4 个月; HR 0.43, 95%CI 0.310.59) 。在总体人群中, 尼拉帕利组较安慰剂组降低3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mPFS 13.8 个月 vs. 8.2 个月; HR0.62, 95%CI 0.500.76) 。同时, 在生物标志物不同的亚组分析中, 均可看到尼拉帕利组有不同程度获益, HRD阴性患者仍有获益 (mPFS 8.1个月 vs. 5.4个月; HR 0.68, 95%CI0.490.94) 。该研究支持尼拉帕利用于所
25、有卵巢上皮性癌的一线维持治疗, 即使是没有BRCA突变或HRD阴性的患者, 但其获益程度不如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26。4.1.4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抑制剂如何进一步提高PARP抑制剂的疗效并扩大获益人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者正在探索不同的联合方案, 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DNA损伤修复通路抑制剂等。4.1.4.1贝伐珠单抗+奥拉帕利PAOLA-1研究是一项在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开展的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旨在对比奥拉帕利 (2年) 联合贝伐珠单抗 (15个月) 维持治疗对比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25。与贝伐珠单抗单药相比, 奥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卵巢 上皮 维持 治疗 指南 2022 年版
限制150内